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岩隧洞开挖加固变形控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水电建设
,尤其属于水利水电隧洞开挖施工
,涉及一种软岩隧洞,为防止变形进行的开挖加固变形控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针对软岩大变形隧洞施工,现采用的开挖方法为四台阶开挖,支护方式为常规的单层拱架、超前注浆小导管、系统锚杆及挂网喷混凝土,对软岩变形洞段的开挖塌方、初支变形控制作用较差,施工安全隐患重大,易出现隧洞塌方、变形侵限等事故。
[0003]施工中,若隧洞出现塌方,需根据现场确定的处理方法进行塌方处理完成并检查无异常后方可恢复开挖,同时隧洞变形侵限部位不满足隧洞衬砌结构要求,需进行换拱施工。进行塌方、变形处理将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及施工安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更安全、效率更高的针对软岩隧洞及其可能出现的大变形进行开挖加固的施工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岩隧洞开挖加固变形控制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开挖加固和强化支护控制变形的施工方法,实现了整体的软岩变形控制,在不改变隧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岩地质隧洞开挖加固变形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开挖前采取超前注浆大管棚对隧洞顶拱设计轮廓线外围进行注浆固结,再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对隧洞顶拱设计轮廓线内侧范围进行补充注浆固结;开挖顺序是将软岩地质隧道由隧道顶拱至底板分为四级台阶逐级开挖,每一级台阶开挖并支护完成后再开挖下一级台阶并支护,第一级台阶采用预留核心土开挖;支护系统采用沿隧道纵向并列布置双层拱架、相邻双层拱架之间通过纵向连接工字钢和拱架联接筋连接固定,隧道壁挂网喷混凝土固结;每榀双层拱架支护由顶拱至底部台阶分台阶支护并随台阶开挖联接一体,双层拱架由沿隧道径向叠合连接固定的两层一体拱架构成;施工采用先完成外层拱架支护、与相邻拱架连接、相邻隧道壁挂网喷混凝土,设置注浆锁脚锚管,再进行内层拱架相同的施工步骤;在第二级台阶开挖至台阶底面、安装该级台阶每榀双层拱架的底脚之间、隧道横向中部设置临时横撑,在第三级台阶开挖前拆除临时横撑;在底部台阶开挖至隧道底面、安装每榀双层拱架的底脚之间、隧道横向底部下方设置永久横撑,并浇筑混凝土进行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岩地质隧洞开挖加固变形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隧道外围岩中间隔均布设置深入围岩的系统锚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岩地质隧洞开挖加固变形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前注浆大管棚施工包括:超前注浆大管棚每循环长度为12m,搭接3m,孔间距50cm,仰角15
°
;每根超前注浆大管棚采用φ108*6mm无缝钢管,尾部3m无钻孔为止浆段,注浆孔孔径为φ15mm、间距30cm、梅花形布置,管端加工成不大于45
°
的尖角,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液。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岩地质隧洞开挖加固变形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前注浆小导管施工包括:超前注浆小导管每循环长度为4.5m,搭接1.5m,孔间距30cm,仰角15
°
;每根超前注浆小导管采用φ42*3.5mm无缝钢管,尾部1.5m无钻孔为止浆段,注浆孔孔径为φ10mm、间距15cm、梅花形布置,管端加工成不大于45
°
的尖角,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液。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岩地质隧洞开挖加固变形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顶拱台阶开挖支护包括:台阶一开挖、喷5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厚云,霍晓辉,张进,郝春平,王圣,殷本林,王峻,李霞,李莺,鲁磊,周恩宁,曹绍龙,杨波,高鑫,黄成,刘林,王春春,黄燚,张端,刘伟,张明珠,陈立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