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叉智能测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861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锻叉智能测量设备,包括桌体和锻叉主体,所述桌体的顶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待料架、上料架、测量架和测量移载轨道,测量移载轨道上通过平移驱动组件活动安装有移载盘,移载盘上固定安装有工位治具,工位治具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柱,工位治具上开设有板孔,锻叉主体的一端插接在限位柱上,锻叉主体的另一端放置在板孔上,移载盘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夹具气缸,夹具气缸的输出端设有两个夹手,相对于人工使用卡尺对锻叉主体进行测量更加的省时省力,通过限位柱和两个夹手对锻叉主体的位置进行夹紧固定,减少了锻叉主体在智能测量尺寸过程中出现晃动和偏移的情况发生,从而保障对锻叉主体的尺寸进行智能精准的测量。保障对锻叉主体的尺寸进行智能精准的测量。保障对锻叉主体的尺寸进行智能精准的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锻叉智能测量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锻叉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锻叉智能测量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锻叉属于叉轴类零件,主要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传动系统中,是传递动力的重要部件,在锻叉锻造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测量尺寸后才可投入使用。
[0003]常见的对锻叉的尺寸测量,是通过人工使用卡尺对锻叉进行尺寸测量,这样的人工测量方式费时费力,而且人工使用卡尺进行测量锻叉尺寸的方式,手持卡尺或锻叉时容易产生晃动,从而不能对锻叉的尺寸做到精准的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锻叉智能测量设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锻叉智能测量设备,包括桌体和锻叉主体,所述桌体的顶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待料架、上料架、测量架和测量移载轨道,测量移载轨道上通过平移驱动组件活动安装有移载盘,移载盘上固定安装有工位治具,工位治具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柱,工位治具上开设有板孔,锻叉主体的一端插接在限位柱上,锻叉主体的另一端放置在板孔上,移载盘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夹具气缸,夹具气缸的输出端设有两个夹手,夹手延伸至板孔外并与锻叉主体的内壁相贴合,上料架上设有上料驱动组件,测量架上设有红外线测量仪,红外线测量仪位于移载盘的上方位置且与工位治具相适配。
[0007]优选的,所述平移驱动组件包括电机、螺纹杆和螺纹套,电机固定安装在桌体的顶侧,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螺纹安装有螺纹套,螺纹套的顶侧与移载盘的底侧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上料驱动组件包括横线轨道、升降气缸结构、平移气缸、伸缩气缸机构和气动手抓,上料架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横线轨道,两个横线轨道上活动安装有同一个升降气缸结构,上料架上固定安装有平移气缸,平移气缸的输出端与升降气缸结构固定连接,升降气缸结构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机构,伸缩气缸机构的输出端设有气动手抓,气动手抓与锻叉主体相适配。
[0009]优选的,所述待料架位于测量移载轨道的一侧,测量移载轨道位于红外线测量仪的下方位置,当两个工位治具上的两个锻叉主体依次通过红外线测量仪时,红外线测量仪对两个锻叉主体的尺寸进行多个方向的红外线扫描。
[0010]优选的,所述上料架位于待料架和测量架之间位置,升降气缸结构位于测量移载轨道的上方位置。
[0011]优选的,所述工位治具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夹具气缸的数量设置为两个,通过打开夹具气缸,可以使两个夹手贯穿板孔外并对锻叉主体进行夹紧固定。
[0012]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的数量设置为两个,螺纹套位于移载盘的下方位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锻叉智能测量设备,通过气动手抓依次将两个锻叉主体分别放置在两个工位治具上,使锻叉主体的一端插接在限位柱上,此时锻叉主体的另一端位于板孔的上方位置,之后,启动两个夹具气缸,夹具气缸上的两个夹手贯穿板孔外并对锻叉主体进行夹紧固定,从而减少锻叉主体在工位治具上出现晃动和偏移的情况发生,当两个锻叉主体依次通过红外线测量仪时,红外线测量仪对两个锻叉主体的尺寸进行多个方向的红外线扫描,经红外线测量仪扫描后的两个锻叉主体的尺寸数值呈现在外置的显示设备上,这种使用红外线测量仪智能测量锻叉主体尺寸的方式,相对于人工使用卡尺对锻叉主体进行测量更加的省时省力,通过限位柱和两个夹手对锻叉主体的