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塑性人体定位垫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45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塑性人体定位垫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聚苯乙烯发泡粒子和胶黏剂按照重量比1:0.5-1.5比例倒入捏合机中搅拌,使胶黏剂均匀的包裹聚苯乙烯发泡粒子;在低温热塑材料中加入2-15%的PVME,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造颗粒,再将改性后的颗粒在-20℃-40℃下的环境下,加工成粉体备用;将步骤S2中粉体和步骤S1中的聚苯乙烯发泡粒子按照1:0.2-1的比例,放入粉体混合机中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低温热塑材料的改性,改变了材料的固化时间,并采用低温研磨技术,将热塑材料进行粉体研磨,利用包裹在颗粒上的粉末在加热环境下融化,充当胶黏剂,将发泡粒子粘合在一起,外面用用织布包裹,起到塑形的效果。起到塑形的效果。起到塑形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塑性人体定位垫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塑性人体定位垫
,特别涉及一种可塑性人体定位垫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放疗过程中需要对人体固定,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真空垫,就是将聚苯乙烯发泡粒子装在塑料薄膜内,薄膜焊接抽气阀。病人躺在真空垫上,通过真空泵抽取真空垫内的空气,真空垫将人体包裹,并印记下病人身体轮廓。病人按照疗程分次进行治疗,每一次都使用同一个真空垫便于重复定位。真空垫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医生操作不当或者病人身上的硬物划伤,就会造成破损,如果一旦发生破损,轻则该病人就要重新在CT下进行扫描制定治疗计划,重则入股泄露发生在治疗过程中,则引起医疗事故。尽管真空垫存在上述问题,但是因为其价格低廉、操作方便、效果较好,目前仍然在很多医院使用。
[0003]针对现有真空垫容易漏气但是操作方便的特点,我们在现有真空垫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塑性人体定位垫的制备工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塑性人体定位垫的制备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S1:将聚苯乙烯发泡粒子和丙烯酸胶黏剂按照重量比1:0.5

1.5比例倒入捏合机中搅拌,使丙烯酸胶黏剂均匀的包裹聚苯乙烯发泡粒子;
[0008]步骤S2:在低温热塑材料中加入2

15%的PVME,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造颗粒,将改性后的颗粒在

20℃

40℃下的环境下,用研磨机,加工成粉体备用;
[0009]步骤S3:将步骤S2中粉末和步骤S1中的聚苯乙烯发泡粒子按照1:0.2-1的比例,放入粉体混合机中混合,使发泡粒子表面被粉体包裹;
[0010]步骤S4:将混合后的发泡粒子称重装入缝制好的布袋中;
[0011]步骤S5:封口,包装;
[0012]步骤S6:使用时,将定位垫放入烤箱中烘烤一段时间,使包裹在发泡粒子表面的粉体熔化;将加热后的定位垫放在病人需要定位的部位,并且捏合成所需形状,然后冷却,使胶黏剂固化并将泡沫粒子粘合成一个整体,整个操作过程完成。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胶黏剂选自丙烯酸胶黏剂,所述胶黏剂在常温下不固化;所述捏合机的转速为42

