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的单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5491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静电的单板装置,包括面板(31)、隔离带(32)、布线区(33)和电阻(34)。所述的面板(31)固定在带有所述隔离带(32)和所述布线区(33)的印制电路板上,所述电阻(34)的两端跨接所述面板(31)和所述布线区(33)的地之间。由于在面板(31)和布线区(33)之间跨接了电阻(34),当有静电通过面板(31)放电时,静电通过电阻(34)放电到地,电阻(34)限制了静电放电瞬态电流,从而保护了布线区(33)免受静电的直接干扰。(*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电子领域中的母板加单板的插板结构,特别涉及具备防静电的单板装置。对于电子系统受到静电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当带静电物体通过接触器件形成一个放电通路时或带静电器件本身有一个放电通路时,就会产生静电放电而造成器件的损坏;②静电放电可产生频带几百千赫到几十兆赫、电平高达几十毫伏的电磁脉冲干扰,当脉冲干扰藕合到电路时,将致使电路出现误动作,强能量脉冲干扰还可使静电敏感器件损坏;③对于静电环境而言,器件在工作时会将灰尘粒子吸附到器件表面,造成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下降,严重时会影响器件工作。因此,系统内的各个单板必须具备防静电能力,以免系统遭受损坏。目前在通讯领域中,具备防静电能力的单板主要分为两种,即带隔离带的单板和不带隔离带的单板。带隔离带的单板包括面板、隔离带和布线区部分。隔离带为没有布线的电路板部分,其目的是使面板和布线区部分之间电气隔离,使面板上的静电无法传导到布线区部分,达到布线区部分的电路和器件不受静电影响的作用。隔离带要防止静电击穿,需要有一定的间隔距离。若面板接地不良好,面板上容易产生静电积累,最终会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干扰布线区部分的电路和器件工作。不带隔离带的单板包括面板和布线区部分,面板和布线区的地直接连接,这样在面板上不会产生静电积累。当有静电直接在面板上放电时,静电通过布线区的地释放,避免静电直接作用在布线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瞬态大电流通过布线区的地,会破坏布线区的地的电位平衡。同时,静电放电的瞬态电流变化率很大,会严重干扰布线区内信号的传输。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单板面板静电积累缺点,以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静电放电大电流和大电流变化率对单板布线区的干扰问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静电的单板装置包括面板、隔离带、布线区和电阻;所述的面板固定在带有所述隔离带和所述布线区的印制电路板PCB上,所述电阻跨接在所述面板和所述布线区的地之间。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静电的单板装置,隔离带使面板和布线区在空间上隔离,故静电不会从布线区直接释放,保护了布线区免受静电的直接干扰。当有静电通过面板放电时,静电通过电阻放电到地,电阻限制了静电放电瞬态电流,从而抑制了静电放电对布线区内信号的干扰。由于在面板和布线区之间跨接了一个电阻,即使面板接地不良好或不接地,面板上产生的电荷也不会产生静电积累效应,而是通过电阻释放到地。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带隔离带的单板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不带隔离带的单板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出的具备防静电单板装置。图4是图3中Ⅰ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6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带隔离带的单板包括面板11、隔离带12和布线区部分13。隔离带12为没有布线的电路板部分,其目的是使面板11和布线区部分13之间电气隔离,使面板11上的静电无法传导到布线区部分13,达到布线区部分13的电路和器件不受静电影响的作用。隔离带12要防止静电击穿,需要有一定的间隔距离。