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饲料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4214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颗粒饲料混合装置,属于饲料制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容纳箱和混料罐,容纳箱上设有横梁,混料罐通过横梁与容纳箱连接,容纳箱上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容纳箱底部的搅拌电机、第一转轴、连接杆以及搅拌桨,混料罐上设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电机、输送轴、输送壳以及螺旋叶片,输送壳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设置在容纳箱内,出料口设置混料罐内,混料罐上设有向容纳箱内下料的第一下料口,容纳箱上设有第二下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多种饲料同时倒入,倾倒饲料方便;输送装置与搅拌装置相互配合,缩短饲料混合时间,提高饲料混合效果。提高饲料混合效果。提高饲料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颗粒饲料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饲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颗粒饲料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精饲料是牛养殖中一种常用饲料,精饲料可用豆粕、麦麸、玉米、预混料进行科学配制,以满足牛在生长发育期间对营养的需求,在对豆粕、麦麸、玉米等颗粒料进行混合时通常混合机,混合机利用螺杆叶片的快速旋转将原料从进料喇叭口提升至上端,再以伞状飞抛散落,回至底部,这样原料在输送过程和下落过程中上下翻滚完成搅拌和混合,现有的饲料混合机大多数是把不同的饲料分批倒入喇叭口,导致混合起来不均匀,从而降低了混合的效率,且混合后的饲料不均匀,导致混合料营养不全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颗粒饲料混合装置提高混合效率和混合效果。
[0004]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颗粒饲料混合装置,包括容纳箱和混料罐,所述容纳箱上设有横梁,所述混料罐通过所述横梁与所述容纳箱连接,所述容纳箱上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箱底部的搅拌电机、与所述搅拌电机连接的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的连接杆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的搅拌桨,所述混料罐上设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电机、与所述输送电机连接的输送轴、与所述混料罐连接的输送壳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壳内并与所述输送轴连接的螺旋叶片,所述输送壳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容纳箱内,所述出料口设置所述混料罐内,所述混料罐上设有向所述容纳箱内下料的第一下料口,所述容纳箱上设有第二下料口。
[0006]优选的,所述容纳箱底部呈倒锥形,所述容纳箱上设有斜坡。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倾斜杆和第二倾斜杆,所述第一倾斜杆和第二倾斜杆均平行于所述斜坡。
[0008]优选的,所述输送壳下端位于所述容纳箱内且与所述连接杆之间有间距。
[0009]优选的,所述输送轴上设有散料板,所述散料板与所述出料口之间有间距。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下料口数量在一个以上。
[0011]优选的,所述搅拌桨设有多个,多个搅拌桨对称分布在所述连接杆上。
[0012]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1、设置无盖的容纳箱用于倾倒饲料,方便多种饲料同时倒入,且容纳箱开口较大,倾倒饲料方便;
[0014]2、容纳箱内设有搅拌装置,可以对倒入箱内的多种颗粒料进行搅拌,提高混合效果;
[0015]3、设置输送装置,输送装置从容纳箱中间区域进料,将饲料运送到高处后飞抛散
落,洒落后回到容纳箱内在搅拌装置的作用下继续搅拌,输送装置与搅拌装置相互配合,缩短饲料混合时间,提高饲料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容纳箱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0]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颗粒饲料混合装置,包括容纳箱1和混料罐2,容纳箱1上部为圆柱形,下部呈锥形,箱体内形成斜坡12,容纳箱1外壁上设有多个支撑脚13用于将容纳箱1支撑在地面,容纳箱1的顶端无盖,容纳箱1顶端设有横梁3,横梁3为矩形框架,横跨在容纳箱1上,横梁3上设有两个支架31,支架31与混料罐2外壁连接,从而混料罐2通过横梁3与容纳箱1连接,混料罐2上部也为圆柱形,下部也呈锥形。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容纳箱1上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41、第一转轴42、连接杆43和搅拌桨44,搅拌电机41与容纳箱1外底壁连接,第一转轴42与搅拌电机41连接并贯穿容纳箱1的底壁,连接杆43与第一转轴42连接,并在第一转轴42的带动下转动,连接杆43包括第一倾斜杆431和第二倾斜杆432,第一倾斜杆431和第二倾斜杆432均平行于斜坡12,第一倾斜杆431和第二倾斜杆432与斜坡12的间距较小,从而两个倾斜杆贴近容纳箱1的内底壁,搅拌桨44在第一倾斜杆431和第二倾斜杆432上均设置有两个(数量可多个设置),且四个搅拌桨44对称设置,在搅拌电机41的带动下,搅拌桨44转动对容纳箱1内的颗粒饲料进行搅拌。
[0022]如图1和图3所示,混料罐2上设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电机51、输送轴52、输送壳53、螺旋叶片54,输送电机51设置在混料罐2顶部,输送壳53贯穿混料罐2底壁并与混料罐2底壁连接,输送壳53下端位于容纳箱1内中间区域,且,输送壳53下端与连接杆43之间有间距,从而连接杆43转动时不触碰输送壳53,输送轴52设置在输送壳53内,输送轴52顶端贯穿混料罐2顶壁后与输送电机51连接,螺旋叶片54设置在输送轴52上且位于输送壳53内,输送壳53下端侧壁上设有进料口531,输送壳53顶端上设有出料口532,容纳箱1内的颗粒饲料从进料口531进入输送壳53,螺旋叶片54在输送电机51的带动下不断向上输送颗粒饲料,颗粒饲料到达出料口532排出输送壳53,输送轴52上还设有散料板521,散料板521为环形板,散料板521设置在出料口532的上方并与出料口532之间有间距,颗粒饲料在散料板521阻挡下向四周洒落,从而饲料进入混料罐2罐体内,混料罐2上靠近底部区域设有两个第一下料口21(第一下料口21数量可多个设置),颗粒饲料从第一下料口21再回到容纳箱1内,容纳箱1上靠近底部区域设有第二下料口11,第二下料口11上设有阀门,打开阀门,充分搅拌混合后的颗粒饲料从第二下料口11排出。
[0023]使用时,将粉碎后的豆粕、麸皮、玉米等颗粒料和预混料从容纳箱1上方四周同时倒入容纳箱1内,搅拌装置对饲料进行搅拌,再启动输送装置,螺旋叶片54将饲料带到混料
罐2内,在输送的同时进行混合搅拌,混料罐2内饲料从第一下料口21再回到容纳箱1内继续参与搅拌,经过阶段时间后再从第二下料口11排出,饲料在搅拌装置和输送装置双重作用下可以缩短混合时间,提高混合效果。
[0024]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颗粒饲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箱(1)和混料罐(2),所述容纳箱(1)上设有横梁(3),所述混料罐(2)通过所述横梁(3)与所述容纳箱(1)连接,所述容纳箱(1)上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箱(1)底部的搅拌电机(41)、与所述搅拌电机(41)连接的第一转轴(42)、与所述第一转轴(42)连接的连接杆(43)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杆(43)上的搅拌桨(44),所述混料罐(2)上设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电机(51)、与所述输送电机(51)连接的输送轴(52)、与所述混料罐(2)连接的输送壳(53)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壳(53)内并与所述输送轴(52)连接的螺旋叶片(54),所述输送壳(53)上设有进料口(531)和出料口(532),所述进料口(531)设置在所述容纳箱(1)内,所述出料口(532)设置所述混料罐(2)内,所述混料罐(2)上设有向所述容纳箱(1)内下料的第一下料口(21),所述容纳箱(1)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庆杰黄祖波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绿缘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