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空间过程协同的电网调度数据执行系统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网
,尤其是一种告警数据驱动的信息化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国家电网的统一部署下,数据化电网调度和调控平台在理论和实践中均去的了快速的发展。新一代数据驱动的调度云平台充分继承OMS2.0标准化流程成果,融入数字化新兴技术,贯通内外部各方资源尤其是高校横向科研人员,具有新技术
‑
新架构
‑
新驱动
‑
新业务
‑
新路线
‑
新体验等特征。
[0003]但是,在新系统的调试迭代和实践应用中,仍然诸多问题。例如,目前数据化调度平台的基础数据散落特性明显,未能与电网调度的实务事物进行有效的协同和结合,数据潜能未能获得充分的挖掘,数据信息价值浪费明显;很难满足对于数据化自动化调度平台的电网业务全生命周期多维度覆盖要求。另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在于,目前对于数据化云平台的应用现状是电网调度各相关部门或者各个电力调度指标小组的主流做法是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面向空间过程协同的电网调度数据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电网调度关注数据及其空间划分数据的协同构建高度通用和普遍适用的数据执行过程,实现以告警为驱动的电网调度数据交互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空间过程协同的电网调度数据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交互系统基于通用可执行的数字化算法规则而非专用的语义规则构建,从而便于与现有的电网调度系统一体化信息平台、电网调度智能协同信息工作台、电网自动化告警调度值班台及其他现有数据化调度信息系统进行装载对接或数据调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空间过程协同的电网调度数据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执行系统的数据执行步骤包括:A、双层空间区域划分及其数据坐标执行;B、空间协同化和双重可比对异常调度数据的执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空间过程协同的电网调度数据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执行系统的数据执行步骤包括:A、双层空间区域划分及其数据坐标执行:A
‑
1、第一层空间区域划分用于界定空间数据协同的最大化地理区域;A
‑
2、第二层空间划分在第一层空间区域划分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分割划分;A
‑
3、数值坐标体系的构建和坐标数据的赋值;B、空间协同化和双重可比对异常调度数据的执行:B
‑
1、面向空间协同的数据封装;B
‑
2、“双重可比对”异常调度数据的执行和获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空间过程协同的电网调度数据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执行步骤B
‑
2包括:B
‑2‑
1、数据执行空间的范畴划定,包括:B
‑2‑1‑①
、实心O数据集模型;B
‑2‑1‑②
、r
‑
s数据集模型;B
‑2‑1‑③
、ω
k
‑
Δω
k
数据集模型;B
‑2‑1‑④
、空心O数据集模型;B
‑2‑
2、基于“有序非均衡”数据序列的异常调度数据获取:B
‑2‑2‑
A
‑①
、第一步构建一个初步的待修正单一线性组合数据处理框架;B
‑2‑2‑
A
‑②
、第二步对上述单一线性组合数据框架进行加权修正;B
‑2‑2‑
A
‑③
、第三步将所得加权修正执行后得到的单一输出向量数据与事先获取或事先指定的标准数据库中对应的参比向量进行数据比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向空间过程协同的电网调度数据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执行步骤B
‑
2还包括:B
‑2‑2‑
B
‑
a、将高维向量有序坐标中的二维空间向量数据之外的2
‑
n个数据位上的坐标数值分割为单一数值,然后执行步骤B
‑2‑2‑
A
‑①
至B
‑2‑2‑
A
‑③
的数据过程;B
‑2‑2‑
B
‑
b、将高维向量有序坐标中的二维空间向量数据之外的2
‑
n个数据位上的坐标数值构建为一个向量,然后构建此向量与高维向量有序坐标中的二维空间向量之间的内积、外积或其他向量运算,然后以所构建的向量运算为权重修正执行步骤B
‑2‑2‑
A
‑①
至B
‑2‑2‑
A
‑③
的数据过程。7.根据权利要求1
‑
6任一项所述的面向空间过程协同的电网调度数据执行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数据执行系统的数据执行过程为:A、双层空间区域划分及其数据坐标执行:A
‑
1、第一层空间区域划分用于界定空间数据协同的最大化地理区域,多数情况下采用
圆形构型,此层空间区域划分在电网运行的真实地理空间基础上基于调度执行关注的数据目标、电力网络和设备的真实地理分布要素划定空间区域的大小;A
‑
2、第二层空间划分是在第一层空间区域划分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分割划分,用于对已划分并通过数据标识后的第一层空间区域进行“单构型平移/旋转遍历”的二次分割,所谓“单构型平移/旋转遍历”对应的数据执行规则为:二次划分需将第一层空间区域分割为多组重复但不重叠的子区域,这些子区域相互不重叠,但是能够对整个一层空间区域进行遍历,且不同子区域之间相互不具有形变属性,不同子区域之间通过空间坐标的平移和/或旋转能够相互转化;A
‑
3、通过数值坐标体系的构建和坐标数据的赋值,对于第一层空间区域内“电网设备客体”的真实地理位置信息以及二次分割后得到的“二层空间分割子区域”的位置分布信息分别进行坐标数据标记;B、空间协同化和双重可比对异常调度数据的执行:B
‑
1面向空间协同的数据封装进程:B
‑1‑
1、采集与步骤A
‑
3赋值后的非空数据位点所对应的电网调度关注数据,包括用电负荷、并网光伏及其上传通道容量、蓄水储能、新能源充放电、变电站负荷、电网的节点化电压、电流、功率、常规或单次调度事件和/或调度指标和/或调度任务对应和关注的电网数据、其他数据等;对于现有的调度信息系统及其数据中台平台而言,这些数据通常都是现成可调用的,无需额外进行数据采集设备的装载和组网;B
‑1‑
2、将步骤B
‑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蔚,孙广辉,杨立波,马斌,李一鹏,栗维勋,袁龙,王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