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回收环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461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环保装置,用于解决环保问题。余热回收环保装置包括蒸氨塔、塔顶氨蒸汽冷凝冷系统和塔底加热系统,所述蒸氨塔塔内的氨水在塔底加热系统的加热下产生氨蒸汽并通过顶部设置的塔顶氨蒸汽冷凝系统进行冷凝回收产生氨液,热泵中具有蒸汽发生器、再沸器、动力泵及管道,所述蒸汽发生器的放热端与再沸器的吸热端之间通过动力泵及管道进行连接,所述管道中设有吸收剂,所述热泵中的蒸汽发生器的吸热端接入塔顶的氨蒸汽出口管路,所述再沸器的放热端接入塔底加热系统的低压饱和蒸汽管路中。由于该系统采取闭路循环,热泵、再沸器等传热介质都在独立的管道系统内循环使用,减少了尾气体的排放,环保效益较好。较好。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余热回收环保装置


[000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广泛应用于焦化行业蒸氨系统降低能源消耗的装置,属于焦化节能减排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蒸氨过程中,50~75℃的剩余氨水加碱后经泵加压与塔底废水换热,温度升高至60~85℃进塔,在蒸氨塔内发生传热与传质,一般塔顶温度控制在97~102℃,塔底一般为105~118℃,塔顶的氨气经过水冷却后作为产品进入下道工序。在这过程中,塔底需要外界热源提供热能,塔顶蒸汽潜热需要冷却剂转移,造成塔顶能量得不到利用,系统热力学效率低。本技术研究的是开发一种将蒸氨塔与热泵循环相结合,利用热泵把蒸氨塔中的汽相潜热热量转移至液相,提高液相物质的热量,利用系统本身的质量为蒸氨提供蒸馏热量,降低蒸馏质量的输入,是一种焦化行业节能减排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将焦化蒸氨塔系统的汽化潜热转移至液相的蒸氨塔与热泵循环相结合降低能源消耗的装置,把热泵系统的蒸发器放入蒸氨塔气相中吸收其热量,吸收了热量的蒸气进入压缩机,压缩机在外界功的驱动下不断运转,将蒸气升温升压,然后送到塔底用于加热,从而实现将气相中的热转移至液相中,提高液相物质的热量的目的。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余热回收环保装置,包括蒸氨塔、塔顶氨蒸汽冷凝冷系统和塔底加热系统,所述蒸氨塔塔内的氨水在塔底加热系统的加热下产生氨蒸汽并通过顶部设置的塔顶氨蒸汽冷凝系统进行冷凝回收产生氨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热泵,所述热泵中具有蒸汽发生器、再沸器、动力泵及管道,所述蒸汽发生器的放热端与再沸器的吸热端之间通过动力泵及管道进行连接,所述管道中设有吸收剂,所述热泵中的蒸汽发生器的吸热端接入塔顶的氨蒸汽出口管路,所述再沸器的放热端接入塔底加热系统的低压饱和蒸汽管路中。
[0006]上述的泵采用屏蔽泵。
[0007]所述蒸汽发生器放热端的出水口的水温设置为120℃至130℃。
[0008]所述再沸器中放热端的低压不饱和蒸汽的温度设置在115℃至120℃。
[0009]所述塔底加热系统包括第二再沸器、压缩机、导热油炉及管路,所述第二再沸器的放热端通过压缩机与蒸氨塔进行循环贯通连接,所述导热油炉通过相关管道与第二再沸器的吸热端进行循环贯通连接。
[0010]所述塔顶氨蒸汽冷凝冷系统包括自前向后依次串联连接的全凝器、冷却器、回收槽和相关管路,且在所述回收槽中设有与蒸氨塔进行直接贯通连接的回流管路。
[0011]所述蒸汽发生器为二级冷却,第一级通过动力泵及管路与再沸器贯通连接,第二级与冷却水系统连接。
[0012]所述蒸氨塔的氨水进口设有一换热器。
[0013]所述蒸汽发生器为二级冷却,第一级通过动力泵及管路与再沸器贯通连接,第二级与换热器进行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特征是:
[0015](Ⅰ)本技术充分利用系统自身的热量,将塔顶的氨蒸汽热量转移至塔底加热,减少了能源消耗的投入,降低了冷却水及煤气的消耗,效益较好。(Ⅱ)由于该系统采取闭路循环,热泵、再沸器等传热介质都在独立的管道系统内循环使用,大大减少了尾气体的排放,环保效益较好。
