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双向转动均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99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均质机领域,具体是双轴双向转动均质机,包括底座,底座一侧架设有釜体,釜体内设有搅动单元,搅动单元通过釜盖连接在支撑板的下表面;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所述搅动单元包括中间轴和侧轴;所述釜盖固接支撑板下表面,中间轴贯穿釜盖固接罩体内的一号电机输出端,中间轴的上端外圈转动连接有从动齿,中间轴的下端外圈转动连接有环体;所述从动齿与环体之间对称固接侧轴,侧轴对称置于中间轴的两侧,从动齿啮合有主动齿,主动齿固接罩体内的二号电机输出端;所述侧轴内侧壁上下固接有多个倾斜设置的一号板;所述中间轴的外圈上下固接有多个倾斜设置的二号板。板。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轴双向转动均质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均质机领域,具体是双轴双向转动均质机。

技术介绍

[0002]均质机主要用于生物
的组织分散、医药领域的样品准备、食品工业的酶处理,食品中农药残留以及兽药残留检测以及在制药工业、化妆品工业、油漆工业和石油化工等方面。
[0003]在制药行业中,有些药物需将多种原料投入均质机中加热搅拌,加快原料之间的反应,以及使得液体原料和固体或者粉末原料能够充分混合,搅拌过程中所用到的设备,一般有包括搅拌杆,以及驱动搅拌杆转动的电机,因需要将原料投入均质机中,且隔绝空气搅拌,以免外界污染物渗透至原料中。
[0004]隔绝空气,使得均质机内的原料与外界隔绝,且不能中途随意加料,需一次性将预备好的原料投入反应釜中,而这对于搅拌设备来讲,特别是一些单一的搅拌结构,在前期搅拌时压力大,单纯依靠输入高功率来实现原料的搅动,长期如此,会对电机造成损伤,同时搅拌效率较低,导致因原料未能短时间内均摊开。
[0005]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双轴双向转动均质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轴双向转动均质机,包括底座,底座一侧架设有釜体,釜体的一侧为升降单元,升降单元包括基座,基座内对称设置气缸,气缸的输出端固接有升降杆,升降杆固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有罩体,罩体内设有驱动单元;所述釜体内设有搅动单元,搅动单元通过釜盖连接在支撑板的下表面;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所述搅动单元包括中间轴和侧轴;所述釜盖固接支撑板下表面,中间轴贯穿釜盖固接罩体内的一号电机输出端,中间轴的上端外圈转动连接有从动齿,中间轴的下端外圈转动连接有环体;所述从动齿与环体之间对称固接侧轴,侧轴对称置于中间轴的两侧,从动齿啮合有主动齿,主动齿固接罩体内的二号电机输出端;所述侧轴内侧壁上下固接有多个倾斜设置的一号板;所述中间轴的外圈上下固接有多个倾斜设置的二号板;对于刚投入釜体的原料,一号板和二号板相对反方向转动,可以提高对原料的水平方向移动效果,减小原料对一号板和二号板阻力,即,通过上下设置一号板和二号板,将原料分层搅动,同时反向搅动,在电机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该双轴双向转动均质机,既可以实现物料的搅动,同时又可以保护好电机,使电机处于良好的状态下长时间运行。
[0008]优选的,所述侧轴的外侧壁上设有刮料单元;所述刮料单元包括刮板和固定块;所述刮板两端通过扭簧转动连接固定块,固定块固定在侧轴上,且两个侧轴上的刮板上下交错设置;原料在搅动时,有些原料粘附在釜体内侧壁上,若不及时处理,不能参与到原料的
混合,使得混合出稳定原料配比不够均匀,为此在侧轴上设置刮料单元,刮板边缘贴附釜体内表面移动,一边移动,一边将釜体内表面上原料贯穿掉,提高原料混合均匀度,同时刮板上下交错设置,能够照顾到釜体内侧上更多的区域,刮蹭更加彻底。
[0009]优选的,所述从动齿的下端固接有空心状的圆柱体,圆柱体的外圈开设多个进料口,圆柱体的外圈上套设有空心状的一号环,一号环内圈密封转动连接在圆柱体表面,且一号环内圈开设多个出口,出口间歇性连通进料口,一号环上连通有进料管;所述圆柱体外圈设有管体,管体沿侧轴内侧铺设,刮板的表面开设多个喷孔,喷孔连通有软管,软管贯穿侧轴并连通管体;通过设置一号环,以及在刮板上设置喷孔,可在原料搅拌之后,快速对釜体进行冲洗;进料管连通外界水泵,水注入到一号环内,并沿着出口和进料口注入到圆柱体内,之后分流至管体内,然后沿着管体和软管从喷孔喷出,在釜盖盖住釜体的情况下,同时侧轴转动,水流从喷孔流出,一边旋转,一边对釜体内表面进行冲击,水流直接冲击到釜体内侧壁,冲洗效果更佳,且不会有冲洗废液溅出污染运行环境。
[0010]优选的,所述喷孔开设在刮板的背面位置;刮板一边转动,一边将釜体内表面的原料贯穿掉,同时粘稠状的原料或者伴随有颗粒的原料,可能会堵塞住喷孔,为此,将喷孔设置在刮板的背面,即,刮板转动时,刮板的正面边缘推动原料并挤压原料,而刮板的背面不会对原料产生挤压力,因此原料很难渗透至喷孔内,保证喷孔的畅通性。
