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桁架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445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滚刀刀圈处理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桁架机械手。包括设置在喷砂传输架外围的方形框架以及设旨在方形框架顶部X轴行走梁,所述X轴行走梁设置在喷砂传输架的两侧,两个X轴行走梁之间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Y轴行走梁,所述Y轴行走梁沿X轴行走梁行走设置,所述Y轴行走梁上设置有Z轴升降轴,所述Z轴升降轴的底部设置有上料机械手,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上料机械手在喷砂传输架以及物料之间的移动,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上料机械手,利用两者之间的间距调整以及上料机械手上左上料机构以及右上料机构之间的角度变化,从而完成对滚刀刀圈和无缝钢管的上料,进而解决了现有上料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上料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上料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桁架机械手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滚刀刀圈处理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桁架机械手。

技术介绍

[0002]盾构机主要用于地下工程、地铁施工开掘、也用于公路、铁路、水电工程等隧道施工,盾构机刀盘上主要安装滚刀和刮刀进行开掘,滚刀主要施用于硬岩,安装在刀盘上,随着刀盘的旋转,一方面随刀盘公转,一方面自转,并在刀盘推力,扭矩作用下压紧岩石面,当推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时,滚刀刀圈压轧部的岩石直接破碎,形成岩石碎片而崩落。
[0003]喷砂则是利用高速砂流的冲击作用清理和粗化基体表面的过程。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铜矿砂、石英砂、金刚砂、铁砂、海南砂)高速喷射到需要处理的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的外表面的外表或形状发生变化,由于磨料对工件表面的冲击和切削作用,使工件的表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不同的粗糙度,使工件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
[0004]目前,滚刀刀圈的加工方式主要由锻造、机加工以及电渣重熔等方式来生产,这样,对于滚刀刀圈的生产企业而言,其会有原料无缝钢管以及电渣重熔的滚刀刀圈坯料,为此,对于滚刀刀圈的生产企业而言,其需要对无缝钢管以及滚刀刀圈坯料都进行喷砂处理。
[0005]现有的针对无缝钢管在喷砂时的上料主要是通过桁车来进行,而滚刀刀圈则需要搬运机械手即可,这样,针对一台喷砂机的情况下,其就需要同时拥有两种上料机构,而如果搬运机械手处于无缝钢管放置这一侧的话,则影响无缝钢管的放置,为此,无缝钢管和滚刀刀圈坯料要分处两侧上料才可以,这就导致整个喷砂区域占地面积大,上料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的无缝钢管和滚刀刀圈喷砂处理时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能够实现无缝钢管和滚刀刀圈切换上料的多功能桁架机械手。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桁架机械手,包括设置在喷砂传输架外围的方形框架以及设旨在方形框架顶部X轴行走梁,所述X轴行走梁设置在喷砂传输架的两侧,两个X轴行走梁之间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Y轴行走梁,所述Y轴行走梁沿X轴行走梁行走设置,所述Y轴行走梁上设置有Z轴升降轴,所述Z轴升降轴沿Y轴行走梁行走、升降设置,所述Z轴升降轴的底部设置有上料机械手,所述上料机械手包括设置在Z轴升降轴的底部的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上的左上料机构以及右上料机构,其中,所述左上料机构以及右上料机构均包括呈上料座以及设置在上料座上的上料手,所述上料手伸出上料座的底部设置,所述上料手的顶部设置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的一侧啮合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和转动齿轮转动设置在上料座上,所述上料座呈倒置的U字型设置,所述上料座的顶部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套装有旋转齿轮,所述左上料机构和右上料机构的旋转齿轮之间啮合设置,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动力端
与任一驱动轴连接设置,所述上料座设置在基座的下方。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上料手呈L型设置。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上料座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端与驱动齿轮连接设置。
[0010]作为优选,所述Y轴行走梁通过行走机构设置在两个X轴行走梁之间,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固定在Y轴行走梁两端的行走座,所述行走座上设置有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的动力端设置有行走齿轮,所述X轴行走梁上设置有与行走齿轮相配合的齿条。
[0011]作为优选,所述Z轴升降轴通过升降行走机构沿Y轴行走梁行走、升降设置,所述升降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Y轴行走梁上的行走板,所述行走板上设置有移动电机,所述移动电机的动力端设置有移动齿轮,所述Y轴行走梁上设置有与移动齿轮相配合的移动齿条,所述行走板上还设置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动力端设置有升降齿轮,所述Z轴升降轴上设置有与升降齿轮啮合设置升降齿条。
[0012]作为优选,所述X轴行走梁和Y轴行走梁上均设置有上下设置的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行走座和行走板上设置有与上导轨和下导轨相配合的行走轮。
[0013]作为优选,所述Z轴升降轴的两侧设置有左右设置的左导轨和右导轨,所述行走板上设置有与左导轨和右导轨相配合的升降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5]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桁架机械手,通过X轴行走梁、Y轴行走梁以及Z轴升降轴的设置,实现了上料机械手在喷砂传输架以及物料之间的移动,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上料机械手,利用两者之间的间距调整以及上料机械手上左上料机构以及右上料机构之间的角度变化,从而完成对滚刀刀圈和无缝钢管的上料,进而解决了现有上料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多功能桁架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上料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上料机械手去除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左上料机构去除上料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以上各图中,1、方形框架;11、X轴行走梁;111、上导轨;112、下导轨;2、Y轴行走梁;3、行走机构;31、行走座;32、行走电机;33、行走轮;4、Z轴升降轴;41、左导轨;42、右导轨;5、升降行走机构;51、行走板;52、移动电机;53、升降电机;54、升降轮;6、上料机械手;61、基座;62、上料座;63、上料手;64、转动齿轮;65、驱动齿轮;66、驱动轴;67、旋转齿轮;68、旋转电机;69、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4]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对无缝钢管和滚刀刀圈都能夹持的上料机构,以解决现有上料机构无法实现两者夹持的技术问题。
[0025]为此,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桁架机械手,包括设置在喷砂传输架外围的方形框架1以及设旨在方形框架1顶部X轴行走梁11,在本实施例中,方形框架1包括四根立柱以及设置在立柱之间的横梁,其长边方向和喷砂传输架的运动方向一致,为了尽可能减少方形框架1的体积,在本实施例中,方形框架1的一侧靠近喷砂传输架设置,这样,另一侧距离喷砂传输架的之间的间距就增大,方便放置无缝钢管或滚刀刀圈坯料。
[0026]在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桁架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喷砂传输架外围的方形框架以及设旨在方形框架顶部X轴行走梁,所述X轴行走梁设置在喷砂传输架的两侧,两个X轴行走梁之间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Y轴行走梁,所述Y轴行走梁沿X轴行走梁行走设置,所述Y轴行走梁上设置有Z轴升降轴,所述Z轴升降轴沿Y轴行走梁行走、升降设置,所述Z轴升降轴的底部设置有上料机械手,所述上料机械手包括设置在Z轴升降轴的底部的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上的左上料机构以及右上料机构,其中,所述左上料机构以及右上料机构均包括呈上料座以及设置在上料座上的上料手,所述上料手伸出上料座的底部设置,所述上料手的顶部设置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的一侧啮合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和转动齿轮转动设置在上料座上,所述上料座呈倒置的U字型设置,所述上料座的顶部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套装有旋转齿轮,所述左上料机构和右上料机构的旋转齿轮之间啮合设置,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动力端与任一驱动轴连接设置,所述上料座设置在基座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桁架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手呈L型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桁架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座上设置有驱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兴明刘学红刘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物成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