【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流开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直流输配电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电力电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流开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直流输配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直流应用场合中,由于直流输配电系统故障电流增长较快,因此,需要可靠的直流断路器实现故障快速隔离和恢复,来保证直流输配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0003]现有的直流断路器包括机械式直流断路器、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和全固态式直流断路器等,其中:
[0004]机械式直流断路器又可分为无源振荡技术和有源振荡技术,由于机械式直流断路器使用了电容器,故而存在设备体积大,在分断小电流工况时耗时长,机械开关过零重燃风险大,关断过程易与直流系统振荡,对系统及其他设备正常安全运行带来隐患等缺点。
[0005]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结合了机械开关及电力电子技术,通过电力电子器件实现电流可控关断,具备无弧、快速重合闸等特点,系统适用性好,但是关断电流技术性能与设备经济性能均受限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不利于其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0006]全固态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开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开断装置包括第一通流支路、第二通流支路、第一转移支路、第二转移支路、耗能支路、电抗器和自激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通流支路和所述第一转移支路串联,构成第一桥臂;所述第二通流支路和所述耗能支路串联,构成第二桥臂;所述第一桥臂与所述第二转移支路并联,所述第二桥臂与所述第二转移支路并联;所述第一通流支路包括第一机械开关;所述第二通流支路包括第二机械开关;所述第二转移支路包括电容器;所述耗能支路包括能量吸收设备;所述电抗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通流支路以及/或者所述第一转移支路以及/或者所述第二转移支路中;所述自激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通流支路或者所述第一转移支路或者所述第二转移支路中;在电力线路未故障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机械开关和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用于导通负荷电流,所述自激模块已完成预充电或者储能;在电力线路出现短路故障的情况下,所述自激模块输出脉冲方波电压,激励所述电容器和所述电抗器振荡,产生与故障电流幅值相等、方向相反的振荡电流,以关断所述第一机械开关和所述第二机械开关,所述能量吸收设备用于消耗能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开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抗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通流支路的情况下,所述电抗器包括饱和电抗器,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电流过零时刻的电流变化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开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流支路还包括第一饱和电抗器,与所述第一机械开关串联连接,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机械开关的电流过零时刻的电流变化率;所述第二通流支路还包括第二饱和电抗器,与所述第二机械开关串联连接,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机械开关的电流过零时刻的电流变化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开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激模块包括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第二电力电子开关和第一电压源,所述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压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的正极连接后引出外接线,所述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的负极与第一电压源的负极连接后引出外接线;或者所述自激模块包括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第六电力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压源,其中:所述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的正极、所述第二电压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的负极与所述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的正极连接后引出外接线;所述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的负极、所述第二电压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的负极与所述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的正极连接后引出外接线;或者所述自激模块包括第七电力电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巍,方太勋,卢宇,杨兵,王文杰,孙超,陈羽,吕玮,赵赢峰,许元震,刘少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