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生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85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养生壶,属于生活电器领域,解决了茶篮安装、拆卸比较困难和茶篮易磨损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包括壶体和茶篮,茶篮的顶端可拆卸地悬挂安装于盖体,盖体与壶体连接,茶篮的顶部设有向外凸出的翻边,盖体设有扣在翻边上的卡爪,卡爪设有至少两个并分布在盖体的周向上,盖体设有按钮和传动件,按钮通过传动件驱动卡爪松开茶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使茶篮安装、拆卸更轻松和茶篮不易磨损。茶篮不易磨损。茶篮不易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生壶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特别是一种养生壶。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方便用户使用,现有技术中养生壶通常包括壶体和茶篮,如申请号为CN201520568773.X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养生壶盖及使用该壶盖的液体加热器皿,包括盖体和设置盖体上的盖把,所述盖体下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盖体、盖把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为周向封闭的环状,所述固定环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条横向凹槽;所述滤网为上端开口的圆柱状滤网,所述滤网上端开口处设置有翻边,所述滤网上端部内侧设置卡台或卡点,所述卡台或卡点固定环侧壁的横向凹槽相互卡合。在安装、拆卸滤网时,由于卡台或卡点和横向凹槽相互卡合,需要用户用力插拔滤网,比较费力,用户的体验感较差,并且滤网的卡台或卡点相对固定环滑动过程中,滤网的表面氧化膜容易磨损而生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养生壶,解决了茶篮安装、拆卸比较困难和茶篮易磨损的问题,使茶篮安装、拆卸更轻松和茶篮不易磨损。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养生壶,包括壶体和茶篮,茶篮的顶端可拆卸地悬挂安装于盖体,盖体与壶体连接,所述茶篮的顶部设有向外凸出的翻边,盖体设有扣在翻边上的卡爪,卡爪设有至少两个并分布在盖体的周向上,盖体设有按钮和传动件,按钮通过传动件驱动卡爪松开茶篮。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首先,盖体设有扣在翻边上的卡爪,通过按压按钮,按钮通过传动件驱动卡爪松开茶篮,无需费力拔插,使茶篮安装、拆卸更轻松,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感,也可以有效避免茶篮表面磨损,有效保障茶篮表面的完整性,从而使茶篮不易生锈,其次,卡爪设有至少两个并分布在盖体的周向上,对茶篮形成有效限位、夹持作用,有效防止茶篮发生晃动。
[0006]进一步的,所述传动件转动连接于盖体内,按钮驱动传动件旋转,使卡爪相对盖体向外运动。采用前述技术方案,通过按钮驱动传动件旋转,使卡爪相对盖体向外运动,即可松开茶篮,茶篮的安装、拆卸更方便,也可以有效避免卡爪磨损茶篮,有效保障茶篮表面的完整性。
[0007]进一步的,所述传动件包括上页体、下页体和位于上页体、下页体之间的轴体,上页体抵接于按钮,下页体抵接于卡爪,轴体与盖体转动连接。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结构比较简单,上页体和下页体跟随轴体同步转动,当按钮驱动传动件旋转,传动件即可驱动卡爪相对盖体向外运动使卡爪松开茶篮。
[0008]进一步的,所述卡爪扣住翻边后与翻边的接触长度为L,下页体的长度为L1,传动件的旋转角度为ω,L1
×
sinω>L;或者,所述卡爪具有与茶篮分离的伸出位置和扣住翻边
的缩回位置,上页体在卡爪处于伸出位置时处于水平状态,下页体在卡爪处于缩回位置时处于垂直状态。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合理设置下页体的长度为L1和传动件的旋转角度为ω和卡爪扣住翻边后与翻边的接触长度为L之间的比例关系,有利于保证卡爪在完全伸出后,对茶篮形成有效夹持固定作用,使卡爪与茶篮之间连接更可靠,若L1
×
sinω≤L,则卡爪无法有效夹持茶篮,茶篮容易产生晃动;或者,合理设置卡爪的位置和上页体在卡爪处于不同位置时的状态,减少对盖体的空间占用,有利于使盖体体积小型化。
[0009]进一步的,所述盖体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与下盖连接形成安装卡爪的安装空间,下盖设有成对的导向筋,卡爪在成对的导向筋之间运动,导向筋设有定位轴体的定位槽。采用前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安装空间安装卡爪,有效避免安装卡爪外露,使盖体结构紧凑,不占据过多空间,易于收纳,其次,设置导向筋,用于对卡爪的运动形成导向作用,有效避免卡爪在运动过程中错位,以及,设置定位槽,用于对轴体继续定位,轴体定位后使得轴体与盖体之间的配合比较稳定,不会出现晃动的现象,有利于使将按钮的运动更稳定地传递给卡爪,从而更容易安装、拆卸茶篮。
