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597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再生沥青的植物油基沥青再生剂掺配比,所述植物油基沥青再生剂由植物油酸制备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蒸馏副产物油为基础油制备获得;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油石比以及集料配比;对目标路面进行加热后并翻松;将植物油基沥青再生剂按照已确定的掺配比喷洒在加热后的路面上,并加入集料;将植物油基再生剂、集料与旧沥青混合形成再生沥青混合料后,重新摊铺到路面并碾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植物基沥青再生剂进行就地热再生,可有效防止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好的环境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方法,属于路面养护


技术介绍

[0002]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是要将旧沥青路面材料经过专业机械设备处理,同时按照设计的配合比掺入一定新的沥青、集料、再生剂等,使得沥青混合料能够达到相应的技术标准,然后再通过机械的摊铺碾压形成路面的结构层。按照施工温度的不同,可以将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划分为热再生和冷再生两类;根据施工场合的不同,又可以将其划分为就地再生和厂拌再生。
[0003]厂拌热再生技术是将铲除的旧沥青混合料运送至搅拌厂中,在拌合厂中先破碎旧沥青,并对其进行筛分,同时还需要对就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检测,根据旧沥青混合料的老化程度,以及需要配制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标准,向旧料中掺入各部分材料,达到相关的要求,送至现场摊铺碾压。厂拌热再生对泛油、松散、车辙、裂缝等病害的修复效果较好,能够让道路依旧保持原有的线形和高程,能够在确保厚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路面的结构进行改善,该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旧沥青材料需要运送至指定的拌合场进行加工,导致其运输成本受到增加,而且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对交通的影响也相对更大。
[0004]就地热再生技术与厂拌热再生的不同点就在于,沥青混合料的在原地进行加热翻松,掺入新料并拌和,拌和之后直接进行摊铺和碾压,就地热再生通常应用于预防性的道路养护中。该方法中废料和废弃物不需要进行搬运,节约了废料堆放的场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也降低了成本。整个工程的施工周期较短,进度较快,对交通的影响也较小。但该种方式的热再生技术由于需要现场的加热施工,如果采用传统的芳烃油基沥青再生剂,在施工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环芳香族化合物(PCA)并挥发到空气中,还会随着雨水冲刷路面进入地下水,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方法,可实现无多环芳香族化合物排放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再生沥青的植物油基沥青再生剂掺配比,所述植物油基沥青再生剂由植物油酸制备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蒸馏副产物油为基础油制备获得;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油石比以及集料配比;对目标路面进行加热后并翻松;将植物油基沥青再生剂按照已确定的掺配比喷洒在加热后的路面上,并加入集料;将植物油基再生剂、集料与旧沥青混合形成再生沥青混合料后,重新摊铺到路面并碾压。
[0007]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对选择拟实施就地热再生复拌工艺路段进行多点取样,每处约1m2面积,取样深度3~4cm;80℃加热路面后耙松取样,获得旧沥青混合料样本。
[0008]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再生沥青的植物油基沥青再生剂掺配比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旧沥青混合料样本进行性能测试,并根据所述性能测试的结果确定再生沥青的植物油基沥青再生剂掺配比;所述性能测试包括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测试。
[0009]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油石比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部分所述旧沥青混合料样本进行剥离分散处理后,测定旧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根据再生沥青路面的目标厚度、毛体积密度、旧沥青路面的路面参数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质量、新沥青混合料估计质量,并获得新沥青混合料估计添加率;根据旧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最佳再生剂掺配比以及新沥青混合料估计添加率,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油石比;所述旧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通过对部分旧沥青混合料样本进行燃烧处理获得。
[0010]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集料配比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部分所述旧沥青混合料样本进行剥离分散处理后,得到旧沥青混合料中的旧集料;分别在多组旧集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新集料,得到多组合成集料;分别确定各合成集料的级配,并根据各合成集料的级配、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确定新集料配比。
[0011]进一步地,所述植物油基沥青再生剂保存于120℃~140℃的保温罐中。
[0012]进一步地,所述植物油基沥青再生剂掺配比为:植物油基沥青再生剂4~5份,老化沥青95~96份。
[0013]进一步地,所述油石比为:再生沥青为5~7份,集料93~96份。
[0014]进一步地,所述集料配比为:旧料(RAP)90~95份,新料(5

15mm)5~10份。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植物基沥青再生剂进行就地热再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就地热再生方法在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并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由于植物基沥青再生剂中不含芳烃类物质,因此其在施工中不会产生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具有更好的环境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质,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对目标旧沥青路面采样得到旧沥青混合料样本。
[0019]选择拟实施就地热再生复拌工艺路段进行多点取样,每处约1m2面积,取样深度3~4cm;80℃加热路面后耙松取样。
[0020]S2.对步骤S1中得到的部分旧沥青混合料样本进行性能测试获得性能测试结果,根据性能测试结果确定本专利技术中再生沥青的最佳植物油基沥青再生剂掺配比、目标配合比为:植物油基沥青再生剂4~5份,老化沥青95~96份。所述植物油基沥青再生剂是以植物油酸制备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蒸馏副产物油为基础油所制备的环保型再生剂。由于高温蒸馏油中不含芳烃类物质,以此为基油所制备的植物基沥青再生剂在施工中不会产生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具有更好的环境效益。
[0021]其中性能测试为旧沥青混合料样本的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指标。
[0022]S3.对步骤S1中得到的部分旧沥青混合料样本进行剥离分散处理后,测定旧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根据再生沥青路面的目标厚度、毛体积密度、旧沥青路面的路面参数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质量、新沥青混合料估计质量,并获得新沥青混合料估计添加率;根据旧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最佳再生剂掺配比以及新沥青混合料估计添加率,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估计油石比。所述旧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通过对部分旧沥青混合
料样本进行燃烧处理获得。
[0023]油石比的高低直接影响路面质量,油石比大则路面容易泛油,反之则影响强度和防水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中确定的油石比为:再生沥青为5~7份,集料93~96份。
[0024]S4.对步骤S1中得到的部分旧沥青混合料样本进行剥离分散处理后,得到旧沥青混合料中的旧集料。分别在多组旧集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新集料,得到多组合成集料;分别确定各合成集料的级配,并根据各合成集料的级配、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确定新集料估计级配。本专利技术中选用的集料配比为:旧料(RAP)90~95份,新料(5

15mm)5~10份。
[0025]S5.利用加热机加热沥青路面,将路面加热至130~140℃后进行翻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再生沥青的植物油基沥青再生剂掺配比,所述植物油基沥青再生剂由植物油酸制备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蒸馏副产物油为基础油制备获得;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油石比以及集料配比;对目标路面进行加热后并翻松;将植物油基沥青再生剂按照已确定的掺配比喷洒在加热后的路面上,并加入集料;将植物油基再生剂、集料与旧沥青混合形成再生沥青混合料后,重新摊铺到路面并碾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植物基沥青再生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选择拟实施就地热再生复拌工艺路段进行多点取样,每处约1m2面积,取样深度3~4cm;80℃加热路面后耙松取样,获得旧沥青混合料样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植物基沥青再生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再生沥青的植物油基沥青再生剂掺配比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所述旧沥青混合料样本进行性能测试,并根据所述性能测试的结果确定再生沥青的植物油基沥青再生剂掺配比;所述性能测试包括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测试。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植物基沥青再生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油石比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部分所述旧沥青混合料样本进行剥离分散处理后,测定旧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根据再生沥青路面的目标厚度、毛体积密度、旧沥青路面的路面参数确定再生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雪娟李志豪曹芯芯邓梅杨晓宇袁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