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潜装置及其液位监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520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下潜装置及其液位监测系统,系统包括:若干个液位计、若干个与所述液位计对应的模拟量采集模块、若干个开关量输入模块、若干个开关量输出模块、处理模块、显示模块以及信号传输模块,所述液位计连接与其对应的模拟量采集模块,若干个所述模拟量采集模块、若干个开关量输入模块、若干个开关量输出模块、显示模块以及信号传输模块均连接所述处理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下潜装置无法准确获取下潜装置的液位的技术问题。无法准确获取下潜装置的液位的技术问题。无法准确获取下潜装置的液位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潜装置及其液位监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下潜装置及其液位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海洋作为一个矿藏以及资源丰富的环境,目前广受青睐,海洋环境观探测是目前科技兴海和巩固海防过程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0003]要实现水下环境或者资源的获取,首先需要进行下潜,下潜装置是一种可以潜入水下的装置,通过下潜装置将水下无人潜航器下潜后,才可开展水下无人潜航器的其它动作。下潜装置的作用是将水下无人潜航器下潜至水中(例如申请号为CN201410851191.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下潜装置),因此,为了准确的获取下潜装置的位置,方便对下潜装置进行对应的控制,需要准确的获取下潜装置的液位深度。
[0004]现有的下潜装置都缺少液位监测功能,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准确的获取下潜装置的液位,特别是针对一些需要准确获取液位的环境中,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控制,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下潜装置及其液位监测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下潜装置无法准确获取下潜装置的液位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潜装置的液位监测系统,包括若干个液位计、若干个与所述液位计对应的模拟量采集模块、若干个开关量输入模块、若干个开关量输出模块、处理模块、显示模块以及信号传输模块,所述液位计连接与其对应的模拟量采集模块,若干个所述模拟量采集模块、若干个开关量输入模块、若干个开关量输出模块、显示模块以及信号传输模块均连接所述处理模块,其中,
[0008]所述模拟量采集模块用于对液位计采集的液位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输出至所述处理模块;
[0009]所述开关量输入模块用于将输入的开关量输出至所述处理模块;
[0010]所述开关量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处理模块输出的开关量输出至第一外部设备;
[0011]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模数转换后的液位信号输出至所述显示模块中进行显示或者通过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将所述模数转换后的液位信号输出至第二外部设备。
[0012]可选的,所述模拟量采集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第一二极管和第一光耦,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液位计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以及液位计的第二输出端均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
容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第三电容的一端以及第一光耦的第3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以及第一光耦的第1端,所述第一光耦的第2端通过第四电阻接地,所述第一光耦的第4端接地,所述第一光耦的第5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一光耦的第6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第五电阻的一端和第四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电容的一端和处理模块,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0013]可选的,所述开关量输入模块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六电容以及第二光耦,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开关量输入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第六电容的一端和第二光耦的正极,所述第二光耦的负极、第六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均接地,所述第二光耦的集电极连接供电电源,所述第二光耦的发射极连接处理模块和第八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供电电源。
[0014]可选的,所述开关量输出模块包括继电器和第五二极管,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连接处理模块和第五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供电电源和第五二极管的正极。
[0015]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若干个模拟量输入接口分别连接若干个所述模拟量采集模块的第六电阻,所述单片机的若干个开关量输入接口分别连接若干个所述开关量输入模块的所述第二光耦的发射极,所述单片机的开关量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所述单片机的通信接口连接所述信号传输模块,所述单片机的显示接口连接所述显示模块。
[0016]可选的,所述显示模块为液晶显示屏。
[0017]可选的,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为RS485通信模块或CAN通信模块。
[0018]可选的,所述下潜装置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单片机连接,并用于指示所述单片机的工作状态。
[0019]可选的,所述单片机采用STM32系列的单片机。
[0020]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下潜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下潜装置的液位监测系统。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下潜装置及其液位监测系统,通过设置液位计、模拟量采集模块、处理模块、显示模块以及信号传输模块,可以将液位计采集的液位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经处理模块处理后输出至显示模块中显示,可以准确的获取下潜装置的液位,而且方便知晓查看,另外通过信号传输模块,可以将液位传输至外部的控制设备,方便工作人员对液位进行分析,通过设置开关量输入模块和开关量输出模块,可以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增加了液位监测系统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下潜装置的液位监测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0023]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下潜装置的液位监测系统中,所述模拟量采集模块的一实施例的原理图;
[0024]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下潜装置的液位监测系统中,所述开关量输入模块的一实施例的原理图;
[0025]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下潜装置的液位监测系统中,所述开关量输出模块的一实施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潜装置的液位监测系统,包括若干个液位计1、若干个与所述液位计1对应的模拟量采集模块2、若干个开关量输入模块3、若干个开关量输出模块4、处理模块5、显示模块6以及信号传输模块7,所述液位计1连接与其对应的模拟量采集模块2,若干个所述模拟量采集模块2、若干个开关量输入模块3、若干个开关量输出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潜装置的液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液位计、若干个与所述液位计对应的模拟量采集模块、若干个开关量输入模块、若干个开关量输出模块、处理模块、显示模块以及信号传输模块,所述液位计连接与其对应的模拟量采集模块,若干个所述模拟量采集模块、若干个开关量输入模块、若干个开关量输出模块、显示模块以及信号传输模块均连接所述处理模块,其中,所述模拟量采集模块用于对液位计采集的液位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输出至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开关量输入模块用于将输入的开关量输出至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开关量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处理模块输出的开关量输出至第一外部设备;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模数转换后的液位信号输出至所述显示模块中进行显示或者通过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将所述模数转换后的液位信号输出至第二外部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潜装置的液位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量采集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第一二极管和第一光耦,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液位计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以及液位计的第二输出端均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第三电容的一端以及第一光耦的第3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以及第一光耦的第1端,所述第一光耦的第2端通过第四电阻接地,所述第一光耦的第4端接地,所述第一光耦的第5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一光耦的第6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第五电阻的一端和第四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琴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旌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