[0010]进一步的,所述盖体内设有引导卡爪运动的导向轨道;和/或,所述盖体内设有限制卡爪向外伸出极限位置的挡筋。采用前述技术方案,设置导向轨道,用于引导卡爪运动,有效避免卡爪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偏移;或者,设置挡筋,用于限制卡爪向外伸出极限位置,有效避免卡爪过度伸出而失效。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卡爪具有与茶篮分离的伸出位置和扣住翻边的缩回位置,卡爪包括抵接于翻边的爪头,盖体的边缘设有在卡爪处于缩回位置时容纳爪头的容纳槽。采用前述技术方案,设置爪头,用于抵接于翻边,将翻边扣住,实现对茶篮的可靠固定,以及,设置容纳槽,用于容纳爪头,有效避免爪头受意外撞击而脱落。
[0012]进一步的,所述盖体的底部设有与翻边贴合的密封垫圈,密封垫圈与盖体之间形成供卡爪穿过的通孔。采用前述技术方案,设置密封垫圈,一方面形成有效密封防水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对翻边形成缓冲作用,有效防止茶篮发生晃动,由于密封垫圈的材质较软,有效减少对茶篮的翻边造成损伤,以及,密封垫圈与盖体之间形成通孔,用于供卡爪穿过,避免密封垫圈对卡爪运动的干涉,从而便于安装、拆卸茶篮。
[0013]进一步的,所述按钮与盖体之间设有使按钮保持远离传动件趋势的第一弹性件;或者,所述传动件设有使传动件保持远离卡爪趋势的第二弹性件;或者,所述卡爪与盖体之间设有使卡爪保持缩回趋势的第三弹性件。采用前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弹性件,用于使按钮保持远离传动件趋势,使按钮自动复位,使用更方便,有效避免传动件始终受到按钮的作用力,保障传动件的使用寿命;或者,设置第二弹性件,用于使传动件保持远离卡爪趋势,有效避免卡爪始终受到传动件的作用力,保障传动件的使用寿命;或者,设置第三弹性件,用于使卡爪保持缩回趋势,能够对卡爪扣住的茶篮形成可靠固定作用。
[0014]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与壶体顶端的口部配合固定;或者,所述壶体的顶端设有壶盖,壶盖设有安装通孔,盖体与安装通孔配合固定。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盖体能够与壶体顶端的口部配合固定,也能够与壶盖的安装通孔配合固定,适用范围较广,适用不同的养生壶。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养生壶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盖体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盖体的爆炸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卡爪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6为本技术中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7为本技术中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3]图8为本技术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4]图9为本技术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5]图10为本技术中下盖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6]图11为本技术中下盖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7]图中,1、茶篮;11、翻边;2、盖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生壶,包括壶体和茶篮,茶篮的顶端可拆卸地悬挂安装于盖体,盖体与壶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篮的顶部设有向外凸出的翻边,盖体设有扣在翻边上的卡爪,卡爪设有至少两个并分布在盖体的周向上,盖体设有按钮和传动件,按钮通过传动件驱动卡爪松开茶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转动连接于盖体内,按钮驱动传动件旋转,使卡爪相对盖体向外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上页体、下页体和位于上页体、下页体之间的轴体,上页体抵接于按钮,下页体抵接于卡爪,轴体与盖体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扣住翻边后与翻边的接触长度为L,下页体的长度为L1,传动件的旋转角度为ω,L1
×
sinω>L;或者,所述卡爪具有与茶篮分离的伸出位置和扣住翻边的缩回位置,上页体在卡爪处于伸出位置时处于水平状态,下页体在卡爪处于缩回位置时处于垂直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与下盖连接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赖勇杰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