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壳、风机及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74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蜗壳、风机及油烟机,涉及厨房电器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蜗壳,包括:位于外侧的围板,所述围板位于蜗壳的出风口下方的部分区域内设置有加强筋结构。结合模态测试方法提取蜗壳的薄弱点为蜗壳围板靠近出风口处的位置,结合风道实际安装特性,故在蜗壳的出风口下方的部分区域内设置有加强筋结构,一方面提高蜗壳整体结构刚度,另一方面提升避开共振风险频率带,削弱共振。削弱共振。削弱共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蜗壳、风机及油烟机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蜗壳、风机及油烟机。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吸油烟机异音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用户及研发的难点问题。
[0003]油烟机工作时,风机中蜗壳的振动是产生噪音的因素之一,如何降低噪音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蜗壳、风机及油烟机,以缓解现有风机蜗壳振动噪音大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蜗壳,包括:位于外侧的围板,所述围板位于蜗壳的出风口下方的部分区域内设置有加强筋结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结构包括加强组,所述加强组包括第一筋体和第二筋体,所述第一筋体和第二筋体均沿直线延伸,且所述第一筋体和第二筋体交叉排列。
[0007]进一步的,自所述蜗壳的出风口向下的方向,所述围板上依次排列有多个加强组;且前一个加强组的第一筋体的下端与相邻的下一个加强组的第二筋体的上端连接,前一个加强组的第二筋体的下端与相邻的下一个加强组的第一筋体的上端连接。
[0008]进一步的,自所述蜗壳的出风口向下的方向,所述加强组和所述蜗壳的出风口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三筋体,所述第三筋体沿所述蜗壳的宽度方向延伸。
[0009]进一步的,自所述蜗壳的出风口向下的方向,所述加强组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条第四筋体,所述第四筋体沿所述蜗壳的宽度方向延伸。
[0010]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组还包括以所述第一筋体和第二筋体的交叉点为圆心、分别与第一筋体和第二筋体交叉,且呈圆环状的第五筋体。
[001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风机,包括上述的蜗壳。
[0012]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油烟机,包括上述的风机。
[0013]进一步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后侧板,所述后侧板的凸膜的底面的内侧面和/或外侧面上连接有吸音材料。
[0014]进一步的,所述吸音材料包括粘贴胶层和吸音棉层,所述粘贴胶层用于将吸音棉层粘贴在后侧板上。
[0015]本技术提供的蜗壳,包括:位于外侧的围板,所述围板位于蜗壳的出风口下方的部分区域内设置有加强筋结构。结合模态测试方法提取蜗壳的薄弱点为蜗壳围板靠近出风口处的位置,结合风道实际安装特性,故在蜗壳的出风口下方的部分区域内设置有加强筋结构,一方面提高蜗壳整体结构刚度,另一方面提升避开共振风险频率带,削弱共振。
[0016]本技术提供的风机和油烟机,均包括上述的蜗壳。因为本技术提供的风机和油烟机引用了上述的蜗壳,所以,本技术提供的风机和油烟机也具备蜗壳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蜗壳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蜗壳的正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蜗壳的加强筋结构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蜗壳的一种加强筋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蜗壳的另一种加强筋结构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4提供的蜗壳的加强筋结构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烟机的后侧板的侧视图。
[0025]图标:100

围板;
[0026]200

加强组;210

第一筋体;220

第二筋体;
[0027]300

第三筋体;400

第四筋体;500

第五筋体;
[0028]600

后侧板;610

粘贴胶层;620

吸音棉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蜗壳,包括:位于外侧的围板100,围板100位于蜗壳的出风口下方的部分区域内设置有加强筋结构。结合模态测试方法提取蜗壳的薄弱点为蜗壳围板100靠近出风口处的位置,结合风道实际安装特性,故在蜗壳的出风口下方的部分区域内设置有加强筋结构,一方面提高蜗壳整体结构刚度,另一方面提升避开共振风险频率带,削弱共振。
[0032]需要说明的,本实施例中的蜗壳的宽度可以为180mm,可以在出风口下方长度在120mm范围内的矩形区域内设置加强筋结构。
[0033]加强筋结构包括加强组200,加强组200包括第一筋体210和第二筋体220,第一筋体210和第二筋体220均沿直线延伸,且第一筋体210和第二筋体220交叉排列。
[0034]交叉设置的第一筋体210和第二筋体220可以提高加强的强度,使蜗壳的稳定性得到大幅提升。围板100包括在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前侧边和后侧边,第一筋体210的上端自后侧边倾斜地延伸至前侧边,第二筋体220的上端自前侧边倾斜地延伸至后侧边,第一筋体210和第二筋体220的倾斜方向相反。
[0035]具体的,自蜗壳的出风口向下的方向,围板100上依次排列有多个加强组200;且前一个加强组200的第一筋体210的下端与相邻的下一个加强组200的第二筋体220的上端连接,前一个加强组200的第二筋体220的下端与相邻的下一个加强组200的第一筋体210的上
端连接。
[0036]本实施例中,可以将上述120mm*180mm的矩形区域在长度方向上6等分,每份20mm的长度。从蜗壳的出风口起始,从后侧边以倾斜角度设计矩形长方体条,直接将其与前侧边的第一个六分之一节点连接形成第一个加强组200的第一筋体210;从蜗壳的出风口起始,从前侧边以倾斜角度设计矩形长方体条,直接将其与后侧边的第一个六分之一节点连接形成第一个加强组200的第二筋体220;
[0037]从后侧边的第一个六分之一节点起始,从后侧边以倾斜角度设计矩形长方体条,直接将其与前侧边的第二个六分之一节点连接形成第二个加强组200的第一筋体210;从后侧边的第二个六分之一节点起始,从前侧边以倾斜角度设计矩形长方体条,直接将其与后侧边的第二个六分之一节点连接形成第二个加强组200的第二筋体220;
[0038]如此反复,可以形成网状的加强筋结构。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外侧的围板(100),所述围板(100)位于蜗壳的出风口下方的部分区域内设置有加强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结构包括加强组(200),所述加强组(200)包括第一筋体(210)和第二筋体(220),所述第一筋体(210)和第二筋体(220)均沿直线延伸,且所述第一筋体(210)和第二筋体(220)交叉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自所述蜗壳的出风口向下的方向,所述围板(100)上依次排列有多个加强组(200);且前一个加强组(200)的第一筋体(210)的下端与相邻的下一个加强组(200)的第二筋体(220)的上端连接,前一个加强组(200)的第二筋体(220)的下端与相邻的下一个加强组(200)的第一筋体(210)的上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自所述蜗壳的出风口向下的方向,所述加强组(200)和所述蜗壳的出风口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三筋体(300),所述第三筋体(300)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黄文才于巍巍李智宝钱金鑫董豪炳翟春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