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标识解析和区块链的碳排放核算及追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3467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标识解析和区块链的碳排放核算及追溯的方法,具体包括标识解析服务模块、区块链服务模块、因子数据管理模块、组织碳核算模型设计工具、产品碳核算模型设计工具、碳排放核算引擎、碳盘查报告生成引擎、产品碳足迹追溯引擎模块。该方法可用于组织碳盘查、产品碳足迹追踪中的数据计算、核验、数据溯源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数据追溯,利用标识解析的数据共享特性和区块链数据的去中心化及不可随意篡改特性,为碳排放数据核算提供可信追溯及产品碳足迹的全生命周期追踪。可信追溯及产品碳足迹的全生命周期追踪。可信追溯及产品碳足迹的全生命周期追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标识解析和区块链的碳排放核算及追溯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企业碳排放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标识解析和区块链的碳排放核算及追溯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不同主体开发的工业碳管理平台的核算方法学并不一致,单个碳管理平台在不同版本产品开发时也可能存在方法学上的变动。这会导致企业进行碳排放核算时缺乏连续性,不同平台核算出的碳排放缺乏一致性,对工业碳管理平台使用者造成一定的障碍。就碳排放管理技术而言,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碳排放管理台账是以电子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存储。虽然这种方法便于对企业碳排放信息的记录,操作技术要求较低,但存在人为原因导致相关信息错漏或丢失的风险。
[0003]标识体系,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通过条形码、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等方式赋予每一个实体或虚拟对象唯一的身份编码,同时承载相关数据信息,实现实体和虚拟对象的定位、连接和对话的新型基础设施。标识解析体系被认为是工业互联网“基础中的基础”,是支撑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神经,也是驱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关键核心设施。其作用类似于互联网领域的域名解析系统(DNS)。
[0004]区块链,是一个共享的、不可篡改的账本,旨在促进业务网络中的交易记录和资产跟踪流程。资产可以是有形的(如房屋、汽车、现金、土地),也可以是无形的(如知识产权、专利、版权、品牌)。几乎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在区块链网络上跟踪和交易,从而降低各方面的风险和成本。区块链数据库将数据存储在区块中,而数据库则一起链接到一个链条中。数据在时间上是一致的,因为在没有网络共识的情况下,不能删除或修改链条。因此,可以使用区块链技术创建不可改变的分类账,以便跟踪订单、付款、账户和其他交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标识解析和区块链的碳排放核算及追溯的方法,以解决技术背景中所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标识解析和区块链的碳排放核算及追溯的方法,具体包括标识解析服务模块、区块链服务模块、因子数据管理模块、组织碳核算模型设计工具、产品碳核算模型设计工具、碳排放核算引擎、碳盘查报告生成引擎、产品碳足迹追溯引擎模块;标识解析服务模块负责提供向标识解析体系注册、解析、更新、删除标识的功能,并提供标识安全加解密功能;区块链服务模块提供碳排放核算数据的去中心化存储及数据存证;因子数据管理模块提供碳排放因子数据的管理功能;组织碳核算模型设计工具提供组织碳源流配置、核算边界定义、组织碳排放模型的配置和设计功能;产品碳核算模型设计工具提供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模型的配置和设计的功能;碳排放核算引擎提供根据计算模型实现碳排放数据的计算和核对功能,并借助区块链技术对碳核算的基础数据、因子数据、计算公式、计算时间等信息进行数据存证,使用标识体系对计算结果进行标识注册;碳盘查报告生成引擎提
