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吸波玻璃
[0001]本技术属于平面玻璃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吸波玻璃。
技术介绍
[0002]现代设计中,玻璃在现代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面对市场的广泛需求,在如何丰富镀膜玻璃的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又让镀膜玻璃符合安全性能要求,是研发人员不断创新的方向。
[0003]现有的吸波材料存在低透光,易造成二次电磁污染的缺点。且现有的吸波玻璃,大多采用以玻璃为基板,在上面覆盖一些涂料从而达到吸波效果,这种方法不仅操作复杂,增大了玻璃的密度和质量,而且也很难保证吸波玻璃吸波性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吸波玻璃,包括:前面板(1)、后面板、左侧面板、右侧面板、上侧面板、下侧面板以及玻璃微珠;
[0005]所述前面板、后面板、左侧面板、右侧面板、上侧面板、下侧面板通过玻璃胶相互粘接组成内部为腔体的立方体结构;
[0006]所述玻璃微珠密集排列在腔体内,并通过光学胶体填充。
[0007]优选的,所述前面板、后面板、左侧面板、右侧面板、上侧面板、下侧面板为玻璃或根据实际需求更换。
[0008]优选的,所述玻璃微珠包括:微珠本体、铁纳米线镀层;所述铁纳米线镀层覆盖在微珠本体表面。
[0009]优选的,所述光学胶体选用环氧树脂光学胶或透光性胶体。
[0010]优选的,所述腔体内刚好铺设一层所述玻璃微珠。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吸波玻璃具有透光性高、屏蔽性能强、密度小,质量轻等特点,铁纳米线镀层能够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吸波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面板(1)、后面板(3)、左侧面板(6)、右侧面板(2)、上侧面板(5)、下侧面板(4)以及玻璃微珠(7);所述前面板(1)、后面板(3)、左侧面板(6)、右侧面板(2)、上侧面板(5)、下侧面板(4)通过玻璃胶相互粘接组成内部为腔体的立方体结构;所述玻璃微珠(7)密集排列在所述腔体内,并通过光学胶体(8)填充;所述玻璃微珠(7)包括:微珠本体(10)、铁纳米线镀层(9),所述铁纳米线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依凡,乔磊,熊卓尔,刘翔,黄国琦,胡泽仁,李华智,张欢,张登辉,张华溢,周小镝,杨博智,韩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邮电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