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钢筋除锈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筋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钢筋除锈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4所示现有的建筑施工工地上,建筑施工用钢筋多露天堆积存放,缺少规划,工期的拖延或工期持续以及钢筋的加工不及时都会使得钢筋表面产生锈迹,因此在使用钢筋前需要派专人对钢筋进行表面打磨,这样费时费力效率低,现有的通过向着钢筋喷砂或喷除锈剂的方式在加工前对钢筋进行预处理,因为钢筋较重,因此作业人员往往直接朝着成堆成捆的钢筋进行喷涂作业,这样只能处理最表面钢筋的锈迹,钢筋的背面或者位于里层的钢筋锈迹根部无法有效的处理,同时直接在施工工地进行喷涂作业,喷涂产生的污渍很容易污染施工作业环境,同时钢筋喷涂处理完毕后需要进行放置处理以风干或除去钢筋表面的污渍,然后由工人一根根的将钢筋搬运至加工设备上,因为加工设备都具有一定的高度,因此至少需要两个人将钢筋抬到加工设备上进行加工,整个除锈加工过程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钢筋除锈设备。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钢筋除锈设备,包括地面;除锈槽,横向布置并凹陷于地面内,横截面呈“︶”状,主体为中空结构且上部呈开口状;翻身组件,位于除锈槽内,钢筋本体可拆卸安装于翻身组件内;其中随着翻身组件的转动,其内的钢筋本体相对地面的位置不断变化,在钢筋本体相对地面的位置变化中逐步完成对钢筋本体表面的喷涂除锈作业和钢筋本体位置的转移;翻身组件包括:转筒,为圆筒状结构,悬空并横向设置于除锈槽内,转筒位于除锈槽中间靠上部位置处;叶板部,数量为四个,呈圆周阵列状均匀固定分布于转筒外壁;叶板部用于钢筋本体的固定,转筒可带动叶板部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钢筋除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板部包括:叶板,为长条板状结构,叶板一端与转筒表面垂直固定,叶板另一端朝向远离转筒的位置,钢筋本体垂直分布于叶板之间且钢筋本体并排设置;限位筒,均匀分布于叶板上,且限位筒穿过叶板,限位筒两端呈开口状,限位筒入口端朝向钢丝前进的方向A;位于叶板最底部的限位筒的中心线距离地面上端面的距离为d。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钢筋除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板中轴线a上均匀贯通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为圆孔状结构,限位筒穿过限位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钢筋除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筒包括:矫位筒,主体呈“喇叭”状且其两端为开口状,其入口端直径大于其出口端直径,且其入口端朝向钢丝前进的方向A;穿筒,为圆筒状结构且两端呈开口状,与矫位筒的出口端固定连接,矫位筒与穿筒同轴心,穿筒穿过限位孔且穿筒与限位孔固定连接;夹持挡,主体为弧形板结构且其前端长度大于后端长度,其前端面与穿筒的前端面相平齐,夹持挡位于穿筒内侧且夹持挡越往后越朝穿筒内侧倾斜,夹持挡的后端与穿筒的后端相平齐,且越往后端夹持挡与穿筒直径相隔的距离越大;弹簧,固定于穿筒和夹持挡之间且弹簧位于靠近穿筒后端的位置处;夹持挡数量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