[0016](Ⅲ)该热泵系统采用完全封闭的屏蔽泵,出现泄漏的机率较小,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
[0017](Ⅳ)机组引入了自动化控制,可自行调节流量,保证了高温热水的温度。(

)增加热泵系统时不需改变原精馏塔的工艺操作参数。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图。
[0019]图中虚线框为热泵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
[0021]余热回收环保装置,包括蒸氨塔蒸氨、塔顶氨蒸汽冷却与回收系统、塔底氨水加热系统。
[0022]蒸氨塔,在蒸氨塔01的侧壁上设有氨水02添加口,氨水废水经过换热器的初步换热后以60至85℃的温度进入蒸氨塔中,蒸氨塔的底部设有低压饱和蒸汽加热管道,低压饱和蒸汽加热管道与第二再沸器03进行连接,通过一个总的压缩机形成一个热水循环的管道,首先第二再沸器换热后产生低压饱和蒸汽进行加热管道,对塔内的氨水进行加热,然后通过压缩机压缩后在回到第二再沸器补充热量,再沸器的补热来源于导热油炉04。所谓的导热油炉加热导热油并将导热油加热后送入第二再沸器内,与第二再沸器中的热水进行换热。
[0023]热泵包括蒸汽发生器05、再沸器06和动力泵及管道,通过高温热水动力泵及管道内的吸收剂的辅助做工,可以将蒸汽发生器05吸热端的热量转移至再沸器的放热端,完成热量的转移,具体地,蒸氨塔的顶部设有氨蒸汽出口,自塔顶的出来的氨蒸汽在进入全凝器07之前首先经过热泵的蒸汽发生器中进行热量的交换,将氨蒸汽中的潜热转移到热泵的冷凝端并形成125℃的高温热水(内含吸热剂),然后再通过再沸器06将热量传递给蒸氨塔底部的加热系统,即利用了氨蒸汽中的热量对蒸氨塔进行了再次的加热。本方案通过专有的热泵技术,把循环氨水的余热转变为驱动蒸汽发生器正常工作的热源。一部分塔底废水进入第二再沸器与导热油08进行换热,作为蒸氨的辅助热源。自蒸汽发生器中出来的氨水的冷凝和冷却路线没有改变和原有的一样,详见图1,该图1中,100为厂内冷却水系统,200为氨液,300为煤气输入,400为排污,A代表高温热水,B代表105℃热水,C代表35℃,D代表蒸汽,E代表回流增浓。
[0024]所述塔顶氨蒸汽冷凝冷系统包括自前向后依次串联连接的全凝器07、冷却器09、回收槽10和相关管路,且在所述回收槽中设有与蒸氨塔进行直接贯通连接的回流管路。
[0025]该装置的设计原理在于:蒸氨塔顶氨汽接入热泵系统(热泵系统包括蒸汽发生器、再沸器以及设置在两器之间的动力泵及管道),在系统内吸收剂的作用下,氨蒸汽将部分热量传递给热泵中的110℃热水得到125℃的高温热水,另一部分热量由热泵中的二级冷却水带走,氨汽被初步冷凝为液体,回到全凝器前管路。由蒸汽发生器05得到的高温热水,在高温热水泵的作用下送入再沸器中,在再沸器内加热来自塔底的蒸氨废水(约105℃)产生低压饱和蒸汽,返回塔内提供蒸馏耗热量,实现了热量的循环利用,可以大大降低原有蒸氨系统的能源消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余热回收环保装置,包括蒸氨塔、塔顶氨蒸汽冷凝冷系统和塔底加热系统,所述蒸氨塔塔内的氨水在塔底加热系统的加热下产生氨蒸汽并通过顶部设置的塔顶氨蒸汽冷凝系统进行冷凝回收产生氨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热泵,所述热泵中具有蒸汽发生器、再沸器、动力泵及管道,所述蒸汽发生器的放热端与再沸器的吸热端之间通过动力泵及管道进行连接,所述管道中设有吸收剂,所述热泵中的蒸汽发生器的吸热端接入塔顶的氨蒸汽出口管路,所述再沸器的放热端接入塔底加热系统的低压饱和蒸汽管路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环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塔底加热系统包括第二再沸器、压缩机、导热油炉及管路,所述第二再沸器的放热端通过压缩机与蒸氨塔进行循环贯通连接,所述导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勇孙广伟程圆圆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典图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