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深静脉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807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堵塞深静脉导管,包括外管,外管内腔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输液管,外管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输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用于给病人静脉输送药液,通过连接管,用于对第一液囊和第二液囊的内腔传输液体,便于第一液囊和第二液囊涨大,通过第一液囊和第二液囊,用于对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进行封堵,进而避免血液回流至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的内腔凝固形成血栓,从而防止后期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堵塞,通过开关单元,用于控制连接管开启或关闭,解决了由于深静脉导管过长,在不输注液体时易发生导管内血液凝固产生血栓,若血栓进入血管堵塞器官会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问题。进入血管堵塞器官会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问题。进入血管堵塞器官会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深静脉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深静脉导管
,具体为一种防堵塞深静脉导管。

技术介绍

[0002]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危重急患者及肿瘤放化疗患者输液及药物治疗,因其便于控制容量,能长时间输注药液而不产生血管不良反应而广受好评,但由于深静脉导管过长,在不输注液体时易发生导管内血液凝固产生血栓,若血栓进入血管堵塞器官会发生严重并发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防堵塞深静脉导管,来解决此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堵塞深静脉导管,具备防堵塞的优点,解决了由于深静脉导管过长,在不输注液体时易发生导管内血液凝固产生血栓,若血栓进入血管堵塞器官会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塞深静脉导管,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内腔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输液管,所述外管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输液管,所述外管的内腔且位于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表面前端的右侧连通有第一液囊,所述第一液囊远离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输液管的内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深静脉导管,包括外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内腔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输液管(2),所述外管(1)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输液管(3),所述外管(1)的内腔且位于第一输液管(2)和第二输液管(3)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表面前端的右侧连通有第一液囊(5),所述第一液囊(5)远离连接管(4)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输液管(2)的内腔,所述连接管(4)表面前端的左侧连通有第二液囊(6),所述第二液囊(6)远离连接管(4)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输液管(3)的内腔,所述连接管(4)表面的后端套设有开关单元(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深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7)包括连接套(701),所述连接套(701)的侧部开设有滑槽(702),所述滑槽(70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板(703),所述滑槽(702)内腔的底部开设有通槽(704),所述滑板(7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筒(705),所述连接筒(705)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板(707),所述活动板(7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710),所述拉杆(710)的表面套设有弹簧(706),且弹簧(706)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筒(705)的内壁和活动板(707)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707)的另一侧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洪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