[0011]优选的,所述侧轴的下表面也设有固定块和刮板,且刮板通过扭簧转动连接固定块,固定块固定在侧轴的下表面位置;侧轴的下表面设置刮板,可将沉淀于釜体底部的原料扬起,并推送至釜体中间位置,使得原料充分混合,同时也可在该位置的刮板上开设喷孔,在清洗釜体内,也是对釜体内底部位置进行冲洗,提高清洗效果。
[0012]优选的,所述中间轴为空心轴,中间轴的上端外圈开设多个进料孔,进料孔的位置设有空心的二号环,二号环内圈密封转动连接在中间轴上,且二号环内圈开设多个排料口,排料口间歇性连通进料孔,二号环上连通有物料管;所述中间轴的下端开设多个窗口,中间轴的内部空腔通过窗口连通釜体;在需要补充液体原料时,可通过二号环和物料管补充原料;通过物料泵将原料从物料管注入到二号环内,然后原料沿着排料口和进料孔注入到中间轴的内部空心处,之后原料从中间轴的下端窗口排出,原料直接注入到原料中间位置,且位于原料搅动时产生的漩涡位置,能够将补充的原料快速融入之前原料中,提高混合效率。
[0013]优选的,所述环体上设有研磨腔,研磨腔表面呈镂空状,中间轴的下端转动连接在研磨腔内,且中间轴的下端固接有多个研磨板,研磨板转动在研磨腔内;通过物料管补充的液体原料中,或许还可能伴随有颗粒杂质,一些未细碎化的沉淀物,或者是一些絮凝状的原料,投入釜体后,无法与之前的原料充分混合,为此设置研磨板和研磨腔,后期补充的原料流入到研磨腔内,同时中间轴带动研磨板转动,研磨板扫过时,并将原料按在研磨腔内表面搓动,同时能够透过研磨腔表面镂空点的原料便于之前的原料进行混合,没能透过的原料继续在研磨腔内研磨破碎,这便使得后期补充的原料能够充分与之前原料均匀混合。
[0014]优选的,所述中间轴内部的空心腔体从上之下,偏心设置;中间轴空心腔体的设置,在中间轴转动时,空心腔体内的原料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能过顺利排出空心腔,而不是一直堵塞在空心腔内,以防止后期加热原料时,原料干燥凝固在中间轴的空心腔体位置,造成原料的堵塞问题。
[0015]优选的,每个所述刮板的端部也开设有喷孔;在刮板的两端也开设喷孔,使得喷出
的清水,能过覆盖釜体内部更多的区域,提高清洁效果。
[0016]优选的,所述二号板的下边缘位置开设一排缺口,且二号板的下边缘设有倒角;通过设置缺口,在二号板推动原料时,原料能够在缺口位置形成小型的涡流,使得原料局部进行混合,之后二号板再次扫过时,进行一次大幅度的搅拌混合,提高混合效率和效果,再者二号板的下边缘设置倒角,使得二号板的下边缘呈刀刃状,能够切开堆积的原料,或者是将一写凝聚成块的原料切开切碎,以便于后期的搅动。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8]1.本专利技术通过中间轴和侧轴的设置,对于刚投入釜体的原料,一号板和二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轴双向转动均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一侧架设有釜体(2),釜体(2)的一侧为升降单元,升降单元包括基座(3),基座(3)内对称设置气缸,气缸的输出端固接有升降杆(4),升降杆(4)固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上表面设有有罩体(6),罩体(6)内设有驱动单元;所述釜体(2)内设有搅动单元,搅动单元通过釜盖(7)连接在支撑板(5)的下表面;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号电机(8)和二号电机(9);所述搅动单元包括中间轴(10)和侧轴(11);所述釜盖(7)固接支撑板(5)下表面,中间轴(10)贯穿釜盖(7)固接罩体(6)内的一号电机(8)输出端,中间轴(10)的上端外圈转动连接有从动齿(12),中间轴(10)的下端外圈转动连接有环体(13);所述从动齿(12)与环体(13)之间对称固接侧轴(11),侧轴(11)对称置于中间轴(10)的两侧,从动齿(12)啮合有主动齿(14),主动齿(14)固接罩体(6)内的二号电机(9)输出端;所述侧轴(11)内侧壁上下固接有多个倾斜设置的一号板(15);所述中间轴(10)的外圈上下固接有多个倾斜设置的二号板(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双向转动均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轴(11)的外侧壁上设有刮料单元;所述刮料单元包括刮板(17)和固定块(18);所述刮板(17)两端通过扭簧转动连接固定块(18),固定块(18)固定在侧轴(11)上,且两个侧轴(11)上的刮板(17)上下交错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双向转动均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12)的下端固接有空心状的圆柱体(19),圆柱体(19)的外圈开设多个进料口,圆柱体(19)的外圈上套设有空心状的一号环(20),一号环(20)内圈密封转动连接在圆柱体(19)表面,且一号环(20)内圈开设多个出口,出口间歇性连通进料口,一号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凯王立利吴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粤华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