供各类碳排放报告的设计和生成功能;产品碳足迹追溯引擎模块提供基于标识体系的产品碳排放数据的全生命周期追溯功能,并使用区块链技术对追溯数据进行验证。
[0006]优选地,所述标识解析服务模块包含了向标识体系注册标识、解析标识、变更标识、删除标识的功能,提供了碳排放相关标识的管理功能,并提供标识安全加解密功能,有效控制标识内承载数据字段的读写权限,标识解析服务模块兼容现有的VAA、MA体系。
[0007]优选地,所述区块链服务模块包含了区块链智能合约的上传、发布、审核、安装、初始化、权限设置、升级等管理;动态联盟成员加入、已有联盟成员的退出、联盟链的投票策略设置功能;对区块链网络和节点的运行状况的监控及报警功能。
[0008]优选地,所述因子数据管理模块提供对参与碳排放计算的排放因子,包括但不限于:基础能源因子、基础材料碳排放因子、各类影响系数参数的管理和更新以及来源的管理。
[0009]优选地,所述组织碳核算模型设计工具提供关于组织碳源流的配置与管理,组织碳流入和流出的定义与配置,组织碳模型的配置功能;该工具主要通过定义碳源流的输入输出和核算的边界以及因子的引用定义,来向碳核算引擎输出可利用的计算模型以及向用户输出数据录入界面,方便用户填报数据,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0010](1)定义组织边界
[0011]Step1:选择组织的直接生产设施;
[0012]Step2:列表中不存在,选择手动增加;
[0013]Step3:重复Step1、Step2,直到所有的直接生产设施全部添加完毕;
[0014]Step4:选择组织的辅助生产系统;
[0015]Step5:列表中不存在,选择手动增加;
[0016]Step6:重复Step4、Step5,直到所有的辅助生产设施全部添加完毕;
[0017]Step7:选择组织的附属生产系统;
[0018]Step8:列表中不存在,选择手动增加;
[0019]Step9:重复Step7、Step8,直到所有的附属生产设施全部添加完毕;
[0020]Step10:显示排放源、温室气体种类列表;
[0021]Step11:用户选择排放源、温室气体种类;
[0022]Step12:显示汇总信息,由用户确认;
[0023](2)定义碳流入
[0024]Step1:选择作为燃料燃烧的化石燃料种类;
[0025]Step2:选择作为原材料的化石燃料种类;
[0026]Step3:选择其他还有碳氢化合物的原材料种类;
[0027]Step4:确认是否使用了二氧化碳作为原材料;
[0028]Step5:确认是否使用了碳酸盐或其他含碳原料;
[0029]Step6:选择运输、包装、回收等环节的碳排放信息;
[0030]Step7:确认组织使用的能源种类、是否使用外供热力等信息;
[0031]Step8:显示汇总信息,由用户确认;
[0032](3)定义碳流出
[0033]Step1:选择流出组织的碳产品、联产产品、副产品;
[0034]Step2:确认是否有流出组织且回收外供的二氧化碳;
[0035]Step3:录入流出企业的含碳输出物及含碳因子信息;
[0036]Step4:确认是否有外供的能源、热力等情况;
[0037]Step5:显示汇总信息,由用户确认;
[0038](4)输出组织碳计算模型
[0039]Step1:显示所有汇总信息;
[0040]Step2:用户确认是否修改;
[0041]Step3:如修改,返回(1)、(2)、(3)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返回Step1;
[0042]Step4:不修改则保存模型数据生成组织碳计算模型;
[0043]Step5:显示图形化组织碳排放计算模型;
[0044](5)用户录入数据信息
[0045]Step1:根据组织碳排放计算模型生成用户录入界面;
