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脑瘫儿童主动站立平衡训练平台,该训练平台包括架体,还包括设于架体上以用于患者行走的走步机;扶手机构高度可调的设于走步机长度方向的两侧,包括水平设置的扶杆,以及竖直连接在扶杆和架体之间的立柱;动态减重机构设于架体上,包括呈悬吊状的用于辅助患者行走的减重单元,以及连接减重单元调节减重单元高度的调节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脑瘫儿童主动站立平衡训练平台,患者可通过减重背心与减重单元连接,并利用调节单元来及时调节辅助力改变患者体重负担,治疗师帮助患者在走步机上行走,帮助患肢迈步,防止支撑中期膝反张,扶手机构以适合身高不同的病人,使用更加方便舒适,从而使患儿建立步行机制和正确的步态。确的步态。确的步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脑瘫儿童主动站立平衡训练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脑瘫儿童主动站立平衡训练平台。
技术介绍
[0002]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简称脑瘫,由发育不成熟的大脑(产前、产时或产后)先天性发育缺陷(畸形、宫内感染)或获得性(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外伤、感染)等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主要表现为粗大运动障碍,伴或不伴有感知觉和智力缺陷。脑瘫的脑部病理改变主要是脑白质损伤、脑部发育异常、颅内出血、脑部缺氧引起的脑损伤等,其中痉挛型脑瘫所占比例高达60%~70%。降低肌张力同时提高肢体的核心肌群的肌力,促进儿童主动运动成为治疗脑瘫的关键。
[0003]行走功能障碍是绝大多数脑瘫患儿临床常见的主要功能障碍之一,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减重步态训练装置是针对于不具备步行条件的患儿进行早期的步行训练,这样可以刺激患儿的脊髓步行发生器和大脑的步行中区,激活受累大脑半球的运动区,使患儿步行速度提高,步幅加大,通过患儿主动练习完整的步态循环,促使下肢肌肉进行大量重复训练。
[0004]目前国内针对脑瘫儿童进行下肢康复训练主要应用的是站立架,其结构简单,以固定式和行走式辅助支撑为主,康复训练时患者完全依靠上肢力量借助站立架支撑台或扶手站立。脑瘫儿童用康复站立架基本按照成人站立架进行结构缩小,设计时忽略了脑瘫儿童康复训练以1
‑
6岁儿童为主,其主动康复训练意识薄弱,在训练时容易完全依靠设备,发挥不出下肢肌肉力量和平衡控制能力。一般站立架为刚性结构,由于儿童站立时人体重心实际是一个运动变化过程,静态的结构上的被动康复训练效果有明显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脑瘫儿童主动站立平衡训练平台,以及时调整为患者提供的辅助力,从而改善患者的训练效果。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用于脑瘫儿童主动站立平衡训练平台,包括架体,还包括:
[0008]走步机,设于所述架体上以用于患者行走;
[0009]扶手机构,高度可调的设于所述走步机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扶手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扶杆,以及竖直连接在所述扶杆和所述架体之间的立柱;
[0010]动态减重机构,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动态减重机构包括呈悬吊状的用于辅助患者行走的减重单元,以及连接所述减重单元调节所述减重单元高度的调节单元。
[0011]进一步的,所述减重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架体上的支架、设于所述支架上的多组第一滑轮、以及设置在多组所述第一滑轮上的牵引绳,所述减重单元位于所述支架上与所述牵引绳相连以负担患者的体重。
[0012]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单元包括驱动部,以及连接在所述驱动部驱动端、经过第二滑轮后与所述驱动部并行布置的连接件,在所述连接件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传感器,所述第二滑轮与所述牵引绳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将拉力信号反馈给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接受信号并通过处理单元对拉力数据进行处理,由所述控制单元控制驱动部运动以调节所述第二滑轮的位置,从而改变为患者提供的辅助力。
[0013]进一步的,在所述传感器和所述连接件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
[0014]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采用电动推杆。
[0015]进一步的,所述架体上设有横跨在所述走步机上方的矫正机构,所述矫正机构包括两根固定在所述架体上且垂直于所述走步机行进方向的固定杆,以及连接在两所述固定杆之间可滑动的挡板。
[0016]进一步的,所述架体上设有文娱机构,所述文娱机构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高度可调的设于所述架体上的所述动态减重机构对侧。
[0017]进一步的,所述架体靠近所述动态减重机构的端部设置有过渡踏台,所述过渡踏台具有坡度,且所述过渡踏台远离所述架体的一端向着连接所述架体的方向所述过渡踏台的高度逐渐增高。
[00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脑瘫儿童主动站立平衡训练平台,训练时,患者可通过减重背心与减重单元连接,并利用调节单元来及时调节辅助力改变患者体重负担,治疗师帮助患者在走步机上行走,帮助患肢迈步,防止支撑中期膝反张使步伐对称,利用高度可调的扶手机构,以适合身高不同的病人,使用更加方便舒适,从而使患儿感受正常的步行模式、建立步行机制和正确的步态。
[0020]另外,牵引绳能够与患者的减重背心连接,从而便于治疗师帮助患者旋转躯干和骨盆完成中心转移,第一滑轮与牵引绳的组合,便于调节患者负重,且整体结构简单。
[0021]此外,调节单元中的传感器能够实施监测对患者的拉力,并可以利用控制单元接受到的拉力数据来及时调节辅助力,改变第二滑轮的位置,便能够适应患儿站立时人体重心的变化过程,提高患者的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脑瘫儿童主动站立平衡训练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脑瘫儿童主动站立平衡训练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脑瘫儿童主动站立平衡训练平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架体;2、走步机;3、扶手机构;30、扶杆;31、立柱;310、外管;311、内管;312、锁止件;4、动态减重机构;400、支架;401、第一滑轮;402、牵引绳;41、工作箱;410、驱动部;411、
第二滑轮;412、连接件;413、传感器;414、弹性件;415、滑轨;416、滑块;5、文娱机构;50、显示屏;500、调节架;51、支撑竖梁;52、支撑横梁;6、矫正机构;60、固定杆;61、挡板;7、过渡踏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另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0]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脑瘫儿童主动站立平衡训练平台,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走步机(2),设于所述架体(1)上以用于患者行走;扶手机构(3),高度可调的设于所述走步机(2)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扶手机构(3)包括水平设置的扶杆(30),以及竖直连接在所述扶杆(30)和所述架体(1)之间的立柱(31);动态减重机构(4),设于所述架体(1)上,所述动态减重机构(4)包括呈悬吊状的用于辅助患者行走的减重单元,以及连接所述减重单元调节所述减重单元高度的调节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脑瘫儿童主动站立平衡训练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架体(1)上的支架(400)、设于所述支架(400)上的多组第一滑轮(401)、以及设置在多组所述第一滑轮(401)上的牵引绳(402),所述减重单元位于所述支架(400)上与所述牵引绳(402)相连以负担患者的体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脑瘫儿童主动站立平衡训练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驱动部(410),以及连接在所述驱动部(410)驱动端、经过第二滑轮(411)后与所述驱动部(410)并行布置的连接件(412),在所述连接件(412)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传感器(413),所述第二滑轮(411)与所述牵引绳(402)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413)将拉力信号反馈给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接受信号并通过处理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利军,周婷婷,赵忠伟,孙伟,姜涛,史尧辰,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