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气承式膜结构监测的可视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3806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气承式膜结构监测的可视化方法,属于大跨空间结构领域。其将可自由移动的测点关联到对应的通道,并设置在对应的背景版上,实现膜结构的测点数据可视化。由不同背景版和测点布置得到不同指标的可视化方案。具体包括位移、加速度、风压和应变的可视化实现过程与布设。背景版由二维气承式膜结构主视图加测点构成,可由测点数量和类型进行分类;测点需关联测量通道,设置数值类型,并且可以自由移动。在进行背景版分类后,在每个类型的背景版下新建测点,设置完毕后按测点类型将对应测点移动到对应通道的传感器位置,即可完成对整体结构响应的可视化监测。该方法能更直观地看出气承式膜结构所有测点变化尺度与结构的相关性。结构的相关性。结构的相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气承式膜结构监测的可视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气承式膜结构监测的可视化方法,属于大跨空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气承式膜结构已广泛应用于煤棚、体育场等大跨空间建筑。相比传统结构形式,气承式膜结构质量较轻,刚度较小,变形较大,又因为对风荷载较为敏感,因此其健康监测要求较高,监测指标也比较多。监测指标一般包括加速度、风压、位移、应变等,其测点位置一般不同,分别用来描述结构表面速度变化的快慢,风压的大小,位移的变化,索网关键位置应变的大小等。
[0003]这些监测指标功能不同,单位也各不相同,单独分析每一个通道的监测数据曲线难以把握整体结构的情况。由于数据采集的独立性,也难以同时分析各个测点,因此不容易把握其相关性。各个监测指标所需的通道数量也不同:应变、风压仅需一个通道即可描述测点的具体情况;加速度、位移这些测点则需要三个通道去描述,即将它们分解为X、Y、Z三个轴上的变量才可反映其具体情况。随着测点的增多,监测数据的增量三倍于测点的增量,很容易导致监测数据量过大,不利于对数据的分析。
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气承式膜结构监测的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整体气承式膜结构设计平面主视图为背景版,添加可移动测点的方式,实现直观的气承式膜结构的整体观测,具体为:步骤一:在气承式膜结构上设置传感器,建立实际测点,建立观测指标:位移、加速度、风压以及应变;连接实际测点信号采集器;步骤二:根据观测指标的不同,将计算机上的所述背景板分为不同的类型,或者将低密度观测点设置在同一个背景版里;步骤三:在背景版上创建可移动测点,并绑定通道;所述通道对应于实际测点信号采集器上时域曲线的通道,用于实时显示实际测点信号实测值;设置背景版上可移动测点的显示数值类型;将背景版上的可移动测点设置到与步骤一所述气承式膜结构实际测点位置、观测指标对应相同,其背景版上的平面坐标与气承式膜结构上传感器的实际安装坐标相同;步骤四:将观测指标对应的全部可移动测点和通道设置好,并移动到背景版对应的位置上;步骤五:选取其它观测指标,按照步骤二至步骤四,制作完成其它观测指标的背景版图;步骤六:设置完毕后,打开显示端并接通实际测点信号采集器,通过观察不同观测指标的背景板,将不同且相对独立的实际测点信号采集器采集的时域曲线按照同一时刻整合在一起,在背景版上分析整理可移动测点间的关联性,对比数值的大小,直观地得到所有可移动测点的变化尺度与结构的相关性,从而完成对气承式膜结构的整体可视化监测,达到观测整体结构随风荷载响应的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气承式膜结构监测的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景版按照实际测点的数量和类型进行分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气承式膜结构监测的可视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辉牟文彪冯成凯杨帮敏颜亦磊封立林黄路遥杨凯巩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能乐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