若面板11接地不良好,面板11上容易产生静电积累效应,静电电压会不断升高,最终会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干扰布线区部分13的电路和器件工作。若出现面板11不接地的错误时,隔离带12的间隔距离不够,有高压静电打到面板11时,会产生静电火花放电至布线区部分13的电路和器件上,造成布线区部分13的电路和器件工作不正常乃至损坏。图2是不带隔离带的单板示意图,该单板包括面板21和布线区部分23,面板21和布线区23的地直接连接。这样,在面板上21不会产生静电积累;当有静电直接在面板21上放电时,静电能通过布线区23的地释放。但是,在这种情形下,有瞬态大电流通过布线区23的地,会破坏布线区23的地的电位平衡;并且静电放电的瞬态电流变化率很大,会严重干扰布线区23内的信号传输。本技术所述一种防静电单板的装置由图3给出其结构。图4为图3中Ⅰ部分的局部放大图。所述单板装置包括面板31、隔离带32、布线区33和电阻34。所述的面板固定在带有所述隔离带和所述布线区的印制电路板PCB上的面板位置上,所述电阻的两端跨接所述面板和所述布线区的地之间。布线区33包括印制电路板PCB、电路布线及其上面的原器件;隔离带32是印制电路板PCB上的没有布线且没有放置原器件的绝缘部分,在本装置中面板31和布线区33之间起电气隔离作用,使面板31上带静电或接触静电体也不会直接向布线区33直接静电放电,从而保护了布线区33的电路和元器件不受静电干扰和破坏;面板31是一块导电的结构件,固定在印制电路板PCB上;电阻34是印制电路板PCB上的一个电阻,电阻值需要根据具体实验结果选择。电阻34的两端电气连接在面板31和布线区33的地之间,为了保证电阻34与面板31和布线区33的地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下面提出几个具体实施例。所述电阻34的放置位置不局限于单板的上方,可以根据印制电路板PCB的具体情况确定放置的位置,考虑到电阻34的放置不致破坏隔离带32的完整性且不影响隔离带32的电气隔离效果,一般将其放置在隔离带32上方为好。图5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面板31下印制电路板PCB的部分整体或部分覆铜,使面板31与覆铜部分可靠接触,从而使面板31与覆铜部分电气上完全导通,再从覆铜部分通过引线51连接出一个焊盘52,把电阻34的一端焊接在焊盘52上,电阻34的另一端焊接在另一个焊盘53上,焊盘53通过引线54与布线区33的地连接的,这样可以保证电阻34能可靠地连接在面板31和布线区33的地之间。图6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电阻34是插脚电阻,让电阻34的一端引脚61放在面板31和面板31下印制电路板PCB之间,靠近面板31的结构件紧固使电阻34的一端引线61与面板31的一端电气上可靠连接,电阻34的另一端引脚62通过焊接在与布线区33的地连接的焊盘63上,这样可以可靠地使电阻34电气连接在面板31和布线区33的地之间。在以母板加单板结构组成的产品中有一块传输单板,按照带隔离带的单板方式、不带隔离带面板接单板地的单板方式和带隔离带加跨接电阻的单板方式等来分别做比较,获得以下结果按照带隔离带的单板方式设计的传输单板,面板和布线区之间有隔离带,隔离带宽度为4毫米,做8000伏的静电对面板放电的实验,结果是有时静电对面板放电对系统没有影响,有时静电对面板放电会使系统产生传输误码和单板复位。按照不带隔离带面板接单板地的单板方式设计的传输单板,面板和布线区的地直接相连,做8000伏的静电对面板放电的实验,结果是静电对面板放电会使系统产生传输误码。按照带隔离带加跨接电阻的单板方式设计的传输单板,面板和布线区之间有隔离带,隔离带宽度为4毫米,面板和布线区的地之间连接1个47000欧姆,做8000伏的静电对面板放电的实验,结果是静电对面板放电对系统没有影响。通过以上实验看出带隔离带加跨接电阻的单板装置具有很好的抗静电能力。权利要求1.一种防静电的单板装置,包括面板(31)、隔离带(32)、布线区(33);所述的面板(31)固定在带有所述隔离带(32)和所述布线区(33)的印制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阻(34),所述电阻(34)的两端跨接所述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静电的单板装置,包括面板(31)、隔离带(32)、布线区(33);所述的面板(31)固定在带有所述隔离带(32)和所述布线区(33)的印制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阻(34),所述电阻(34)的两端跨接所述面板(31)和所述布线区(33)的地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