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盖式手机的滑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251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滑盖式手机的滑动结构,设置在手机的机体与盖体之间,包括底板构件、上盖及弹性构件;其中,该底板构件具有一组引导部及设在该引导部内侧的转向部,该上盖具有一组滑动部及导向部;该滑动部与引导部相互配合滑动,而该导向部则与转向部对应设置,且其所引导的移动方向与该滑动部所引导的移动方向呈非平行设置;在该底板构件与上盖之间设有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的两端分别与该底板构件连接及在上盖的导向部内滑移;由此,该上盖与底板构件在滑动过程中,可使手机的盖体不产生转向迟滞现象,从而增加了开启或闭合的操作方便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盖式手机的滑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设置在手机的机体与盖体间的滑动结构,可使手机的盖体不产生转向迟滞现象,增加开启或闭合操作的方便性。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机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信息产品,几乎是到了人手一机的情况。其中,又以可单手握持并具有开盖的滑动式翻盖手机结构最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这种手机最大的困扰在于,在操作过程中常出现手机的盖体产生转向迟滞的现象,因此,如何解决手机的滑动结构存在的上述缺陷,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公知的滑盖式手机的滑动结构包括有底板、上盖及弹簧。其中,在该底板的两侧边分别形成有滑轨与多个固定孔;在该上盖的两侧边则分别形成有多个与形成在底板的固定孔相对应的固定孔与可嵌入该滑轨的滑槽;在底板与上盖之间设有弹簧,该弹簧的一端通过枢轴连接在底板的侧面,另一端则通过枢轴连接在该上盖相对于底板的侧面。使用时,将手机的盖体向下推动时,可使上盖向上移动,并使弹簧的变形量超过转向变化的临界点,即可通过弹簧的弹力作用,使盖体持续向下移动,使所述盖体可滑动盖合于机体的上方处。上述公知的滑盖式手机的滑动结构在实际使用上存在有下述的缺陷,由于所述滑动结构不具有转向机构,在弹簧使用一段时间后,不可避免的因为弹力耗损而使上盖的转向位置点变为不确定,常使手机的盖体在开启过程中往下滑回闭合、在闭合的过程中往上滑回开启,或令盖体停滞在手机的中间处,而造成使用者在操作上的不方便及无法确实实现转向的功能。于是,本设计人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凭借从事该行业多年的经验,经过潜心研究并配合实际的运用,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进上述缺陷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盖式手机的滑动结构,在其上盖与底板构件的滑动过程中,可使手机的盖体不产生转向迟滞现象,增加开启或闭合的操作方便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滑盖式手机的滑动结构,其设置在手机的机体与盖体之间,包括底板构件、上盖及弹性构件;其中,该底板构件具有一组引导部及设于该引导部内侧的转向部;该上盖具有一组滑动部及导向部;该滑动部与引导部相互配合滑动,而该导向部则与转向部对应设置,且其所引导的移动方向与该滑动部所引导的移动方向呈非平行设置。在该底板构件与上盖之间设有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的一端与该底板构件相连接,而另一端在该上盖的导向部内滑移,从而实现上述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应用于手机的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应用于手机的动作状态图(一);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应用于手机的动作状态图(二);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组合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动作状态图(一);图9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动作状态图(二)。