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抽真空和充气的瓷套避雷器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611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便抽真空和充气的瓷套避雷器密封结构,其中外套上端设有上盖板,且上盖板上设有上防爆组件和密封总成,外套下端设有下盖板,且下盖板上设有下防爆组件;密封总成包括外壳和压杆,外壳内设有容置腔,且容置腔内设有套装于压杆上的弹簧压板和压杆弹簧,压杆弹簧设于弹簧压板和容置腔的腔底之间,外壳下端设有通气开口和下通孔,且通气开口通过下通孔与容置腔连通,压杆下端穿过下通孔后与一个异形密封垫连接,且所述异形密封垫设于通气开口中,上盖板上侧设有上通孔和插孔,且压杆上端穿过上通孔后置于插孔中,压杆上端设有压杆侧槽,弹簧压板外侧设有压板侧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抽真空和充氮气的过程中不会使避雷器内部与外部空气接触。雷器内部与外部空气接触。雷器内部与外部空气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抽真空和充气的瓷套避雷器密封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方便抽真空和充气的瓷套避雷器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瓷套避雷器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多安装于电站场所作为保护输配电线路及设备免受过电压损坏使用,瓷套避雷器一般为A类避雷器,即内部采用空心结构,内部空间抽真空,然后充氮气,但由于目前技术能力有限,现有技术中对瓷套避雷器抽真空和充氮气的操作极为不便,并且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避雷器内部混入空气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抽真空和充气的瓷套避雷器密封结构,在抽真空和充氮气的过程中不会使避雷器内部与外部空气接触,保证不会混入空气。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方便抽真空和充气的瓷套避雷器密封结构,包括芯体组件和外套,且芯体组件设于所述外套中,所述外套上端设有上盖板,且所述上盖板上设有上防爆组件和密封总成,所述外套下端设有下盖板,且所述下盖板上设有下防爆组件;所述密封总成包括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抽真空和充气的瓷套避雷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组件(13)和外套(14),且芯体组件(13)设于所述外套(14)中,所述外套(14)上端设有上盖板(6),且所述上盖板(6)上设有上防爆组件和密封总成(9),所述外套(14)下端设有下盖板(15),且所述下盖板(15)上设有下防爆组件;所述密封总成(9)包括设于所述上盖板(6)上的外壳(902)以及穿过所述外壳(902)的压杆(907),所述外壳(902)内设有容置腔(909),且所述容置腔(909)内设有套装于所述压杆(907)上的弹簧压板(904)和压杆弹簧(908),所述压杆弹簧(908)设于所述弹簧压板(904)和容置腔(909)的腔底之间,所述外壳(902)下端设有通气开口(911)和下通孔(912),且所述通气开口(911)通过所述下通孔(912)与所述容置腔(909)连通,所述压杆(907)下端穿过所述下通孔(912)后与一个异形密封垫(906)连接,且所述异形密封垫(906)设于所述通气开口(911)中,所述上盖板(6)上侧设有上通孔和插孔(910),且所述压杆(907)上端穿过所述上通孔后置于所述插孔(910)中,所述压杆(907)上端设有压杆侧槽(9071),所述弹簧压板(904)外侧设有压板侧槽(90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抽真空和充气的瓷套避雷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907)上设有螺纹段,且所述螺纹段上套装有第一防松螺母(903),所述第一防松螺母(903)设于所述弹簧压板(904)上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抽真空和充气的瓷套避雷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902)上端螺纹插装于所述上盖板(6)内,且所述外壳(902)上端与上盖板(6)之间设有密封垫圈(9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抽真空和充气的瓷套避雷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902)下端螺纹套装有第二防松螺母(905),且所述第二防松螺母(905)设于所述上盖板(6)下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抽真空和充气的瓷套避雷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爆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永海王威尹徳洋傅维维宋青刘庆军何文杰范庄子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北方避雷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