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相对隔水层深厚覆盖层地基防渗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4803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相对隔水层深厚覆盖层地基防渗设计方法,悬挂式防渗墙和墙底覆盖层灌浆帷幕与下游隔水层共同承担渗透压力,按照三维渗流计算成果,通过研究对墙底覆盖层灌浆帷幕的要求,合理选择悬挂式防渗墙和墙底覆盖层灌浆帷幕与下游隔水层水头的分担比例,最后根据合适的分担比例,进而提出深厚覆盖层帷幕灌浆技术要求和覆盖层相对隔水层出口反压技术要求,从而形成一套互为保护、互相协调的联合防渗体系,降低了防渗底覆盖层灌浆帷幕渗透破坏的风险和施工难度。该方法可大大节约工程建设费用和工期,可推广应用于存在的深厚复杂结构、多层结构覆盖层上修筑建筑物的防渗处理。理。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相对隔水层深厚覆盖层地基防渗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
,具体涉及深厚覆盖层地基防渗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深厚覆盖层地基由于沉积年代和沉积原因的不同,常在漂卵砾石层中含有粉质砂层及砂层粉土层等相对隔水层。相对隔水层的渗透系数比其上、下强透水覆盖层的渗透系数小2~4个数量级,其渗透系数常常能达到<1
×
10
‑4cm/s或更小的渗透系数。
[0003]含相对隔水层的深厚覆盖层地基,坝基深厚覆盖层防渗方案设计时常考虑将其用作防渗铺盖,即将防渗体上游的相对隔水层作为防渗铺盖与垂直防渗体一起联合防渗。遵循“上堵下排”的设计原则,防渗体下游的相对隔水层通常采用排水孔将其击穿进行排水。
[0004]随着深厚覆盖层建坝技术的发展,深厚覆盖层建坝的案例越来越丰富,工程中也遇到了大坝垂直防渗体上游侧相对隔水层分布不连续,不能用作防渗铺盖,而下游侧相对隔水层分布连续且厚度稳定的一些工程案例。这些工程案例的研究中发现,下游的相对隔水层也可以和坝基垂直防渗体联合防渗。当覆盖层很深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含相对隔水层深厚覆盖层地基防渗设计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悬挂式防渗墙和墙底覆盖层灌浆帷幕与下游隔水层共同承担渗透压力,具体步骤如下:S1、根据三维渗流计算,确定悬挂式防渗墙和墙底覆盖层灌浆帷幕与下游隔水层的分担水头比例;S2、通过计算悬挂式防渗墙和墙底覆盖层灌浆帷幕的防渗强度,降低悬挂式防渗墙和墙底覆盖层灌浆帷幕要求,使下游隔水层更多的承担防渗作用;S3、在大坝下游一定范围内设置反滤压重,提高下游隔水层的防渗能力及其防渗可靠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厚覆盖层地基防渗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2中,通过减小防渗墙底灌浆帷幕排数或降低其渗透系数,从而降低悬挂式防渗墙和墙底覆盖层灌浆帷幕要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深厚覆盖层地基防渗方法,其特征是:对不同渗透系数的工况下覆盖层帷幕分析步骤如下:A1、剖面渗透坡降分析;A2、覆盖层土体及帷幕灌浆渗透坡降超限范围及超限影响的分析;A3、渗透超限区域分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深厚覆盖层地基防渗方法,其特征是:对比不同工况下覆盖层土体渗透坡降以及下游隔水层土体渗透坡降,选择符合要求的覆盖层帷幕渗透系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厚覆盖层地基防渗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3中,具体步骤是对下游隔水层渗透坡降超限区域采取反滤压重保护和底层层间保护,并计算土体允许坡降i
联合抗渗
,对比土体计算坡降i
实际
与i
联合抗渗
的相对大小,判断地基是否满足渗流安全要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深厚覆盖层地基防渗方法,其特征是:土体允许坡降i
联合抗渗
计算公式为:i
联合抗渗
=i
常规
+Δi
压重及埋深
+Δi
地层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丹金伟韩永邵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