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5257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二氧化碳捕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连接于湿式除尘器和烟囱之间,所述湿式除尘器的上游连接有脱硫装置,所述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用于对由所述湿式除尘器排出的工业烟气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至少包括对所述工业烟气进一步除尘和脱硫;碳捕集单元,与所述预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碳捕集单元用于对预处理后的工业烟气中二氧化碳进行捕集来得到脱碳烟气和二氧化碳产品气,以及用于将所述脱碳烟气回流至所述湿式除尘器和所述烟囱之间的主烟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能够将得到的脱碳烟气回送至湿式除尘器和烟囱之间的主烟道,以通过原烟囱排放。放。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氧化碳捕集
,特别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工业、能源生产等过程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导致了全球变暖的问题,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可以迅速减少工业生产等集中排放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0003]目前,现有工业领域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大多从烟气中捕集或者分离二氧化碳,对原有系统继承程度高,技术相对成熟。然而,现有研究很少关注到脱碳烟气的利用和排放途径。
[0004]因此,目前亟待需要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方法,能够将得到的脱碳烟气回送至湿式除尘器和烟囱之间的主烟道,以通过原烟囱排放。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捕集系统,连接于湿式除尘器和烟囱之间,所述湿式除尘器的上游连接有脱硫装置,所述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用于对由所述湿式除尘器排出的工业烟气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至少包括对所述工业烟气进一步除尘和脱硫;碳捕集单元,与所述预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碳捕集单元用于对预处理后的工业烟气中二氧化碳进行捕集来得到脱碳烟气和二氧化碳产品气,以及用于将所述脱碳烟气回流至所述湿式除尘器和所述烟囱之间的主烟道。
[000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捕集方法,应用于二氧化碳捕集系统,所述二氧化碳捕集系统连接于湿式除尘器和烟囱之间,所述湿式除尘器的上游连接有脱硫装置,所述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和碳捕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利用所述预处理单元对由所述湿式除尘器排出的工业烟气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至少包括对所述工业烟气进一步除尘和脱硫;利用所述碳捕集单元对预处理后的工业烟气中二氧化碳进行捕集来得到脱碳烟气和二氧化碳产品气,以及用于将所述脱碳烟气回流至所述湿式除尘器和所述烟囱之间的主烟道。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方法,首先可以确保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在运行时对原电厂机组的运行稳定和安全不产生影响,其次通过在湿式除尘器和烟囱之间设置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如此使得二氧化碳捕集单元产生的脱碳烟气可以被送至合适的位置进行利用或排放,例如可以将得到的脱碳烟气回送至湿式除尘器和烟囱之间的主烟道,以通过原烟囱排放,利用现有设施对脱碳烟气进行排放,无需添加新设备,节约成本且
通过高烟囱排放,可进一步提升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碳捕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1]附图标记:10

