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超导线圈传热结构及无液氦超导磁体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磁共振
,具体涉及一种紧凑型超导线圈传热结构及无液氦超导磁体。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我国液氦资源的紧缺,无液氦超导磁体系统开始快速发展。无液氦超导磁体系统和有液氦超导磁体系统的差异在于超导磁体的冷却方式。其中,有液氦超导磁体系统具有一个供液氦容置的液氦仓,并在液氦仓内注入液氦用于控制超导线圈的环境温度;无液氦超导磁体系统是通过接触导热的方式,在超导线圈的外侧缠绕用于导热的金属带,金属带的端部与制冷机的二级冷头连接。无液氦超导磁体系统相较于有液氦磁体系统而言,生产成本较低,对于液氦资源的需求较少,是超导磁体系统的发展趋势。
[0003]传统的无液氦超导磁体降温依靠低温制冷机使整个超导线圈部分降至所需低温态,而连接低温制冷机与超导线圈(包含线圈骨架)的结构多采用高纯无氧铜,为保证降温达到设计要求,会采取一定的冗余设计,即采用相当数量的无氧铜板尽可能的包覆超导线圈、骨架表面,这样可最大程度的保证超导磁体低温系统稳定性,但过量的使用无氧铜会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超导线圈传热结构,应用于无液氦超导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管状的超导线圈绕制骨架,超导线圈绕制骨架的外表面通过线槽绕设有整体呈扁平状的超导线圈组;所述超导线圈绕制骨架的外侧设有传热板,在超导线圈绕制骨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端面导热板,传热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端面导热板连接,两端的端面导热板同时连接有一传热金属板,传热金属板与所述超导线圈组接触连接,以构成一闭合传热回路;所述传热板的外侧设有二级传热转换板,二级传热转换板上设有制冷机二级热连接件,制冷机二级热连接件连接制冷机和所述超导线圈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超导线圈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导热板的边缘具有弯折形成的连接部,连接部搭接于传热板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紧凑型超导线圈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传热板的接触面涂覆有用于降低热阻的第一硅脂涂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超导线圈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金属板通过弯折或冲压形成有多个伸入所述线槽内且与所述超导线圈组贴合的嵌入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紧凑型超导线圈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部设有第二硅脂涂层或环氧涂层。6.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凌霄,卞文龙,黄玉海,韩振旺,郭磊,吴应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奥创超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