[0046]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标识解析和区块链的碳排放核算及追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标识解析服务模块、区块链服务模块、因子数据管理模块、组织碳核算模型设计工具、产品碳核算模型设计工具、碳排放核算引擎、碳盘查报告生成引擎、产品碳足迹追溯引擎模块;标识解析服务模块负责提供向标识解析体系注册、解析、更新、删除标识的功能,并提供标识安全加解密功能;区块链服务模块提供碳排放核算数据的去中心化存储及数据存证;因子数据管理模块提供碳排放因子数据的管理功能;组织碳核算模型设计工具提供组织碳源流配置、核算边界定义、组织碳排放模型的配置和设计功能;产品碳核算模型设计工具提供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模型的配置和设计的功能;碳排放核算引擎提供根据计算模型实现碳排放数据的计算和核对功能,并借助区块链技术对碳核算的基础数据、因子数据、计算公式、计算时间等信息进行数据存证,使用标识体系对计算结果进行标识注册;碳盘查报告生成引擎提供各类碳排放报告的设计和生成功能;产品碳足迹追溯引擎模块提供基于标识体系的产品碳排放数据的全生命周期追溯功能,并使用区块链技术对追溯数据进行验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标识解析和区块链的碳排放核算及追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解析服务模块包含了向标识体系注册标识、解析标识、变更标识、删除标识的功能,提供了碳排放相关标识的管理功能,并提供标识安全加解密功能,有效控制标识内承载数据字段的读写权限,标识解析服务模块兼容现有的VAA、MA体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标识解析和区块链的碳排放核算及追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服务模块包含了区块链智能合约的上传、发布、审核、安装、初始化、权限设置、升级等管理;动态联盟成员加入、已有联盟成员的退出、联盟链的投票策略设置功能;对区块链网络和节点的运行状况的监控及报警功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标识解析和区块链的碳排放核算及追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因子数据管理模块提供对参与碳排放计算的排放因子,包括但不限于:基础能源因子、基础材料碳排放因子、各类影响系数参数的管理和更新以及来源的管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标识解析和区块链的碳排放核算及追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碳核算模型设计工具提供关于组织碳源流的配置与管理,组织碳流入和流出的定义与配置,组织碳模型的配置功能;该工具主要通过定义碳源流的输入输出和核算的边界以及因子的引用定义,来向碳核算引擎输出可利用的计算模型以及向用户输出数据录入界面,方便用户填报数据,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定义组织边界Step1:选择组织的直接生产设施;Step2:列表中不存在,选择手动增加;Step3:重复Step1、Step2,直到所有的直接生产设施全部添加完毕;Step4:选择组织的辅助生产系统;Step5:列表中不存在,选择手动增加;Step6:重复Step4、Step5,直到所有的辅助生产设施全部添加完毕;Step7:选择组织的附属生产系统;Step8:列表中不存在,选择手动增加;Step9:重复Step7、Step8,直到所有的附属生产设施全部添加完毕;
Step10:显示排放源、温室气体种类列表;Step11:用户选择排放源、温室气体种类;Step12:显示汇总信息,由用户确认;(2)定义碳流入Step1:选择作为燃料燃烧的化石燃料种类;Step2:选择作为原材料的化石燃料种类;Step3:选择其他还有碳氢化合物的原材料种类;Step4:确认是否使用了二氧化碳作为原材料;Step5:确认是否使用了碳酸盐或其他含碳原料;Step6:选择运输、包装、回收等环节的碳排放信息;Step7:确认组织使用的能源种类、是否使用外供热力等信息;Step8:显示汇总信息,由用户确认;(3)定义碳流出Step1:选择流出组织的碳产品、联产产品、副产品;Step2:确认是否有流出组织且回收外供的二氧化碳;Step3:录入流出企业的含碳输出物及含碳因子信息;Step4:确认是否有外供的能源、热力等情况;Step5:显示汇总信息,由用户确认;(4)输出组织碳计算模型Step1:显示所有汇总信息;Step2:用户确认是否修改;Step3:如修改,返回(1)、(2)、(3)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返回Step1;Step4:不修改则保存模型数据生成组织碳计算模型;Step5:显示图形化组织碳排放计算模型;(5)用户录入数据信息Step1:根据组织碳排放计算