脱硫装置;20

湿式除尘器;30

烟囱;1

预处理单元;11

风机;111

第一电动挡板门;112

第二电动挡板门;12

深度净化塔;2

碳捕集单元;21

化学吸收装置;211

第三电动挡板门;212

第四电动挡板门;22

膜分离装置;221

旁路烟道;222

第五电动挡板门;23

第六电动挡板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001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捕集系统,该系统连接于湿式除尘器20和烟囱30之间,湿式除尘器20的上游连接有脱硫装置10,该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1,用于对由湿式除尘器20排出的工业烟气进行预处理,预处理至少包括对工业烟气进一步除尘和脱硫;碳捕集单元2,与预处理单元1连接,碳捕集单元2用于对预处理后的工业烟气中二氧化碳进行捕集来得到脱碳烟气和二氧化碳产品气,以及用于将脱碳烟气回流至湿式除尘
器20和烟囱30之间的主烟道。
[0014]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可以确保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在运行时对原电厂机组的运行稳定和安全不产生影响,其次通过在湿式除尘器20和烟囱30之间设置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如此使得二氧化碳捕集单元2产生的脱碳烟气可以被送至合适的位置进行利用或排放,例如可以将得到的脱碳烟气回送至湿式除尘器20和烟囱30之间的主烟道,以通过原烟囱30排放,利用现有设施对脱碳烟气进行排放,无需添加新设备,节约成本且通过烟囱30排放,可进一步提升环境效益。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工业烟气可以是燃煤机组、燃气机组、钢铁厂、水泥窑等排放源产生的烟气,在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定。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预处理单元1包括沿烟气流向依次连接的风机11和深度净化塔12,风机11用于对工业烟气进行流量调节,以实现烟气的调量,深度净化塔12用于对工业烟气进行进一步除尘和脱硫;上述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风机11前后的烟道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挡板门111和第二电动挡板门112,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电动挡板门111和第二电动挡板门112电连接;响应于风机11开始运行,控制装置控制第一电动挡板门111开启;响应于风机11结束运行,控制装置控制第一电动挡板门111和第二电动挡板门112在风机11结束后的第一预设时刻关闭。
[0017]在本实施例中,在预处理单元1设置风机11,可以实现后续碳捕集单元2的烟气流量调节;通过设置控制装置,可以对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例如电动挡板门的启闭情况)进行监控和自动调节。其中,为了保证二氧化碳捕集系统中在风机11结束运行后的安全性,例如不憋压,可以在风机11结束运行后,控制装置控制第一电动挡板门111和第二电动挡板门112在风机11结束后的第一预设时刻关闭。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时刻例如可以是2s、3s和4s,在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定。
[0019]此外,深度净化塔12的相关原理和结构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进行赘述。
[0020]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碳捕集单元2包括化学吸收装置21和膜分离装置22,化学吸收装置21和膜分离装置22分别与湿式除尘器20和烟囱30之间的主烟道连接;化学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于湿式除尘器(20)和烟囱(30)之间,所述湿式除尘器(20)的上游连接有脱硫装置(10),所述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1),用于对由所述湿式除尘器(20)排出的工业烟气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至少包括对所述工业烟气进一步除尘和脱硫;碳捕集单元(2),与所述预处理单元(1)连接,所述碳捕集单元(2)用于对预处理后的工业烟气中二氧化碳进行捕集来得到脱碳烟气和二氧化碳产品气,以及用于将所述脱碳烟气回流至所述湿式除尘器(20)和所述烟囱(30)之间的主烟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单元(1)包括沿烟气流向依次连接的风机(11)和深度净化塔(12),所述风机(11)用于对所述工业烟气进行流量调节,以实现烟气的调量,所述深度净化塔(12)用于对所述工业烟气进行进一步除尘和脱硫;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风机(11)前后的烟道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挡板门(111)和第二电动挡板门(112),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动挡板门(111)和所述第二电动挡板门(112)电连接;响应于所述风机(11)开始运行,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挡板门(111)开启;响应于所述风机(11)结束运行,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挡板门(111)和所述第二电动挡板门(112)在所述风机(11)结束后的第一预设时刻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捕集单元(2)包括化学吸收装置(21)和膜分离装置(22),所述化学吸收装置(21)和所述膜分离装置(22)分别与所述湿式除尘器(20)和所述烟囱(30)之间的主烟道连接;所述化学吸收装置(21)前后的烟道分别设置有第三电动挡板门(211)和第四电动挡板门(212),所述膜分离装置(22)设置有旁路烟道(221),所述旁路烟道(221)连接于所述膜分离装置(22)的入口和出口之间,以使烟气经所述旁路烟道(221)流至下游,所述旁路烟道(221)设置有第五电动挡板门(222),所述化学吸收装置(21)和所述膜分离装置(22)分别与所述湿式除尘器(20)和所述烟囱(30)之间的主烟道连接的烟道设置有第六电动挡板门(23),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动挡板门(211)、所述第四电动挡板门(212)、所述第五电动挡板门(222)和所述第六电动挡板门(23)电连接;响应于所述风机(11)开始运行,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三电动挡板门(211)、所述第四电动挡板门(212)和所述第六电动挡板门(23)开启;响应于所述风机(11)结束运行,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四电动挡板门(212)关闭,并控制所述第三电动挡板门(211)和所述第六电动挡板门(23)在所述风机(11)结束后的第二预设时刻关闭;响应于所述膜分离装置(22)开始运行,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五电动挡板门(222)关闭;响应于所述膜分离装置(22)结束运行,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五电动挡板门(222)开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吸收装置(21)和所述膜分离装置(22)还分别连接于所述风机(11)的入口,所述化学吸收装置(21)和所述膜分离装置(22)均用于将至少部分所述二氧化碳产品气回流至所述风机(11)的入口,以实现烟
气的调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1)设置有变频控制装置,通过所述变频控制装置实现所述风机(11)对烟气的调量,烟气流量的调节范围为30~110%;和/或,所述脱碳烟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在所述化学吸收装置(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海中罗必雄范永春曾少雁林海周孙张伟王晓东李伟科吴大卫薛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