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向微带耦合器
[0001]本申请涉及耦合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定向微带耦合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射频收发设备中,微带耦合器以其结构简单、易实现、低成本等特点被大量应用于射频链路中提取参考信号,是通信系统实现反馈、功率检测、驻波检测、校准等功能的参考信号来源之一,还被大量应用在功率放大器线性设计和高效设计中,例如DPD(Digital Pre
‑
Distortion,数字预失真)技术、APD(Analog Pre
‑
Distortion,模拟预失真)技术、前馈技术、反馈技术等。传统技术中的微带耦合器仅有10%~30%的工作带宽,无法满足S波段(2.0~4.0GHz)的使用需求,且其方向性一般为10~20dB,隔离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满足S波段使用、方向性好、隔离度高的定向微带耦合器。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向微带耦合器,包括:信号线和耦合线,信号线包括信号输入端和信号直通端;耦合线与信号线间隔设置,耦合线包括呈I字型的第一耦合段、呈U字型的第二耦合段以及呈L字型的第三耦合段;第一耦合段、第二耦合段和第三耦合段依次连接;其中,第一耦合段包括信号耦合端,信号耦合端与信号输入端设置在同一侧;第三耦合段包括信号隔离端,信号隔离端与信号直通端设置在同一侧,信号隔离端通过负载接地。
[000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耦合段的长度方向与信号线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二耦合段包括首尾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向微带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线,所述信号线包括信号输入端和信号直通端;耦合线,所述耦合线与所述信号线间隔设置,所述耦合线包括呈I字型的第一耦合段、呈U字型的第二耦合段以及呈L字型的第三耦合段;所述第一耦合段、所述第二耦合段和所述第三耦合段依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耦合段包括信号耦合端,所述信号耦合端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设置在同一侧;所述第三耦合段包括信号隔离端,所述信号隔离端与所述信号直通端设置在同一侧,所述信号隔离端通过负载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向微带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信号线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耦合段包括首尾相接的第一线段、第二线段、第三线段、第四线段和第五线段,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一耦合段连接,所述第一线段、所述第三线段和所述第五线段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信号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线段和所述第四线段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信号线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三耦合段包括第六线段和第七线段,所述第六线段连接所述第五线段,所述第六线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信号线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七线段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信号线的长度方向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向微带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耦合段与所述信号线之间的最小间距的取值范围为0.2至1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向微带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耦合段的长度L
u
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λ
min
/4,小于等于λ
max
/4;其中,λ
min
为工作波长中的最小波长,λ
max
为工作波长中的最大波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向微带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段的长度L
U1
的取值范围为大于W
I
与W
U2
的和,小于L
U
/4;所述第三线段的长度L
U3
的取值范围为大于W
U2
与W
U4
的和,小于L
U
/5;所述第五线段的长度L
U5
的取值范围为大于W
L1
和W
U4
的和,小于L
U
/4;其中,L
U1
+L
U3
+L
U5
≤L
U
/2,且L
U2
=L
U4
=(L
U
‑
(L
U1
+L
U3
+L
U5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行,段刚,侯佰康,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