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插口金属顶管用外壁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400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承插口金属顶管用外壁保护装置,外壁保护装置为与被保护的所述承插口金属顶管同圆心的环段,数量大于等于两个以上的所述环段围成中空圆柱体,所述承插口金属顶管套装于所述中空圆柱体内部,所述中空圆柱体外圆直径大于等于所述顶推法兰外径,小于套设于所述中空圆柱体内部的承口段最大直径;所述外壁保护装置包括:第一环段和第三环段;安装时所述第一环段与所述补强支撑相邻,所述第三环段与所述承口段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省去了球墨铸铁顶管生产中耗时最长的养生工序,缩短球墨铸铁顶管制备工序中的浇注环节,将外壁所需结构与承插口金属管分阶段成型,从而提升金属顶管的生产效率。升金属顶管的生产效率。升金属顶管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插口金属顶管用外壁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承插口金属顶管生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承插口金属顶管用外壁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顶管技术是一项用于市政施工的非开挖掘进式管道铺设施工技术,优点在于不影响周围环境或者影响较小,施工场地小,噪音小,顶管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十分成熟的阶段,各种各样的顶管方式方法出现,但万变不离其宗,顶管施工技术的原理都是一样的,一般都是垂直地面做工作井,然后用高压液压千斤顶,将水泥或者金属制管道涂抹润滑介质顶入地下。
[0003]承插口管道在承口处有大于管道正常外径的承口区域,使相邻管道的承插口套装于一体,并增设对应的密封件,以达
[0004]到管道密封的效果,但是在地下非开挖施工时,承插口的配合而产生的峰谷型的外部机构,不利于管道在土石介质中的推进,就必须在承插口金属管道外壁设置一层用于保护和消除峰谷型外壁的结构,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型模混凝土筑塑技术,通过桶型的型模,包裹承插口金属管道,在间隙注入混凝土后脱模。
[0005]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点: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插口金属顶管用外壁保护装置,所述承插口金属顶管包括:插口段(10)、承口段(20)、管身段(30),在所述管身段(30)靠近所述插口段(10)的外壁周向固定有延所述承插口金属顶管管径向外延伸的顶推法兰(11);所述顶推法兰(11)在远离所述插口段(10)一侧,围绕所述承插口金属顶管周向间隔固定有补强支撑(12),所述补强支撑(12)一端与所述顶推法兰(11)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承插口金属顶管外壁固定,用于提高所述顶推法兰(11)的固定强度,所述顶推法兰(11)与顶推施工时相邻所述承插口金属顶管的承口段(20)轴向外侧端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保护装置为与被保护的所述承插口金属顶管同圆心的环段,数量大于等于两个以上的所述环段围成中空圆柱体,所述承插口金属顶管套装于所述中空圆柱体内部,所述中空圆柱体外圆直径大于等于所述顶推法兰(11)外径,小于套设于所述中空圆柱体内部的承口段(20)最大直径;所述外壁保护装置包括:第一环段(41)和第三环段(43);安装时所述第一环段(41)与所述补强支撑(12)相邻,所述第三环段(43)与所述承口段(20)配合,所述第一环段(41)和第三环段(43)组成的中空圆柱体覆盖被保护的所述承插口金属顶管;所述第一环段(41)和第三环段(43)延所述承插口金属顶管周向交接界面处设有互相配合的连接组件(44),固定所述第一环段(41)和第三环段(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承插口金属顶管用外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二环段(42),所述第二环段(42)位于第一环段(41)和第三环段(43)之间,所述第一环段(41)、第二环段(42)和第三环段(43)组成的中空圆柱体顺次连接覆盖被保护的所述承插口金属顶管,所述第二环段(42)数量为两个及以上;所述第二环段(42)延所述承插口金属顶管周向交接界面处设有互相配合的连接组件(44),固定所述第二环段(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承插口金属顶管用外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段(41)、第二环段(42)和第三环段(43)内部均布置有钢筋网片(4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承插口金属顶管用外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段(41)、第二环段(42)和第三环段(43)内壁设有减重孔(50),所述减重孔(50)为延所述中空圆柱体周向均匀布置的槽体或无序布置的槽体。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琦蒿润涛习杰谷兴海贾国芳李贞刚孙建伟宋佳男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