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高频振捣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25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高频振捣体系,布设在相连纵梁、侧模以及弧形横梁所围成的纵向空间单元内,包括: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线桶、振捣滑板、卷扬机;通过在侧模两端布设卷扬机,并在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两端连接拉绳与卷扬机相连,可实现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沿着侧模纵向来回滑动,实现对侧模内的混凝土移动式高频振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振捣器的来回移动,提升了振捣效率,且所用的高频振捣器振捣幅度大,并可以通过槽形轨道灵活振捣,能够针对性地振捣气泡易产生部位,有效的避免漏振、过振以及斜面气泡不宜排出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梁的外观质量。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梁的外观质量。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梁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高频振捣体系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高频振捣体系,适用于混凝土梁浇筑振捣的
,特别适用于混凝土梁的外观气泡的控制。

技术介绍

[0002]当前,传统混凝土梁板振捣方式为使用固定式附着平板振捣器,但这个方法仍有几个弊端,首先是固定式附着平板振捣器振捣混凝土的厚度一般不能超过20cm,振捣幅度有限;其次在混凝土的拌合和运输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混凝土分层振捣所需时间较长,不仅制约浇筑进度,而且在浇筑过程中还需人工操作对其进行逐板逐行的振捣,劳动强度大,工人易疲芳,操作时易漏振,导致气泡不能很好被排出,且按要求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需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左右,但操作过程中插入深度不够精确,常会造成混凝土层与层之间结合不好,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目前仍需要一种新的振捣体系,以克服附着式平板振捣器振捣幅度不够、不够灵活振捣、振捣工序繁琐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来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梁板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式高频振捣体系。
[0004]这种移动式高频振捣体系,纵梁、侧模和弧形横梁围成数个纵向空间单元,每个纵向空间单元内布设有一组移动式高频振捣体系,移动式高频振捣体系包括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线桶、振捣滑板和卷扬机,卷扬机布设在侧模两端,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两侧通过拉绳分别与两个卷扬机相连,线桶沿纵向布设在弧形横梁的内凹处,线桶通过电线与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相连;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通过支腿与振捣滑板相连,振捣滑板的正面与侧模接触,振捣滑板的下侧边通过导向轨道轮连接纵梁,振捣滑板的背面设有两组弹簧轨道轮,每个垂向空间单元内上下两道纵梁分别设有三脚架,三脚架上设有与弹簧轨道轮匹配的槽形轨道。
[0005]作为优选:所述的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设置在相邻两道纵梁的中间。
[0006]作为优选:弧形横梁与纵梁正交相连,弧形横梁呈内凹形。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振捣滑板的正面涂抹有润滑剂;弹簧轨道轮设置在槽形轨道内,弹簧轨道轮和槽形轨道滑动连接,槽形轨道通过三脚架固定于每个垂向空间单元上下方的两道纵梁上。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9]1)与现有固定式附着平板振捣体系相比,本技术实现了振捣器的来回移动,提升了振捣效率,且所用的高频振捣器振捣幅度大,并可以通过槽形轨道灵活振捣,能够针对性地振捣气泡易产生部位,有效的避免漏振、过振以及斜面气泡不宜排出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梁的外观质量;
[0010]2)与现有固定式附着平板振捣体系相比,本技术大大减少了振捣器的布设数
量,大幅提升了其经济性;
[0011]3)与现有平板式振捣器及振捣棒组合的分层摊铺振捣体系相比,本技术避免了人工振捣的缓慢方式,成倍提升了振捣效率,有利于提升梁板浇筑混凝土的自动化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三脚架及槽形轨道安装的断面图;
[0013]图2是线桶安装的断面图;
[0014]图3是振捣滑板安装的断面图;
[0015]图4是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安装的断面图;
[0016]图5是卷扬机安装后的单元平面图;
[0017]图6是移动式高频振捣体系单元断面图。
[0018]其中:1