模型生成用户录入界面;Step2:用户录入相关活动水平数据;Step3:显示汇总信息,用户确认;Step4:如需修改,返回Step2,如无需修改,继续下一步;Step5:保存数据,供碳排放核算模型计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标识解析和区块链的碳排放核算及追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碳核算模型设计工具提供关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配置、各阶段的碳输入、输出等碳排放情况的配置功能;该工具主要是通过对产品原料获取、生产、包装、分销、使用、废气等阶段的工序模型配置,来生成产品碳足迹的测算模型,以便碳排放计算引擎计算产品碳足迹追踪数据和用户在计算时录入活动水平数据,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选择参与产品碳足迹核算的生命周期阶段Step1:选择产品类型;Step2:填写产品名称;Step3:填写产品型号;
Step4:选择产品单位;Step5:填写单位产品重量;Step6:上传产品图片;Step7:录入产地信息;Step8:选择产品生命周期边界,从摇篮到大门或从摇篮到坟墓;Step9:汇总信息并确认;(2)配置原料获取阶段的碳源流输入、输出情况Step1:添加工序及产出物、副产出物;Step2:添加该工序产出单位产品的原料(包括:原材料、物料、耗材、能源、资源、运输、通勤、固碳、再生材料、包装材料等)使用量,可选择使用前工序产出物作为原料(如有);Step3:选择或者录入该原料使用的碳排放因子,如使用前一工序的产出物,则不需要此步骤;Step4:添加该原料的某运输路程信息及运输方式(如有);Step5:重复Step4直到该原料的所有运输路程信息添加完毕;Step6:重复Step2、3、4、5直到该工序所有原料均添加完毕;Step7:添加该工序产出单位产品的输出物(废气、废水、固废、可再生废料)量;Step8:选择或者录入该输出物使用的碳排放因子;Step9:添加该输出物的某运输路程信息及运输方式(如有);Step10:重复Step4直到该输出物的所有运输路程信息添加完毕;Step11:重复Step7、8、9、10到该工序所有输出物均添加完毕;(3)配置生产阶段的碳源流输入、输出情况Step1:添加生产阶段工序及产出物、副产出物;Step2:添加该工序产出单位产品的原料(包括:原材料、物料、耗材、能源、资源、运输、通勤、固碳、再生材料、包装材料等)使用量,可选择使用前工序产出物作为原料(如有);Step3:选择或者录入该原料使用的碳排放因子,如使用前一工序的产出物,则不需要此步骤;Step4:添加该原料的某运输路程信息及运输方式(如有);Step5:重复Step4直到该原料的所有运输路程信息添加完毕;Step6:重复Step2、3、4、5直到该工序所有原料均添加完毕;Step7:添加该工序产出单位产品的输出物(废气、废水、固废、可再生废料)量;Step8:选择或者录入该输出物使用的碳排放因子;Step9:添加该输出物的某运输路程信息及运输方式(如有);Step10:重复Step4直到该输出物的所有运输路程信息添加完毕;Step11:重复Step7、8、9、10到该工序所有输出物均添加完毕;(4)配置包装阶段的碳源流输入、输出情况Step1:添加包装阶段的工序及产出物、副产出物;Step2:添加该工序产出单位产品的原料(包括:原材料、物料、耗材、能源、资源、运输、通勤、固碳、再生材料、包装材料等)使用量,可选择使用前工序产出物作为原料(如有);Step3:选择或者录入该原料使用的碳排放因子,如使用前一工序的产出物,则不需要
此步骤;Step4:添加该原料的某运输路程信息及运输方式(如有);Step5:重复Step4直到该原料的所有运输路程信息添加完毕;Step6:重复Step2、3、4、5直到该工序所有原料均添加完毕;Step7:添加该工序产出单位产品的输出物(废气、废水、固废、可再生废料)量;Step8:选择或者录入该输出物使用的碳排放因子;Step9:添加该输出物的某运输路程信息及运输方式(如有);Step10:重复Step4直到该输出物的所有运输路程信息添加完毕;Step11:重复Step7、8、9、10到该工序所有输出物均添加完毕;(5)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海平杨鹏刘聪王世杰袁见张云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峰创享互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