位置进行夹紧固定,减少了锻叉主体在智能测量尺寸过程中出现晃动和偏移的情况发生,从而保障对锻叉主体的尺寸进行智能精准的测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图4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红外线测量仪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工位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桌体;2、锻叉主体;3、待料架;4、测量移载轨道;5、移载盘;6、电机;7、螺纹杆;8、螺纹套;9、工位治具;10、限位柱;11、板孔;12、夹具气缸;13、夹手;14、上料架;15、横线轨道;16、升降气缸结构;17、平移气缸;18、伸缩气缸机构;19、气动手抓;20、测量架;21、红外线测量仪。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参照图1

7,一种锻叉智能测量设备,包括桌体1和锻叉主体2,桌体1的顶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待料架3、上料架14、测量架20和测量移载轨道4,测量移载轨道4上通过平移驱动组件活动安装有移载盘5,移载盘5上固定安装有工位治具9,工位治具9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柱10,工位治具9上开设有板孔11,锻叉主体2的一端插接在限位柱10上,锻叉主体2的另一端放置在板孔11上,移载盘5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夹具气缸12,夹具气缸12的输出端设有两个夹手13,夹手13延伸至板孔11外并与锻叉主体2的内壁相贴合,上料架14上设有上料驱动组件,测量架20上设有红外线测量仪21,红外线测量仪21位于移载盘5的上方位置且与工位治具9相适配;平移驱动组件包括电机6、螺纹杆7和螺纹套8,电机6固定安装在桌体1的顶侧,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7,螺纹杆7上螺纹安装有螺纹套8,螺纹套8的顶
侧与移载盘5的底侧固定连接;上料驱动组件包括横线轨道15、升降气缸结构16、平移气缸17、伸缩气缸机构18和气动手抓19,上料架14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横线轨道15,两个横线轨道15上活动安装有同一个升降气缸结构16,上料架14上固定安装有平移气缸17,平移气缸17的输出端与升降气缸结构16固定连接,升降气缸结构16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机构18,伸缩气缸机构18的输出端设有气动手抓19,气动手抓19与锻叉主体2相适配;待料架3位于测量移载轨道4的一侧,测量移载轨道4位于红外线测量仪21的下方位置,当两个工位治具9上的两个锻叉主体2依次通过红外线测量仪21时,红外线测量仪21对两个锻叉主体2的尺寸进行多个方向的红外线扫描;上料架14位于待料架3和测量架20之间位置,升降气缸结构16位于测量移载轨道4的上方位置;工位治具9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夹具气缸1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通过打开夹具气缸12,可以使两个夹手13贯穿板孔11外并对锻叉主体2进行夹紧固定;螺纹套8的数量设置为两个,螺纹套8位于移载盘5的下方位置。
[0024]在使用时:在进行对锻叉主体2的尺寸测量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叉智能测量设备,包括桌体(1)和锻叉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桌体(1)的顶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待料架(3)、上料架(14)、测量架(20)和测量移载轨道(4),测量移载轨道(4)上通过平移驱动组件活动安装有移载盘(5),移载盘(5)上固定安装有工位治具(9),工位治具(9)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柱(10),工位治具(9)上开设有板孔(11),锻叉主体(2)的一端插接在限位柱(10)上,锻叉主体(2)的另一端放置在板孔(11)上,移载盘(5)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夹具气缸(12),夹具气缸(12)的输出端设有两个夹手(13),夹手(13)延伸至板孔(11)外并与锻叉主体(2)的内壁相贴合,上料架(14)上设有上料驱动组件,测量架(20)上设有红外线测量仪(21),红外线测量仪(21)位于移载盘(5)的上方位置且与工位治具(9)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叉智能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驱动组件包括电机(6)、螺纹杆(7)和螺纹套(8),电机(6)固定安装在桌体(1)的顶侧,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7),螺纹杆(7)上螺纹安装有螺纹套(8),螺纹套(8)的顶侧与移载盘(5)的底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叉智能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
申请(专利权)人:日进工机佛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