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苜蓿自动化处理脱壳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062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苜蓿自动化处理脱壳设备,属于苜蓿脱壳技术领域,包括脱壳箱,为本苜蓿自动化处理脱壳设备的主体,脱壳箱的内部上方转动设置有滚筒,脱壳箱的顶部铰接有保护盖;疏通机构,其设置于滚筒的两侧;分壳机构,其设置于滚筒的内部;分离机构,其设置于脱壳箱的内部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苜蓿自动化处理脱壳设备通过设置疏通机构,且在滚筒转动过程中,这时第一电机可通过第一转轴带动弹簧杆及疏通块转动,从而可让滚筒的筛孔依次经过疏通块位置,通过疏通块逐一插入至筛孔中,可将堵塞的筛孔疏通,使得滚筒对苜蓿翻滚去壳过程中不会出现堵塞的现象,更加安全,使得去壳效果不受影响,效率更好。效率更好。效率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苜蓿自动化处理脱壳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苜蓿脱壳
,具体涉及一种苜蓿自动化处理脱壳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苜蓿属荚果旋卷,常呈贝壳状或弯镰状,不开裂,平滑或有刺,有种子1至数颗,该属多系重要的饲料植物,也可作为食物,将其在热水中焯过,凉拌即可,味道极佳,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苜蓿在播种前是要把外面的螺旋形荚果去掉的,里面的颗粒就是种子,为了使得苜蓿种子脱壳方便,因此提出一种苜蓿自动化处理脱壳设备。
[0003]根据现有技术中的中国专利,参考专利号:CN 215302947 U,一种豌豆剥壳装置,通过在旋转轴上设置多组第二支撑架,并在多组第二支撑架上连接多条互相刮板,通过驱动电机的带动旋转轴旋转,带动多条弧形刮板沿旋转轴旋转,利用弧形刮板与脱壳筒之间的间隙,实现对豌豆的脱壳,减少人工的劳动强度,但是利用刮板将豆荚壳挤开的方式分离豆子和豆壳,容易将豆子及豆荚壳一起破碎,造成豆子颗粒不完整,不利于储存,且影响豆子后续播种存活率,同时随着豆子及豆荚壳挤压分离,豆荚壳可能卡入至滤孔中,从而影响豆子分离速度,且堵塞后需要停机维护,进一步降低了装置脱壳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苜蓿自动化处理脱壳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脱壳方式不够安全和豆荚壳卡入至滤孔中影响分离速度,且堵塞后需要停机维护,进一步降低了装置脱壳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苜蓿自动化处理脱壳设备,包括脱壳箱,为本苜蓿自动化处理脱壳设备的主体,所述脱壳箱的内部上方转动设置有滚筒,所述脱壳箱的顶部铰接有保护盖;
[0006]疏通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滚筒的两侧;
[0007]分壳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滚筒的内部;
[0008]分离机构,其设置于所述脱壳箱的内部下方。
[0009]优选地,所述疏通机构包括:
[0010]疏通腔,其开设于所述脱壳箱的内部两侧;
[0011]第一转轴,其贯穿设置于所述疏通腔的内部中间;
[0012]弹簧杆,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四周;
[0013]疏通块,其固定设置于所述弹簧杆的一端;
[0014]筛孔,其均匀贯穿设置于所述滚筒的四周。
[0015]优选地,所述分壳机构包括:
[0016]固定轴,其固定设置于所述滚筒的内部中间;
[0017]搅拌叶,其均匀设置于所述固定轴的四周;
[0018]旋转套,其转动设置于所述搅拌叶的一侧;
[0019]甩杆,其固定设置于所述旋转套的一侧。
[0020]优选地,所述分离机构包括:
[0021]筛料框,其设置于所述脱壳箱的内部中间;
[0022]滑槽,其开设于所述脱壳箱的内壁两侧;
[0023]滑块,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的内部并与所述筛料框固定连接;
[0024]筛网,其安装设置于所述筛料框的底部;
[0025]振动器,其安装设置于所述筛网的底部;
[0026]储料框,其滑动设置于所述脱壳箱的内部下方并位于所述筛网的下方。
[0027]优选地,所述疏通块位于所述筛孔的一侧,所述疏通块与筛孔相适配。
[0028]优选地,所述甩杆通过所述旋转套与所述搅拌叶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甩杆远离所述旋转套的一端靠近所述滚筒的内壁。
[0029]优选地,所述筛网的顶部两侧由内朝外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滑块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与所述滑槽连接的弹簧。
[0030]优选地,所述滚筒还包括:
[0031]第二转轴,其设置于所述滚筒的一端;
[0032]拆卸网板,其设置于所述滚筒的外表面;
[0033]卡扣,其设置于所述拆卸网板的两侧并与所述滚筒的外表面相卡合。
[0034]优选地,所述脱壳箱还包括:
[0035]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其均安装设置于所述脱壳箱的一侧上方,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转轴相连接;
[0036]控制面板,其安装设置于所述脱壳箱的一侧中间,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所述振动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性连接或信号连接。
