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垃圾用防物料架桥料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360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湿垃圾用防物料架桥料斗装置,料斗固定在机架上,料斗上下部具有敞口,拨料机构为两组并设置在料斗的两侧壁上,包括驱动件、横杆以及多个拨杆,排料机构包括外壳、隔板、至少一个无轴螺旋叶片以及驱动电机,外壳和隔板固定在机架上并位于料斗下部,外壳在后端板上固定有排料罩壳,隔板包括位于外壳内的内隔板和位于外壳外侧的外隔板,内隔板上具有沥水孔并将外壳分为上部排料仓和下部的液相仓,外隔板伸出后端板并与排料罩壳固定以形成出料口,无轴螺旋叶片设置在排料通道内,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无轴螺旋叶片的主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在解决料斗内物料架桥同时,排料通畅、稳定,能实现物料初步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固液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垃圾用防物料架桥料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湿垃圾用防物料架桥料斗装置,属于湿垃圾处理


技术介绍

[0002]在湿垃圾处理技术中,一般采用预处理+厌氧消化。湿垃圾处理前段工艺为湿垃圾经收运车运至湿垃圾处理厂,卸入接收料斗内,进行暂存并利用螺旋输送至后端的分选、挤压等设备。而湿垃圾进料斗为上大下小的斗体,在湿垃圾倒入斗体时,尤其湿垃圾中的厨余垃圾不仅较为干燥,且大块物料也较多,因此物料自重量可将松散的物料压紧并形成堆积,物料之间所产生的静态摩擦力就会造成物料的架桥现象,而物料架桥现象又会导致进料斗的排料不畅,甚至堵塞,导致湿垃圾无法通过螺旋输送至后端处理设备,影响处理效率,严重的可能造成停产。
[0003]CN209540904U公开的《一种适用于垃圾焚烧炉的摆动式架桥破解装置》,该架桥破解装置采用挡板门、壳体、液压缸以及防尘罩构成,挡板门设置在料斗下部的出料通道内,挡板门上端铰接在料斗盖上,液压缸连接在挡板门背面,通过液压缸带动挡板门沿铰接点摆动,控制物料的排料量,继而利用挡板门较大的接触面积,对进入通道内的物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垃圾用防物料架桥料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接收物料的料斗(2)、用于对料斗(2)内物料进行强制松散的拨料机构以及用于将物料排出的排料机构;所述的料斗(2)固定在机架(1)上,料斗(2)上下部具有敞口,料斗(2)两侧壁(2

1)向下内收,且料斗(2)底部的敞口具有向出料侧方向上倾的斜面;所述的拨料机构为两组并设置在料斗(2)的两侧壁(2

1)上,包括驱动件(4)、横杆(13)以及多个拨杆(14),密封安装在侧壁(2

1)上的驱动件(4)的活动件与横杆(13)连接,横杆(13)设置在料斗(2)对应侧壁(2

1)内侧的中下部,竖置且表面光滑的拨杆(14)间隔固定在横杆(13)上;所述的排料机构包括外壳(9)、隔板(8)、至少一个无轴螺旋叶片(6)以及驱动电机(10),所述外壳(9)和隔板(8)固定在机架(1)上并位于料斗(2)下部,外壳(9)两端固定有前端板(15)和后端板(5),所述外壳(9)在后端板(5)上固定有排料罩壳(3),隔板(8)和外壳(9)向出料侧方向上倾,隔板(8)上设有至少一个凹弧形的排料通道(8

3);所述的隔板(8)包括位于外壳(9)内的内隔板(8

2)和位于外壳(9)外侧的外隔板(8

1),内隔板(8

2)上具有沥水孔并将外壳(9)分为上部排料仓和下部的液相仓,外壳(9)最低部设有排液口(9

1);所述的外隔板(8

1)伸出后端板(5)并与排料罩壳(3)固定以形成出料口,所述的无轴螺旋叶片(6)设置在排料通道(8

3)内,且无轴螺旋叶片(6)的主轴密封安装在前端板(15)上,驱动电机(10)通过联轴器(11)与无轴螺旋叶片(6)的主轴连接,无轴螺旋叶片(6)伸出出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垃圾用防物料架桥料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组拨料机构上的驱动件(4)为两个,两个驱动件(4)的密封安装在侧壁(2

1)上,两驱动件(4)中心轴的连线向出料侧方向上倾,所述的两驱动件(4)与横杆(13)连接,且拨杆(1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君吴元褚禛王益栋胡唯琛田延威俞敏洁胡军黄方阳
申请(专利权)人:维尔利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