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碳化高密度盐/水双介质储能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016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零碳化高密度盐/水双介质储能罐,该储能罐包括球形储罐和上、下蒸汽分布器;球形储罐的顶部设置有两条蒸汽支管,两条蒸汽支管分别记为第一蒸汽支管和第二蒸汽支管,两条蒸汽支管均连接一个进气母管,进气母管同时连接厂中多余的蒸汽;进入所述球形储罐内腔的第一蒸汽支管以螺旋盘绕的形式逐渐向罐底部位靠近,第一蒸汽支管外壁增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与第一蒸汽支管具有相同的螺旋盘绕幅度,所述套管的两端通过封头与所述第一蒸汽支管焊接连接,在套管和第一蒸汽支管之间设置有夹层,在夹层中填充相变蓄热介质;所述双层螺旋盘管的末端与所述下蒸汽分布器焊接连通连接,第二蒸汽支管的末端通过焊接与所述上蒸汽分布器连通连接。蒸汽分布器连通连接。蒸汽分布器连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碳化高密度盐/水双介质储能罐


[0001]本技术属于双介质蓄热
,具体涉及一种零碳化高密度盐/水双介质储能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年来我国“双碳政策”的提出,新能源装机总量不断提升,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得到广泛应用,使得很多热电厂或余热利用系统中均有高温、高压蒸汽储存的需求。为避免能量的浪费实现节能减排,将其进行合理的存储在用能需求时进行释放是最有效的方法。现在大都采用蒸汽蓄热技术将多余的蒸汽进行存储,在有用热需求时再以蒸汽的形式进行释放,从而解决能量浪费的问题,使得能量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够达到很好的匹配。
[0003]蒸汽蓄热器是一种用于储存蒸汽热能的热力设备,一般通过饱和水作为蓄热介质,它能在热电厂以及余热系统负荷较小时吸收多余蒸汽存储在蓄热介质中,在系统负荷增加时再以蒸汽形式释放。蒸汽蓄热器主要利用进出口的蒸汽压力和温度差来实现蓄热,充热时,蒸汽压力的降低意味着单位水容积的蓄热量就会减少。现有蒸汽蓄热器的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1、如在罐壁夹层中设置相变材料,相变材料释放的潜热不能全部被水介质吸收,热量损失过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碳化高密度盐/水双介质储能罐,其特征在于,该储能罐包括球形储罐和上、下蒸汽分布器;所述球形储罐由支架进行支撑;球形储罐的顶部设置有两条蒸汽支管,两条蒸汽支管分别记为第一蒸汽支管和第二蒸汽支管,两条蒸汽支管均连接一个进气母管,进气母管同时连接厂中多余的蒸汽;进入所述球形储罐内腔的第一蒸汽支管以螺旋盘绕的形式逐渐向罐底部位靠近,第一蒸汽支管外壁增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与第一蒸汽支管具有相同的螺旋盘绕幅度,所述套管的两端通过封头与所述第一蒸汽支管焊接连接,在套管和第一蒸汽支管之间设置有夹层,所述套管与所述第一蒸汽支管共同组成双层螺旋盘管,在双层螺旋盘管的夹层中填充相变蓄热介质;所述双层螺旋盘管的末端与所述下蒸汽分布器焊接连通连接,第二蒸汽支管的末端通过焊接与所述上蒸汽分布器连通连接,所述上、下蒸汽分布器的相对表面设置有喷嘴,所述上、下蒸汽分布器均位于球形储罐内水介质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碳化高密度盐/水双介质储能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储罐的顶部还设置有出气母管、循环管道,球形储罐底部设置有回水管道,在循环管道的下部焊接有取水管,所述循环管道上部与位于球形储罐外部的强制循环泵的给水进口连接,所述强制循环泵的给水出口通过所述回水管道通入所述球形储罐的内腔;所述出气母管上设置有截止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碳化高密度盐/水双介质储能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管位于所述球形储罐的水介质液面以下,并且呈现沿着储罐横截面方向布置于所述双层螺旋盘管的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碳化高密度盐/水双介质储能罐,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世慧赵曙光王建新于思源陈兴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民利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