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巢式分层培养乳酸菌的生物反应器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反应器
,具体涉及一种蜂巢式分层培养乳酸菌的生物反应器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物反应器,是指利用自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具有特殊降解能力的微生物接种至液相或固相的反应系统,目前研究得最多的两种反应器是“升降机型反应器”和“土壤泥浆反应器”,升降机型反应器是通过水相的流动来提供适当的营养、碳源和氧气,从而达到降解土壤中污染物质的目的,与固相系统相比,生物反应器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将污染物进行有效降解;
[0003]培养乳酸菌需要将乳酸菌放入生物反应器内,通过生物反应器提供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模拟乳酸菌的生存环境,从而使乳酸菌在生物反应器内繁殖,达到培养乳酸菌的目的;
[0004]在现有技术中,生物反应器内由加湿器对反应器内进行加湿,加湿过程中水气在反应器内由下而上运动,对培养基中的粉末状乳酸菌进行加湿处理,传统培养基内的粉末状乳酸菌表面接受到的水气含量不同,造成部分粉末状培养基内乳酸菌表面的湿度大,部分粉末状培养基内乳酸菌表面的湿度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巢式分层培养乳酸菌的生物反应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加湿过程中水气在反应器内由下而上运动,对培养基中的粉末状乳酸菌柱进行加湿处理,传统培养基内的粉末状乳酸菌表面接受到的水气含量不同,造成部分粉末状培养基内乳酸菌表面的湿度大,部分粉末状培养基内乳酸菌表面的湿度小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巢式分层培养乳酸菌的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8);所述外壳(8)内设有加热机构(1)、第一蜂窝机构、承筒机构(2)和第二蜂窝机构,所述第一蜂窝机构和第二蜂窝机构均位于承筒机构(2)内,所述第一蜂窝机构位于第二蜂窝机构的下侧;封层板(7),所述封层板(7)固定连接于外壳(8)的两侧内壁,所述封层板(7)设于加热机构(1)和承筒机构(2)之间;以及差速反转转动机构,所述差速反转转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5)、转动轴(501)、第一齿轮(502)和第二齿轮(503),所述伺服电机(5)固定连接于外壳(8)的上内壁,所述转动轴(50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所述转动轴(5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封层板(7)的上端,所述转动轴(501)与第二蜂窝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齿轮(502)固定连接于转动轴(501)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二齿轮(503)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封层板(7)的上侧,所述第二齿轮(503)与第一蜂窝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式分层培养乳酸菌的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1)包括加热盘(101)、螺栓(102)、安装槽(103)、电路板(104)和顶板(105),所述加热盘(101)、螺栓(102)和安装槽(103)分别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加热盘(101)自下而上依次堆叠,所述顶板(105)设于位于上侧的所述加热盘(101)的上端,所述顶板(105)和多个加热盘(101)通过多个螺栓(102)连接,多个所述电路板(104)分别开设于多个加热盘(101)的内壁,所述电路板(104)滑动连接于多个安装槽(10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蜂巢式分层培养乳酸菌的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筒机构(2)包括固定环(201)、轨道环(202)、海绵供水箱(203)、水囊供水箱(2031)、对流供水箱(2032)、中通管(205)和连接管(206),所述固定环(201)、轨道环(202)、海绵供水箱(203)和连接管(206)分别设有多个,所述水囊供水箱(2031)和对流供水箱(2032)均设有两个,多个所述固定环(201)固定连接于均固定连接于外壳(8)的两侧内壁,两个所述水囊供水箱(2031)和对流供水箱(2032)均固定连接于多个固定环(201)的内壁,多个所述海绵供水箱(203)均固定连接于固定环(201)的内壁,两个所述水囊供水箱(2031)、对流供水箱(2032)和多个所述海绵供水箱(203)交错设置,多个所述轨道环(202)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水囊供水箱(2031)、对流供水箱(2032)和多个海绵供水箱(203)的上下两端,多个所述连接管(206)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水囊供水箱(2031)、对流供水箱(2032)和多个海绵供水箱(203)的一端,所述中通管(205)固定连接于多个连接管(206)的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蜂巢式分层培养乳酸菌的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蜂窝机构包括第一蜂窝主体(301)、第一固定环板(302)、第一轨道槽、第一六边形槽和齿环(303),所述第一轨道槽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六边形槽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固定环板(302)固定连接于第一蜂窝主体(301)的圆周表面,两个所述第一轨道槽(303)均开设于第一固定环板(302)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一轨道槽分别与位于下侧的两个轨道环(202)滑动连接,所述齿环(305)固定连接于第一蜂窝主体(301)的圆周内壁,所述齿环(305)与第二齿轮(503)相啮合,多个所述第一六边形槽(304)均开设于第一蜂窝主体(301)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蜂巢式分层培养乳酸菌的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蜂窝机构包括第二蜂窝主体(401)、第二固定环板(402)、第二六边形槽和第二轨道槽
(403),所述第二轨道槽(4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道梅,陈曦,孟繁博,林茂,郑秀艳,汤鹏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贵州省现代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贵州省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科学研究所,贵州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