[00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8]该种苜蓿自动化处理脱壳设备通过设置疏通机构,且在滚筒转动过程中,这时第一电机可通过第一转轴带动弹簧杆及疏通块转动,从而可让滚筒的筛孔依次经过疏通块位置,通过疏通块逐一插入至筛孔中,可将堵塞的筛孔疏通,使得滚筒对苜蓿翻滚去壳过程中不会出现堵塞的现象,更加安全,使得去壳效果不受影响,效率更好;
[0039]该种苜蓿自动化处理脱壳设备通过设置分壳机构,当滚筒在脱壳箱内转动使得苜蓿翻滚,固定轴及搅拌叶也会随之转动,让苜蓿翻滚均匀,且甩杆可通过旋转套在搅拌叶的一侧上转动,转动后的甩杆可朝滚筒的内壁方向拍击,从而可将苜蓿拍开,使得颗粒及苜蓿壳分离,且拍击的甩杆因离心力摆动,使得拍击力度不会过度,且其为活动连接的,因此不易因力度过强而导致苜蓿颗粒破损,使得苜蓿去壳分离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004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滚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滚筒外部结构示意图;
[0043]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分壳机构结构示意图;
[0044]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放大图。
[0045]图中:1、脱壳箱;2、保护盖;3、滚筒;4、疏通机构;401、疏通腔;402、第一转轴;403、弹簧杆;404、疏通块;405、筛孔;5、分壳机构;501、固定轴;502、搅拌叶;503、旋转套;504、甩杆;6、分离机构;601、筛料框;602、滑槽;603、滑块;604、筛网;605、振动器;7、储料框;8、第二转轴;9、拆卸网板;10、卡扣;11、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13、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47]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前提下对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0048]请参阅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苜蓿自动化处理脱壳设备,包括脱壳箱1,为本苜蓿自动化处理脱壳设备的主体,脱壳箱1的内部上方转动设置有滚筒3,脱壳箱1的顶部铰接有保护盖2;第二转轴8,其设置于滚筒3的一端;拆卸网板9,其设置于滚筒3的外表面;卡扣10,其设置于拆卸网板9的两侧并与滚筒3的外表面相卡合;使得拆卸网板9可通过卡扣10自滚筒3的外表面拆卸安装,以便投入苜蓿荚果或取出苜蓿荚果壳;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2,其均安装设置于脱壳箱1的一侧上方,第一电机11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402相连接,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8相连接;控制面板13,其安装设置于脱壳箱1的一侧中间,控制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苜蓿自动化处理脱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脱壳箱(1),为本苜蓿自动化处理脱壳设备的主体,所述脱壳箱(1)的内部上方转动设置有滚筒(3),所述脱壳箱(1)的顶部铰接有保护盖(2);疏通机构(4),其设置于所述滚筒(3)的两侧;分壳机构(5),其设置于所述滚筒(3)的内部;分离机构(6),其设置于所述脱壳箱(1)的内部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苜蓿自动化处理脱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疏通机构(4)包括:疏通腔(401),其开设于所述脱壳箱(1)的内部两侧;第一转轴(402),其贯穿设置于所述疏通腔(401)的内部中间;弹簧杆(403),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402)的四周;疏通块(404),其固定设置于所述弹簧杆(403)的一端;筛孔(405),其均匀贯穿设置于所述滚筒(3)的四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苜蓿自动化处理脱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壳机构(5)包括:固定轴(501),其固定设置于所述滚筒(3)的内部中间;搅拌叶(502),其均匀设置于所述固定轴(501)的四周;旋转套(503),其转动设置于所述搅拌叶(502)的一侧;甩杆(504),其固定设置于所述旋转套(503)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苜蓿自动化处理脱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6)包括:筛料框(601),其设置于所述脱壳箱(1)的内部中间;滑槽(602),其开设于所述脱壳箱(1)的内壁两侧;滑块(603),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602)的内部并与所述筛料框(601)固定连接;筛网(604),其安装设置于所述筛料框(601)的底部;振动器(605),其安装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琳郝林凤娜仁格日乐徐广祥王杨刘金平巴雅尔图张东瑞
申请(专利权)人: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