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低耗能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478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调式低耗能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所述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部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隔成厌氧区、好氧区以及沉淀区,所述厌氧区内设置固定填料,所述好氧区内设置悬浮填料和曝气单元,所述沉淀区设置回流泵,所述回流泵连接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用于将沉淀区中的水回流至厌氧区,所述回流管上设置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分散型居住的农村散户,可以单户或者临近的多户使用一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水可以应用农业灌溉和家禽养殖等等,处理成本低,管理维修方便。管理维修方便。管理维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低耗能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式低耗能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农村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组成。生活污水成分比较固定,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有机物,比较适合于细菌的生长,成为细菌、病毒生存繁殖的场所;但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性,且具有一定的肥效,可用来灌溉农田。
[0003]在农村,污水主要以生活污水为主,从前这些污水不加处理直接排进小溪、河道中,严重影响了水质和环境景观。目前农村污水处理系统首先将污水集中收集到污水池中,通过沉淀、加氯等一系列程序,最后排入河道。现在农村所采用的污水处理系统多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缩小版,常需专业管理及维护,导致运行效果不好。研发一种可调式低能耗农村污水处理装置非常有必要。
[0004]尤其是在丘陵地区,地形高差较大,大部分农村处于分散型居住,采用集中收集污水的处理方式成本大大增加且不现实。研发一种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式低耗能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式低耗能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部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隔成厌氧区、好氧区以及沉淀区,所述厌氧区内设置固定填料,所述好氧区内设置悬浮填料和曝气单元,所述沉淀区设置回流泵,所述回流泵连接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用于将沉淀区中的水回流至厌氧区,所述回流管上设置阀门,所述装置本体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用于将污水引入厌氧区,所述装置本体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用于将沉淀区的水引出装置本体,所述第一隔板的底端与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不接触,以形成流通通道,所述厌氧区通过所述流通通道与所述好氧区接通,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格栅网,所述好氧区通过所述格栅网与所述沉淀区接通。
[0008]进一步,所述固定填料为固定纤维束填料,固定在所述装置本体内部的上端。
[0009]进一步,所述进水管通过三通来连接第二进水管,三通的三个端口中的一个端口连接进水管,一个端口连接第二进水管,一个端口用于连接另一管道以将污水引入装置本体内。
[0010]进一步,所述回流泵固定在所述沉淀区的底部,所述回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回流泵,其另一端穿出所述装置本体外并连接所述进水管,以将淀区中的水回流至厌氧区。
[0011]进一步,所述回流泵固定在所述沉淀区的底部,所述回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回流泵,其另一端穿出所述装置本体外并设置在所述厌氧区内,以将淀区中的水回流至厌氧区。
[0012]进一步,所述装置本体上端设置至少一个检修井。
[0013]进一步,所述检修井分别对应厌氧区、好氧区以及沉淀区设置为三个。
[0014]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式低耗能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可调式低耗能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化粪池、污水出户管以及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包括人工湿地、人工池塘、蓄水池、水田中的一种及其组合,所述化粪池连接所述污水出户管,所述化粪池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装置本体的进水管,所述装置本体的出水管连接所述接收单元。
[0015]进一步,所述接收单元上设置穿孔配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穿孔配水管连接。
[0016]进一步,所述穿孔配水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水管,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垂直相连,所述第二管体上设置多个出水孔。
[0017]进一步,多个出水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管体上。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技术经过科学合理地设计,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隔成厌氧区、好氧区以及沉淀区,并在厌氧区内设置固定填料,好氧区内设置悬浮填料和曝气单元,沉淀区设置回流泵以将沉淀区中的水回流至厌氧区,对污水进行可循环的厌氧处理、好氧处理以及沉淀处理,最终处理得到的水质可以达到农田灌溉或生物养殖的标准,本技术特别适用于分散型居住的农村散户,可以单户或者临近的多户使用一个本技术所述的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水可以应用农业灌溉和家禽养殖等等,处理成本低,管理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可调式低耗能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的立面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可调式低耗能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可调式低耗能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的厌氧区的结构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可调式低耗能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图。
[0025]图中,1为装置本体,2为第一隔板,3为第二隔板,4为厌氧区,5为好氧区,6为沉淀区,7为固定填料,8为悬浮填料,9为曝气单元,10为回流泵,11为回流管,12为阀门,13为进水管,14为出水管,15为流通通道,16为格栅网,17为检修井,18为第二进水管,401为可调式低耗能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402为化粪池,403为污水出户管,404为接收单元,405为穿孔配水管,4051为第一管体,4052为第二管体,4053为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8]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9]现在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0]实施例1:
[0031]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式低耗能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低耗能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部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隔成厌氧区、好氧区以及沉淀区,所述厌氧区内设置固定填料,所述好氧区内设置悬浮填料和曝气单元,所述沉淀区设置回流泵,所述回流泵连接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用于将沉淀区中的水回流至厌氧区,所述回流管上设置阀门,所述装置本体连接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用于将污水引入厌氧区,所述装置本体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用于将沉淀区的水引出装置本体,所述第一隔板的底端与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不接触,以形成流通通道,所述厌氧区通过所述流通通道与所述好氧区接通,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格栅网,所述好氧区通过所述格栅网与所述沉淀区接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低耗能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填料为固定纤维束填料,固定在所述装置本体内部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低耗能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通过三通来连接第二进水管,三通的三个端口中的一个端口连接进水管,一个端口连接第二进水管,一个端口用于连接另一管道以将污水引入装置本体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低耗能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泵固定在所述沉淀区的底部,所述回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回流泵,其另一端穿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恒军唐建林健张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轻化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