28r/min。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低温热塑材料包括聚己内酯、EVA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聚己内酯(PCL)和PVME是相容体系,且PCL和PVME的共混物的晶体形态主要为球晶,并且随着非晶组分PVME含量的增加,在一定时间内单位体积PCL成核数目减小,对应的,非晶组分PVME的存在抑制了PCL的成核;所述球晶生长速率下降,可通
过增减PVME含量,调节固化时间。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双螺杆挤出机的加工温度为110℃-130℃;所述粉体为80-100目。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的粉体混合机的转速为50-55r/min。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的烤箱温度设定为60℃-70℃,烘烤时间为10min-20min,冷却的时间为10min-20min。
[0019]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取消了抽真空这个环节,用低温热塑型材料取代,表面的塑料薄膜改用更柔软的织布取代,增加了塑形的效果及患者的舒适度。
[0021]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低温热塑材料的改性,改变了材料的固化时间,并采用低温研磨技术,将热塑材料进行粉体研磨。利用包裹在颗粒上的粉末在加热环境下融化,充当胶黏剂,将发泡粒子粘合在一起,外面用用织布包裹,从而起到塑形的效果。
[0022]3、本专利技术首先将聚苯乙烯发泡粒子和胶黏剂按照比例均匀搅拌;再将低温热塑型材料在低温条件下研磨成粉体;将粉体材料和已经混合胶水后的聚苯乙烯发泡粒子按照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将搅拌后的聚苯乙烯发泡粒子装入缝制好的袋子中,封口即可。使用时,将可塑性人体定位垫放入烤箱内加热,等袋中聚苯乙烯发泡粒子表面的热塑材料完全融化后,即可取出供放疗定位塑形,约10分钟左右,定位垫完全冷却即可完成操作。如果局部效果达不到要求,还可以用热风枪局部加热塑形,操作更灵活。另外一个病人完成治疗后,还可以重新塑形供下一个病人使用,节省了治疗成本;另外还有永不漏气、塑形效果好,使用方便等优点。
[0023]4、本专利技术利用聚己内酯等低温热塑材料充当粘合剂,通过共混改性,控制聚己内酯的结晶时间,达到延长定位垫硬化时间的目的:利用聚己内酯和PVME是相容体系,PCL/PVME共混物的晶体形态主要为球晶,并且随着非晶组分PVME含量的增加,在一定时间内单位体积PCL成核数目减小,这说明非晶组分PVME的存在抑制了PCL的成核,球晶生长速率下降,从而通过增减PVME含量,达到调节固化时间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6]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塑性人体定位垫的制备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聚苯乙烯发泡粒子和丙烯酸胶黏剂按照重量比1:0.5

1.5比例分别倒入捏合机中搅拌,转速42

28r/min,此步骤是将胶黏剂均匀的包裹发泡粒子,胶黏剂在常温下不固化。
[0027]步骤S2:在低温热塑材料中加入2

15%的PVME,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造粒,加工温度120℃,将改性后的颗粒在

20
‑‑‑
40℃下的环境下,用研磨机,加工成80

100目的粉体备用;此步骤S1的低温热塑材料不限于是聚己内酯,也可以是EVA等其他低温热塑改性材料;其中聚己内酯和PVME经过试验得知是相容体系,PCL/PVME共混物的晶体形态主要为球晶,并且随着非晶组分PVME含量的增加,在一定时间内单位体积PCL成核数目减小,这说明
非晶组分PVME的存在抑制了PCL的成核,球晶生长速率下降,从而通过增减PVME含量,达到调节固化时间的目的;
[0028]步骤S3:将粉体和备用的聚苯乙烯发泡粒子按照1:0.2

1的比例,放入粉体混合机中混合,转速50

55r/min;(此时如果将包裹上粉体的颗粒放入60

70℃的烤箱内,包裹的粉体将会融化,可将分散的发泡粒子粘合在一起;)
[0029]步骤S4:将步骤3中混合后的聚苯乙烯发泡粒子称重装入缝制好的布袋中。
[0030]步骤S5:封口,包装;
[0031]步骤S6:使用时,将定位垫放入烤箱中,温度设定在60

70℃,烘烤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塑性人体定位垫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聚苯乙烯发泡粒子和胶黏剂按照重量比1:0.5-1.5比例倒入捏合机中搅拌,使胶黏剂均匀的包裹聚苯乙烯发泡粒子;步骤S2:在低温热塑材料中加入2%-15%的PVME,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造颗粒,再将改性后的颗粒在-20℃-40℃下的环境下,用研磨机,加工成粉体备用;步骤S3:将步骤S2中粉体和步骤S1中的聚苯乙烯发泡粒子按照1:0.2-1的比例,放入粉体混合机中混合,使聚苯乙烯发泡粒子表面被粉体包裹;步骤S4:将混合后的聚苯乙烯发泡粒子称重装入缝制好的布袋中;步骤S5:封口,包装;步骤S6:使用时,将定位垫放入烤箱中烘烤一段时间,使包裹在发泡粒子表面的粉体熔化;将加热后的定位垫放在病人需要定位的部位,并且捏合成所需形状,然后冷却,使胶黏剂固化并将泡沫粒子粘合成一个整体,整个操作过程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塑性人体定位垫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胶黏剂选自丙烯酸胶黏剂,所述胶黏剂在常温下不固化;所述捏合机的转速为42-28r/min。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麻发强李红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腾飞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