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作业的钢质浮箱组合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749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上作业的钢质浮箱组合平台,属于水上作业领域,一种水上作业的钢质浮箱组合平台,包括动力箱和驾驶室,驾驶室位于动力箱顶面,动力箱左侧壁固定安装有推进装置挂架,推进装置挂架上安装有外挂推进装置,动力箱右侧设置有标准箱,标准箱右侧设置有导流箱,导流箱顶面设置有打桩设备,动力箱、标准箱和导流箱之间均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动力箱内部安装有动力系统、锚桩系统、液压泵站和燃油箱,它可以实现,通过在动力箱上设置有动力模块,可以进行水上运输的作业,其次实用性高,可根据灾区情况组合不同模式,同时可装载打桩设备,进行打桩等作业。进行打桩等作业。进行打桩等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上作业的钢质浮箱组合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上作业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上作业的钢质浮箱组合平台。

技术介绍

[0002]20世纪以来,极端天气频发,其中因汛期大雨造成的堤坝漏洞、漫溢、坍塌、决口等多种灾害时有发生,为满足抢险装备、物资的水上运输需求,可根据实际情况组合水上作业的钢质浮箱组合平台满足抢险救灾,主要作为打桩作业挖掘机的承载作业平台,由打桩船携带挖掘机自航至作业点,使用自带的锚固装置现场锚固,行程相对稳定的施工平台,保障打桩作业挖掘机实施打桩作业。
[0003]现有的水上作业平台主要通过普通箱体形成打桩作业平台,通过固定桩上安装立桩,将整个平台相近的水岸连接,形成一个静止稳定的作业平台进行打桩等作业,此种平台虽能达到水上作业的要求,但不具备动力源,不能根据灾区的实际情况满足抢险救灾需要,而且该平台的灵活性较差,不能根据需求组装成合适的尺寸,针对局部较小河流无法使用,实用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上作业的钢质浮箱组合平台,它可以实现,通过在动力箱上设置有动力模块,可以进行水上运输的作业,其次实用性高,可根据灾区情况组合不同模式,同时可装载打桩设备,进行打桩等作业。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水上作业的钢质浮箱组合平台,包括动力箱和驾驶室,所述驾驶室位于动力箱顶面,所述动力箱左侧壁固定安装有推进装置挂架,所述推进装置挂架上安装有外挂推进装置,所述动力箱右侧设置有标准箱,所述标准箱右侧设置有导流箱,所述导流箱顶面设置有打桩设备,所述动力箱、标准箱和导流箱之间均设置有连接组件。
[0009]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箱内部安装有动力系统、锚桩系统、液压泵站和燃油箱。
[0010]进一步的,所述标准箱包括甲板和底板,所述甲板与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舷板,所述甲板与底板四面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端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箱右侧壁靠近顶面处活动连接有活动跳板,所述导流箱顶面靠近右侧处安装有跳板提升装置,所述导流箱右侧壁为楔形结构,所述导流箱顶面开有舱口圈。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若干个单支耳,所述单支耳分别固定连接在动力箱、标准箱和导流箱左侧壁,所述动力箱、标准箱和导流箱右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双支耳,所述单支耳与双支耳之间插接有插轴。
[0013]进一步的,所述舱口圈四周活动安装有若干个地铃。
[0014]3.有益效果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1)本方案具备有动力的箱体,能够满足水上运输要求,进行水上抢险救灾;其次,本组合式平台能够承载挖掘机,能在较高流速下的溃口或河道进行打桩、填土、疏通河道等作业。
[0017](2)本方案通过连接组件,可根据实际需求将动力箱、标准箱和导流箱组合成相应的平台形式,如3
×
3、4
×
4等模式平台,满足实际情况需要,针对不同大小水域皆可使用。
[0018](3)本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施工要求装载打桩设备,进行打桩作业,通过自带的锚桩锚定,保障平台在静止施工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动力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标准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标准箱的俯视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导流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导流箱的俯视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锚桩系统水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锚桩系统竖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标号说明:
[0030]1、外挂推进装置;2、推进装置挂架;3、动力箱;4、驾驶室;5、锚桩系统;6、标准箱;7、导流箱;8、打桩设备;9、跳板提升装置;10、活动跳板;11、甲板;12、底板;13、舷板;14、端板;15、单支耳;16、双支耳;17、插轴;18、动力系统;19、地铃;20、液压泵站;21、燃油箱;22、舱口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实施例1:
[0033]请参阅图1

10,一种水上作业的钢质浮箱组合平台,包括动力箱3和驾驶室4,驾驶室4位于动力箱3顶面,动力箱3左侧壁固定安装有推进装置挂架2,推进装置挂架2上安装有外挂推进装置1,动力箱3右侧设置有标准箱6,标准箱6右侧设置有导流箱7,导流箱7顶面设置有打桩设备8,动力箱3、标准箱6和导流箱7之间均设置有连接组件。
[0034]其中,本方案也可用于结构漕渡门桥,运输中大型工程装备渡河和运送人员;本方案所搭建平台的标准箱6、动力箱3和导流箱7底部设有滑轨,可用专用运载车运输并不借助
其它设备自主完成水上装卸载,实现装备快速泛水与撤收,具有良好的运输性、保障性和可灵活扩展。
[0035]请参阅图1和图3,动力箱3内部安装有动力系统18、锚桩系统5、液压泵站20和燃油箱21,动力箱3为动力模块,结构形式与标准箱6相同,但其上多个驱动单元,总重比标准箱6更重,因有驾驶室4的存在,主尺度比标准箱6更大,空载平均吃水更深。动力箱3使用运载车运输时需将驾驶室4和锚桩系统5拆除。
[0036]请参阅图4和图5,标准箱6包括甲板11和底板12,甲板11与底板1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舷板13,甲板11与底板12四面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端板14。
[0037]其中,标准箱6模块为主要承载模块,为长方形六面体,标准箱6纵横向、上下连接件均为单双支耳16接头,上部插轴17为拨销装置,下部插轴17转动齿轮传动插拔。箱体由甲板11、底板12、舷板13及端板14等板架结构组合而成的密闭箱体,构件所用的材料、结构强度不低于中国船级社《内河小型船舶建造规范》(2006)。
[0038]请参阅图6和图7,导流箱7右侧壁靠近顶面处活动连接有活动跳板10,导流箱7顶面靠近右侧处安装有跳板提升装置9,导流箱7右侧壁为楔形结构,导流箱7顶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舱口圈22,舱口圈22四周活动安装有若干个地铃19,导流箱7为楔形结构模块,楔形长度为1.5m,楔形高度为1m,左右对称,前端下部呈楔形,以减小作用于打桩船的水阻力;前端局部有装载挖掘机的舱口圈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作业的钢质浮箱组合平台,包括动力箱(3)和驾驶室(4),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4)位于动力箱(3)顶面,所述动力箱(3)左侧壁固定安装有推进装置挂架(2),所述推进装置挂架(2)上安装有外挂推进装置(1),所述动力箱(3)右侧设置有标准箱(6),所述标准箱(6)右侧设置有导流箱(7),所述导流箱(7)顶面设置可装载固定打桩设备(8),所述动力箱(3)、标准箱(6)和导流箱(7)之间均设置有连接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作业的钢质浮箱组合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箱(3)内部安装有动力系统(18)、锚桩系统(5)、液压泵站(20)和燃油箱(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作业的钢质浮箱组合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箱(6)包括甲板(11)和底板(12),所述甲板(11)与底板(1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舷板(13),所述甲板(1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飞何宾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