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178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容器减噪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包括电容壳体,所述电容壳体内设有由多个电容器元件串联和/或并联构成的芯子,所述芯子由所述电容壳体顶部的接线端子引出,所述电容壳体的内壁沿自身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吸音元件,所述吸音元件与所述芯子之间具有间隙,相邻两个所述吸音元件之间设置有减振元件,所述减振元件与所述芯子接触。从芯子元件的运行声音和振动声音两个方向入手进行降噪处理,将两种降噪方式进行合理整合,大大提高了电力电容器的降噪能力与降噪效果。力与降噪效果。力与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容器减噪
,具体为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电容器,用于电力系统和电工设备的电容器。任意两块金属导体,中间用绝缘介质隔开,即构成一个电容器。电容器电容的大小,由其几何尺寸和两极板间绝缘介质的特性来决定。目前,电力电容器噪音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电力电容器主要分为两种噪音,其一为电力电容器内部元件运行时自然产生的声音,其二为振动产生的声音,振动声音具体产生原因为,当电容器两端施加交流电压时(通常含有高次谐波分量),电容器电极间将有静电力产生,从而使电容器内部元件发生振动,这种静电力引起电容器芯子元件振动,并通过油和绝缘件传递到外壳,最终以噪音的形式向外辐射出去;现有电力电容器多采用吸音材料对声音进行吸收,或采用减振材料对电容器产生的振动进行缓冲以降低噪声,但不能将两种方式进行合理整合,即不能同时对芯子元件产生的声音和振动进行处理,导致现有的电力电容器降噪能力差,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从芯子元件的运行声音和振动声音两个方向入手进行降噪处理,将两种降噪方式进行合理整合,大大提高了电力电容器的降噪能力与降噪效果。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包括电容壳体,所述电容壳体内设有由多个电容器元件串联和/或并联构成的芯子元件,所述芯子元件由所述电容壳体顶部的接线端子引出,所述电容壳体的内壁沿自身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吸音元件,所述吸音元件与所述芯子元件之间具有间隙,相邻两个所述吸音元件之间设置有减振元件,所述减振元件与所述芯子元件接触。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将吸音元件与芯子元件分隔设置,使芯子元件运行产生的噪声能扩散到吸音元件上被吸收,减振元件与芯子元件接触,电力电容器内的电子元件产生的振动直接作用在减振元件上,由减振元件对振动进行扩散缓冲,从而消弱以振动方式传出的噪声,从芯子元件的运行声音和振动声音两个方向入手进行降噪处理,将两种降噪方式进行合理整合,大大提高了电力电容器的降噪能力与降噪效果。
[0006]进一步地,所述吸音元件包括吸音板和吸音棉,所述吸音板的形状为矩形框体,所述吸音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电容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吸音板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所述吸音棉。
[0007]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元件包括安装框和环形缓冲垫,所述安装框的外壁与所述电容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安装框的内壁与所述环形缓冲垫的外壁连接,所述环形缓冲垫的内壁与所述芯子元件接触。
[0008]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缓冲垫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置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填充
有冷却液。
[0009]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缓冲垫的外壁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腔连通,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堵盖,所述安装框的内壁开设有容纳所述进液管的凹槽。
[0010]进一步地,电容壳体的外壁线性阵列有多个散热翅片。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电容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接线端子穿入的通孔,所述接线端子上套设有隔音柱,所述隔音柱与所述电容壳体连接,所述隔音柱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内径,所述隔音柱用于封堵通孔以防止声音传出。
[0012]进一步地,所述电容壳体的顶部围绕所述通孔开设有环形槽,所述隔音柱的底部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适配在所述环形槽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隔音柱的侧壁开设有注胶孔,所述注胶孔与所述环形槽相通,用于向所述环形槽与定位环之间填充发泡胶,所述隔音柱的内壁与所述接线端子之间填充有发泡胶。
[0014]进一步地,所述隔音柱和吸音板均采用铝纤维丝吸音板、或木质吸音板、或聚酯吸音板。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将吸音元件与芯子元件分隔设置,使芯子元件运行产生的噪声能扩散到吸音元件上被吸收,减振元件与芯子元件接触,电力电容器内的电子元件产生的振动直接作用在减振元件上,由减振元件对振动进行扩散缓冲,从而消弱以振动方式传出的噪声,从芯子元件的运行声音和振动声音两个方向入手进行降噪处理,将两种降噪方式进行合理整合,大大提高了电力电容器的降噪能力与降噪效果。
[0017]2、由于减振元件与芯子元件接触,将导致芯子元件不易散热,降低了电力电容器的散热能力,为此,在环形缓冲垫的冷却腔内填充冷却液,使环形缓冲垫即能缓冲振动降噪,还能对芯子元件进行冷却,保证芯子元件的散热不受到影响,甚至提高电力电容器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中吸音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中减振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

电容壳体,2

接线端子,3

吸音元件,4

减振元件,5

吸音板,6

吸音棉,7

安装框,8

环形缓冲垫,9

冷却腔,10

进液管,11

堵盖,12

散热翅片,13

通孔,14

隔音柱,15

环形槽,16

定位环,17

注胶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5]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低噪音电力电容器,包括电容壳体1,电容壳体1内设有由多
个电容器元件串联和/或并联构成的芯子元件,芯子元件由电容壳体1顶部的接线端子2引出,电容壳体1的内壁沿自身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吸音元件3,吸音元件3与芯子元件之间具有间隙,相邻两个吸音元件3之间设置有减振元件4,减振元件4与芯子元件接触。将吸音元件3与芯子元件分隔设置,使芯子元件运行产生的噪声能扩散到吸音元件上被吸收,减振元件4与芯子元件接触,电力电容器内的电子元件产生的振动直接作用在减振元件4上,由减振元件4对振动进行扩散缓冲,从而消弱以振动方式传出的噪声,从芯子元件的运行声音和振动声音两个方向入手进行降噪处理,将两种降噪方式进行合理整合,大大提高了电力电容器的降噪能力与降噪效果。
[0026]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吸音元件3包括吸音板5和吸音棉6,吸音板5的形状为矩形框体,吸音板5固定设置在电容壳体1的内壁上,吸音板5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吸音棉6,通过吸音板5表面的网孔对吸收,消弱声音的传出,达到降噪的效果,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噪音的电力电容器,包括电容壳体(1),所述电容壳体(1)内设有由多个电容器元件串联和/或并联构成的芯子元件,所述芯子元件由所述电容壳体(1)顶部的接线端子(2)引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壳体(1)的内壁沿自身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吸音元件(3),所述吸音元件(3)与所述芯子元件之间具有间隙,相邻两个所述吸音元件(3)之间设置有减振元件(4),所述减振元件(4)与所述芯子元件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的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元件(3)包括吸音板(5)和吸音棉(6),所述吸音板(5)的形状为矩形框体,所述吸音板(5)固定设置在所述电容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吸音板(5)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所述吸音棉(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噪音的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元件(4)包括安装框(7)和环形缓冲垫(8),所述安装框(7)的外壁与所述电容壳体(1)的内壁连接,所述安装框(7)的内壁与所述环形缓冲垫(8)的外壁连接,所述环形缓冲垫(8)的内壁与所述芯子元件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噪音的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缓冲垫(8)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置有冷却腔(9),所述冷却腔(9)内填充有冷却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噪音的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缓冲垫(8)的外壁设置有进液管(10),所述进液管(10)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希梅蒋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航三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