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薄壁零件小圆角特征成型的胀压复合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480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零件成型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薄壁零件小圆角特征成型的胀压复合成型装置,包括压边圈,所述压边圈由两部分组成,上下两部分通过螺钉连接并且带有凹槽,将上盖和密封圈放置在凹槽中即可形成密封上液室,压边圈与支撑体配合,所述支撑体内有液室并且在侧壁上开有液路可供液体进入其中。完成成型需要预成型模具和终成型模具,所述的预成型模具连接在液压机上,可与下液室相配合完成被动式液压预成型,所述终成型模具通过螺纹连接在支撑体上与上液室共同作用可以完成主动式液压胀形达到零件的终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同一装置的预成型模具和下液室配合完成预成型,然后终成型模具和上液室配合完成终成型,可以提高成型质量和速度。质量和速度。质量和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薄壁零件小圆角特征成型的胀压复合成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零件成型
,尤其涉及用于薄壁零件小圆角特征成型的胀压复合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将会运用在高新科技装置上,如“墨子号”卫星,其需要在外太空的真空、温差大、高辐射等极端条件下进行探测。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产品具有极高的质量,同时运用在这些设备中的产品的复杂程度往往很高,一些具有局部小圆角特征的薄壁零件被大量使用。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7755511A公开了一种针对薄壁零件小圆角特征的胀压复合成型方法。包括预成型和终成型两道次液压成型工序,预成型为被动式充液拉深,成型零件的高度略高于最终实际零件;预成型圆角也要大于最终的小圆角。终成型为胀压复合成型,将预成型零件倒置放置,零件下面为高压液体,上面为带有最终小圆角特征的凸模,成型过程凸模下行同时对液室加压,小圆角在液室胀形压力及凸模背压速度的匹配作用下胀压成型出来;由此可见,所述一种针对薄壁零件小圆角特征的胀压复合成型方法,在预成型和终成型过程单个成型过程中,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薄壁零件小圆角特征成型的胀压复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式压边圈,其为一开设有压边通孔的环形零件,用以将待加工零件固定在对应位置,包括相连的上压边圈和下压边圈,其中,上压边圈设置在下压边圈的上部且上压边圈靠近下压边圈一侧的内壁开设有凹槽;所述下压边圈侧壁开设有上进液通道,用以向压边通孔输送挤压液;预成型模具,其为一圆柱形零件,预成型模具位于所述分体式压边圈的压边通孔内并与装置外的液压机相连,用以从上方向下挤压所述待加工零件以对待加工零件进行预成型处理;支撑体,其为一开设有支撑通孔的环形零件,支撑体位于所述下压边圈远离所述上压边圈的一侧并与下压边圈相连,用以与下压边圈配合以将所述待加工零件固定在对应位置;所述支撑体侧壁开设有下进液通道,用以向所述支撑通孔输送挤压液;所述支撑通孔内壁开设有螺纹;终成型模具,其为一圆柱形零件,终成型模具位于所述支撑体的支撑通孔内并与装置外的进给装置相连,用以进行上下进给,以达到对待加工零件的终成型处理;所述终成型模具除小圆角特征处以外的侧壁开设有螺纹;所述预成型模具的直径小于所述压边通孔的直径;所述终成型模具的直径小于支撑通孔的直径;所述预成型模具的直径与所述终成型模具的直径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薄壁零件小圆角特征成型的胀压复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中还包括一上盖,用以在所述预成型模具未处于所述压边通孔内时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以与所述下压边圈内的压边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曹佳华纪福笑解松宋国鹏郭宏
申请(专利权)人:高研智造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