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2

支腿、3

振捣滑板、4

线桶、5

侧模、6

纵梁、7

弧形横梁、8

电线、9

弹簧轨道轮、10

导向轨道轮、11

槽形轨道、12

三脚架、13

卷扬机、14

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020]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移动式高频振捣体系,纵梁6、侧模5和弧形横梁7围成数个纵向空间单元,每个纵向空间单元内布设有一组移动式高频振捣体系,移动式高频振捣体系包括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1、线桶4、振捣滑板3和卷扬机13,通过在侧模5两端布设卷扬机13,并在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1两端连接拉绳14与卷扬机13相连,可实现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1沿着侧模5纵向来回滑动,实现对侧模5内的混凝土移动式高频振捣。
[0021]所述的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1设置在相邻纵梁6的中间,与纵梁6正交相连的弧形横梁7呈内凹形,以便于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1来回滑动通过;线桶4沿着纵向布设在弧形横梁7的内凹处,通过电线8与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1相连,为其提供电源;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1通过支腿2与振捣滑板3相连。
[0022]所述的振捣滑板3的正面与侧模5紧密接触,并在振捣滑板3的正面涂抹润滑剂;振捣滑板3的下侧边固定有一组导向轨道轮10,导向轨道轮10紧贴在纵梁6上;振捣滑板3的背面设有两组弹簧轨道轮9,弹簧轨道轮9设置在槽形轨道11内,并沿着槽形轨道11来回滑动,槽形轨道11通过三脚架12固定于两侧的纵梁6上,实现振捣滑板3与侧模5的紧密接触滑动。
[0023]使用时,结合图1、图6所示,根据侧模5上设置纵梁6的个数,划分相应的单元,各相邻纵梁6所围成的纵向区域为一个纵向单元;在各单元内,先在纵梁6侧壁按照一定间距焊接三脚架12,待各纵向单元的三脚架12安装完成后,在三脚架12侧部上下分别各布设两道槽形轨道11;
[0024]结合图2、图6所示,沿着各纵向单元中弧形横梁7的中间位置焊接固定一根线桶4,
线桶4中装有电线8,电线8可以在线桶4中来回滑动,这样既能与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1连接提供电源,还能方便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1来回滑动而不至于电线8变得凌乱,方便振捣施工作业;
[0025]结合图3、图6所示,将振捣滑板3先与弹簧轨道轮9、导向轨道轮10进行组装;两组弹簧轨道轮9设置在振捣滑板3的背面,一组导向轨道轮10设置在振捣滑板3的下侧边,并在振捣滑板3侧模5涂抹上润滑剂;然后将弹簧轨道轮9设置在槽形轨道11内,将导向轨道轮10紧贴在纵梁6上,振捣滑板3的正面与侧模5紧密接触,这样沿着槽形轨道11可实现振捣滑板3与侧模5的紧密接触滑动;
[0026]结合图4、图5、图6所示,待各纵向单元内的振捣滑板3安装完成后,在振捣滑板3外侧安装固定一组支腿2,通过支腿2再安装好一台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1,然后将线桶4中的电线8与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1的接线口相连,即可为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1通电工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高频振捣体系,其特征在于:纵梁(6)、侧模(5)和弧形横梁(7)围成数个纵向空间单元,每个纵向空间单元内布设有一组移动式高频振捣体系,移动式高频振捣体系包括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1)、线桶(4)、振捣滑板(3)和卷扬机(13),卷扬机(13)布设在侧模(5)两端,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1)两侧通过拉绳(14)分别与两个卷扬机(13)相连,线桶(4)沿纵向布设在弧形横梁(7)的内凹处,线桶(4)通过电线(8)与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1)相连;高频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1)通过支腿(2)与振捣滑板(3)相连,振捣滑板(3)的正面与侧模(5)接触,振捣滑板(3)的下侧边通过导向轨道轮(10)连接纵梁(6),振捣滑板(3)的背面设有两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东郭炜烽谢振宇荆海刚陈煜张明辉赵天武朱俊宇刘珍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金筑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