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动力电池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11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动力电池支架,包括支架件和耐磨绝缘组件,所述耐磨绝缘组件包括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材料和背胶,所述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材料通过背胶粘结包覆在支架件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含有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动力电池支架,能起到摩擦防护的作用,避免线束的固定和长期振动摩擦条件下线束表皮受到严重损伤,高耐电压和绝缘效果好。耐电压和绝缘效果好。耐电压和绝缘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有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动力电池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动力电池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动力电池是一种为交通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动力电池由于具有安全性高、重量轻、容量大、内阻小等优点,近年来在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中备受青睐。
[0003]随着电动车行业的发展,对于电动车辆辆动力电池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入。电动车动力电池线束的稳固程度和防护程度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而电池的使用质量和性能又与驾驶安全息息相关。因此电池线束的不止、固定和防护越来越重要。
[0004]专利CN201921358624.5 一种线束支架和动力电池包公开了一种线束支架,用于固定线束,但是线束支架与直接接触的情况下,随着汽车行驶中的震动的影响,线束和支架之间发生摩擦,线束表面会有磨损,影响安全。而支架受自身材料限制,其耐高压和绝缘性能会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有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动力电池支架,能起到摩擦防护的作用,避免线束的固定和长期振动摩擦条件下线束表皮受到严重损伤,高耐电压和绝缘效果好。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含有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动力电池支架,包括支架件和耐磨绝缘组件,所述耐磨绝缘组件包括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材料和背胶,所述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材料通过背胶粘结包覆在支架件上。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材料包括聚酰亚胺绝缘基层和含氟聚合物外层,所述聚酰亚胺绝缘基层和含氟聚合物外层组成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薄膜,含氟聚合物外层与背胶连接。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含氟聚合物外层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聚四氟乙烯/四氟乙烯

六氟丙烯共聚物PTFE/FEP复合材料、聚四氟乙烯/全氟丙基全氟乙烯基醚

聚四氟乙烯共聚物PTFE/PFA复合材料、聚四氟乙烯/乙烯

四氟乙烯共聚物PTFE/ETFE复合材料、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PTFE/PVDF 一种或多种材料复合。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材料由两个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薄膜通过中间粘结层粘结而成。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薄膜的厚度为8μm~300μm。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件固定连接在电芯主体防护支架以固定线束,通过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材料与线束接触。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件上开设有用于连接在电芯主体防护支架上的定位孔。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件件用于固定线束,并且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材料与线束相接触。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含有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动力电池支架,将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材料通过背胶粘结在支架上,支架固定线束,线束直接与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材料接触,避免线束与支架直接接触而磨损。
[0015]本专利技术含有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动力电池支架,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材料由聚酰亚胺绝缘基层和含氟聚合物外层粘结组成绝缘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耐刮擦性能,与线束直接接触不会造成线束磨损,同时还具有优良的高耐电压和绝缘性能,有效起到与线束绝缘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含有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动力电池支架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耐磨绝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支架件,2、耐磨绝缘组件,21、聚酰亚胺绝缘基层,22、含氟聚合物外层,23、背胶,3、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3]实施例1:请参阅图1和图4,一种含有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动力电池支架,包括铸铝材料的支架件1和耐磨绝缘组件2。支架件1固定连接在电芯主体防护支架以固定线束。支架件1上开设有用于连接在电芯主体防护支架上的定位孔3。支架件1呈一边长一边短的异形U型结构,定位孔3开设在较长一边的左端。支架件1通过定位孔3固定连接在电芯主体防护支架上,支架件1的中间部位起到对线束牢靠的固定作用。
[0024]耐磨绝缘组件2包括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材料和背胶23,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材料通过背胶23粘结在支架件1上。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材料整体通过背胶23连接在支架件1上,至少包覆支架件1大部分位置,特别是支架件1与线束接触的部分。
[0025]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材料包括聚酰亚胺绝缘基层21和含氟聚合物外层22,聚酰亚胺绝缘基层21和含氟聚合物外层22组成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薄膜,含氟聚合物外层22与背胶23连接。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材料具有耐摩擦防护的作用,与线束接触可以减少线束与复合材料之间的摩擦有效保护线束。同时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材料还具有高耐电压性能和绝缘作用,耐电压强度>180kV/mm,阻燃性能达到UL94 V

0等级,避免高压线束电压过高而导致支架件1通电。
[0026]含氟聚合物外层22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聚四氟乙烯/四氟乙烯

六氟丙烯共聚物PTFE/FEP复合材料、聚四氟乙烯/全氟丙基全氟乙烯基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动力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件和耐磨绝缘组件,所述耐磨绝缘组件包括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材料和背胶,所述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材料通过背胶粘结包覆在支架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动力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材料包括聚酰亚胺绝缘基层和含氟聚合物外层,所述聚酰亚胺绝缘基层和含氟聚合物外层组成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薄膜,含氟聚合物外层与背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动力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性能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