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早分泌鸽乳的种鸽分子辅助选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家禽选育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早分泌鸽乳的种鸽分子辅助选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鸽肉中富含钙、铁等元素以及维生素A、B、E等,并且比鸡、牛、鱼、羊都要高,营养价值高,作为第四大家禽在我国被广泛的饲养。鸽子在生产上表现为种鸽遵守严格的“一夫一妻制”,配对成功后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元,在雏鸽出生后需要种鸽以嘴对嘴的方式哺喂鸽乳,7日龄以下的雏鸽主要依靠摄取鸽乳获取营养物质,8~14日龄雏鸽的食物主要是鸽乳和经种鸽初步消化的饲料,14日龄直到上市(28日龄左右)逐步过渡为自主采食饲料。若以种鸽哺育雏鸽,生产周期较长,并且生产肉鸽用的种鸽可能存在着体型较大,不善于孵化和育雏等。目前通常采用人工孵化鸽蛋,以使种鸽将进入到下一个产蛋周期,提高种鸽的利用率,并利用保姆鸽对人工孵化的雏鸽进行喂养。胡小超在《不同繁殖周期种鸽嗉囊生理结构及鸽乳蛋白质合成的机制》中披露了在孵化行为的诱导下,垂体分泌的催乳素作用于嗉囊组织,嗉囊上皮细胞在鸽胚孵化第8天左右开始增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提早分泌鸽乳的种鸽分子辅助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选择胸圆如球、尾短而上翘、阔胸平头、羽毛紧密且毛色均一、体重≥800g、颈部短而粗壮、产蛋率高、受精率高的种鸽作为基础育种群,利用基础育种群进行连续繁育,获得F1代;2)F1代配对,孵育的乳鸽25日龄时,淘汰体重低于平均体重10%的个体,留种的乳鸽个体佩戴个体标识环,转入青年鸽舍作为后备种鸽饲养,获得F2代;3)第一轮筛选时,F2代种鸽产蛋后将鸽蛋取出进行人工孵化,并使种鸽孵化引蛋,就巢第15天,取静脉血,然后使引蛋内部发出滚动声,第16天使引蛋内部发出滚动声和啄壳声音,第17天取种鸽静脉血,检测第15、第17天静脉血中催乳素的含量,并计算静脉血中第17天催乳素含量相对第15天催乳素含量的相对增长量;提取第15天静脉血的总D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计算出F2代催乳素基因的平均相对拷贝数,淘汰催乳素含量相对增长量低于平均相对增长量5%的种鸽以及第17天鸽乳产生质量差的种鸽,未淘汰种鸽对应的鸽蛋人工孵化后由保姆鸽哺育长大,并作为种鸽以作为下一轮筛选,第二轮筛选时,重复第一轮筛选时的筛选步骤,经过N轮的筛选以使催乳素的表达相对稳定;在末轮筛选时,检测并计算出静脉血中催乳素基因的相对拷贝数,选择末轮筛选时催乳素基因相对拷贝数高于第一轮筛选时的平均相对拷贝数3%以上的种鸽作为F3代;4)F3代在进行下轮选育时,引蛋内部发出滚动声时间提前一天,采血时间相应提前一天,重复步骤3)以筛选出F4代,如此重复以筛选出能够提前分泌鸽乳的种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早分泌鸽乳的种鸽分子辅助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目标基因引物对P1为:上游引物F1:tcctggaacgatcccctgat;下游引物R1:tctgcagctggctgagaagatt;参照基因引物对P2为:上游引物F2:tccttcgtctggatctggctgg;下游引物R2:ctctctcggctgtggtggtga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早分泌鸽乳的种鸽分子辅助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反应体系为:2uL 10ng/uL的DNA模板,10uL 2
×
荧光定量PCR缓冲液,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各0.5uL,7μL ddH2O。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早分泌鸽乳的种鸽分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雅妍,黄燕华,周烁,彭杰,张续勐,王玮,高红艳,邱志勇,何丰强,王德辉,卓福球,
申请(专利权)人:英德德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