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板构件11-底板 111-固定孔 112-凸柱 12-引导部121-导轨 122-导柱13-转向部 14-导槽2-上盖21-盖板 211-固定孔22-滑动部 221-滑槽222-连通孔23-导向部231-第一槽道 232-第二槽道233-圆孔3-弹性构件31-第一连接端32-第二连接端33-固定座34-移动座35-杆体 36-压缩弹簧37-第一弹簧 38-第二弹簧4-定位机构41-前挡块42-后挡块5-滚轮6-手机61-机体 62-盖体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图1、图2及图3分别为本技术第一实施的立体分解图、组合示意图及组合俯视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滑盖式手机的滑动结构,主要包括有底板构件1、上盖2及弹性构件3,其中底板构件1包括有底板11、一组引导部12及转向部13。在底板11上设有多个固定孔111及具有螺孔的凸柱112;引导部12可直接形成在底板11左、右两侧的导轨121或由导轨121及位于导轨121外侧的导柱122构成;本实施例由导轨121及导柱122构成,以增加滑动的稳定度;转向部13可为从底板11直接向上延伸而形成于导轨121内侧的凸块,该凸块可为矩形、半圆形、三角形或其它各种不同几何形状的型态,本上盖2设于底板构件1的一侧,其包括有盖板21、一组滑动部22及导向部23。在盖板21上设有多个固定孔211;滑动部22与底板构件1的引导部12相对应配合滑动,且其可为形成于盖板21左、右两内侧的滑槽221或由滑槽221及设于滑槽221外侧的连通孔222构成;滑槽221与连通孔222分别与引导部12的导轨121与导柱122相互配合,使上盖2可于底板构件1上滑动位移;导向部23与底板构件1的转向部13对应设置,其可为开设在盖板21的通槽;该通槽所引导的移动方向与滑动部22所引导的移动方向呈非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为相互垂直;导向部23的通槽由第一槽道231、宽度大于第一槽道231且形成于其外周缘的第二槽道232及设于第一槽道231与第二槽道232末端的圆孔233构成。弹性构件3设于底板构件1与上盖2之间,本实施例的弹性构件3由单一扭力弹簧构成,其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连接端31及第二连接端32。第一连接端31固定连接在底板构件1上,第二连接端32在上盖2的导向部23内滑移。此外,本技术的滑动结构进一步包括有定位机构4。定位机构4可直接成型于底板11上或以连接方式套接于底板11上。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机构4包括前挡块41及后挡块42。前挡块41与底板11直接一体成型,后挡块42则连接于底板11的后端处,以限制上盖2移动行程的首、末位置。组合时,先将弹性构件3的第二连接端32套接于滚轮5上,再将滚轮5的顶部从导向部23的圆孔233置入,并沿第一槽道231而滑入连接,将滑动部22的滑槽221对应于底板11的导轨121而套合连接,将盖板21推向底板11的前端处,再以导柱122及后挡块42套接在底板11的后端处,使各导柱122分别穿入连通孔222而固定在前挡块41上;最后,将弹性构件3的第一连接端31套设于底板构件1的凸柱112上,再以螺丝等固定组件将弹性构件3固定连接在底板11上,即可组合成本技术的滑动结构。图4、图5及图6分别为本技术应用于手机的组合示意图、作动状态图(一)及(二)。本技术的滑盖结构可设置在手机6上,手机6具有机体61及设于机体61上方的盖体62。将底板构件1的底板11以螺丝等固定组件固定在手机6的盖体62上;而上盖2的盖板21亦以螺丝等固定组件固定在手机6的机体61上;使用时,将盖体62向下推动,可使上盖2向上移动,滚轮5的底缘接触到底板构件1的转向部13时,将沿转向部13的斜面向上爬升,并使弹性构件3的第二连接端32沿上盖2的导向部23向内移动,其移动方向与上盖2在底板构件1的移动方向相互垂直;当再对盖体62施以微量向上推移时,并使滚轮5越过转向部13的顶点,沿转向部13的另一斜面向下滚动,而使盖体62不产生转向迟滞现象,以增加手机6的盖体62开启或闭合的操作方便性;另外,利用定位机构4的设置,可限制机体61与盖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盖式手机的滑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构件,其具有一组引导部及设置在所述引导部内侧的转向部;上盖,其设置在所述底板构件的一侧,所述上盖具有一组滑动部及导向部,所述滑动部与底板构件的引导部相互配合滑动,所述导向部与底 板构件的转向部对应设置,且其所引导的移动方向与滑动部所引导的移动方向呈非平行设置;以及弹性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构件与上盖之间,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连接在底板构件上,另一端在所述上盖的导向部内滑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安赐
申请(专利权)人:耐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