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反褶积抑制探地雷达多次波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465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反褶积抑制探地雷达多次波的方法,包括步骤1,读入探地雷达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道差分处理雷达数据;归一化处理雷达数据;滤波处理雷达数据;步骤2,改进预测反褶积,包括:通过局部峰值法来定位反射波信号的具体位置;根据定位的信号位置,拟合反射波双曲线;使用估计强度参数控制预测反褶积的强度因子;通过预测反褶积思想抑制探地雷达数据中的多次波,输出消除多次波干扰后的探地雷达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改进预测反褶积方法,依据多次波形状相似的特点,自动拟合双曲线并精确控制反褶积消除多次波的位置,消除多次波干扰并且尽可能保留弱目标对应的双曲线。双曲线。双曲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反褶积抑制探地雷达多次波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信息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进反褶积抑制探地雷达多次波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用于抑制探地雷达多次波的主流方法可分为三大类。
[0003]一类需要提前知道探地雷达发射波的相关信息,依据波动方程反演雷达数据或者模拟电磁波来推测多次波模型,然后将其从原始雷达数据中自适应减去以达到抑制多次波的目的,称为基于波动方程的预测相减法(牛滨华等,波动方程多次波压制技术的进展,2003;吴迪等,数据驱动型多次波衰减方法的研究,2008;谢宋雷,基于波动方程的复杂构造多次波压制方法研究,2013)。
[0004]一类通过迭代反演的方式重构一次波和多次波的全波形,称为稀疏反演法(VAN GROENESTIJN et al.,Estimation of primaries by sparse inversion from passive seismic data,2010;F.H.C.YPMA et al.,Estimating primaries by sparse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反褶积抑制探地雷达多次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读入探地雷达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具体步骤包括:(1.1)道差分处理雷达数据;假设i为探地雷达数据的道数,参数t表示每道的时间采样数,d
i
(t)为第i道探地雷达数据,则输入的探地雷达数据D(t)的数学表达式,见式(1):D(t)={d1(t),...,d
i
(t),...,d
L
(t)},t=1,2,...,T
ꢀꢀꢀꢀ
(1)对D(t)进行道差分,采用图像处理的二阶差分思想对探地雷达数据的每一道数据进行差分处理,得道差分后的探地雷达数据u
i
(t);(1.2)归一化处理雷达数据;采用Min

Max标准化方法将探地雷达数据u
i
(t)缩放到[0,1]之间,得到n
i
(t)为归一化后的探地雷达数据;(1.3)滤波处理雷达数据;首先,对归一化后的探地雷达数据n
i
(t)采取邻域平均法,得到邻域平均处理后的雷达数据m
i
(t),t=1,2,...T;接着,通过估计探地雷达数据每个数据点周围的局部均值与方差创建滤波器,对m
i
(t)进行滤波处理,获得第i道经过滤波后的探地雷达数据,见式(2):W(t)={w1(t),...,w
i
(t),...w
L
(t)},t=1,2,...,T,W(t)为滤波后的探地雷达数据,表示滤波用维纳滤波器,可自行适应图像局部方差,当方差较大时,几乎不执行平滑处理;当方差较小时,执行更多平滑处理;步骤2,改进预测反褶积,具体步骤包括:(2.1)通过局部峰值法来定位反射波信号的具体位置;先对每道数据w
i
(t)进行一阶差分计算,得到g
i
(t),再寻找可能存在的峰值,见式(3):P
i
={g
i
(t)||g
i
(t)

β|>3σ2}
ꢀꢀꢀꢀ
(3)式(3)中,β和σ2分别为g
i
(t)的均值和方差;最后,求出P
i
最大值所在位置用于双曲线拟合,见式(4):v
i
={t|g
i
(t)=maxP
i
}
ꢀꢀꢀꢀ
(4)通过以上算法处理,得到了反射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海铭闫坤辛文凯刘宗辉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