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制动阀驱动电机、排气制动阀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10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排气制动阀驱动电机、排气制动阀总成,包括驱动端和输出端,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组合以构成的驱动端,所述定子组件通电后,所述转子组件被驱动于所述定子组件内运动,以产生扭矩;齿轮副,该齿轮副为由至少两组齿轮组构成,且每一齿轮组由少齿的主动齿和多齿的从动齿啮合构成的减速增矩结构,所述齿轮副对所述扭矩进行减速增矩;其中,所述齿轮副中,至少一个主动齿与转子组件适配,以及至少一个从动齿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适配,所述输出轴以增矩后的扭矩进行输出,解决排气阀片驱动轴因机械损失造成排气阀调节响应慢、调整不灵活的技术问题。不灵活的技术问题。不灵活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气制动阀驱动电机、排气制动阀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排气制动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扩大输出轴输出扭矩,使输出轴快速转动的排气制动阀驱动电机、排气制动阀总成。

技术介绍

[0002]普通车辆制动,是靠刹车片的摩擦消耗车辆的动能,达到降低车速的“刹车”目的。传统认识熟知的,制动过程除了会对摩擦片产生不可逆的磨损消耗外,伴随摩擦过程产生的大量热量,会导致刹车装置温度的急剧上升。
[0003]在例如下坡等惯性较大的场景下,完全依靠前述的行车制动,会对车辆轮毅造成极大的负荷。为消除这种负荷产生的影响,尤其是考虑在大型、重型车辆甚至特种车辆领域减轻制动场景下轮毅负荷的影响时,一种较常规的手段,是通过喷水降低制动装置和轮毅的温度。但显然,该方式不但降温效果不佳,且无法消除极大负荷下因刹车片过度磨损,也无法缓解对刹车装置造成的不利影响,甚至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4]为了降低前述机械摩擦消耗动能这一制动方式的使用频率,提高车辆行车制动的使用寿命,在不少现有车辆中,引入了排气制动这种辅助制动方式。排气制动,是在在发动机排气管上安装排气阀片,通过控制排气阀片的开启与闭合来改变发动机运行阻力,实现制动。
[0005]例如,在申请公布号CN106968804A的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电动排气装置。控制能够通过内燃机排气系统排气管的横截面,来实现排气制动。参看其附图1,电驱动装置与排气阀驱动连接,电驱动装置具有的输出轴通过连接装置将电驱动装置的输出传递至安装有阀盖的驱动轴,继而配置驱动轴的旋转以控制排气阀的开启与闭合。当发动机正常启动工作过程中,排气阀片处于开启状态,此时排气管正常排气;当排气制动启动时,排气阀片闭合,此时排气管关闭,发动机排气产生背压以提升发动机运行的摩擦阻力,排气管制动阀利用汽车发动机作为空气压缩机,降低发动机转速,造成制动力矩,使汽车减速实现制动。
[0006]排气制动作为行车制动的有效补充,是一种较佳的辅助主动方式。但是现有技术下,排气制动中采用的这种电控排气阀总成,一方面,排气阀片的旋转靠驱动轴驱动,而驱动轴获取电驱动装置中电机输出轴的输出,又是通过连接装置直接与输出轴连接,由于传动过程中的气缸运动导致的机械损失,在排气制动中,因电驱动装置的输出扭矩无法满足快速建立背压的要求,而另一方面,在电机驱动单元较为单一的驱动结构中,往往转子的旋转轴与电机的输出轴也为同轴转动,由于缺乏必要的增矩传动结构,转子旋转轴同轴传递至输出轴的转矩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存在损失,上述两方面原因共同导致了排气阀片的转动不灵活,驱动轴的响应速度和排气阀的调节速率都不理想。
[0007]另一方面,由于电磁阀是开关量,这样,对应于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排气阀片只具备开启和关闭两个状态,无法实现通过对阀片开度的调节控制,以满足不同车路况下的不同制动需求。针对该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下提出了采用比例控制阀代替现有电磁阀,实现
排气阀片的开度控制,然而,比例电磁阀对阀片的开度控制,受电信号等多方面的制约,其可控方式机械单一,无法满足阀片开度的快速往复调整。
[0008]再一方面,现有结构下的排气阀中,活塞处采用橡胶件进行密封,而由于排气阀气缸靠近排气管设置,发动机的高温尾气(约600℃)在排气制动时,既会使得橡胶件长期受热后密封失效,又会使得制动设备管路内温度过高。
[0009]有鉴于此,应当对现有的排气阀装置、排气阀驱动端电机进行改进,以解决其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气制动阀驱动电机、排气阀总成,至少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0011]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是采取了一种排气制动阀驱动电机,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端和输出端,其上的电端子与整车电控单元连接,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组合以构成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所述定子组件通电后,所述转子组件被驱动于所述定子组件内运动,以产生扭矩;齿轮副,该齿轮副为由至少两组齿轮组构成,且每一齿轮组由少齿的主动齿和多齿的从动齿啮合构成的减速增矩结构,所述齿轮副对所述扭矩进行减速增矩;其中,所述齿轮副中,至少一个主动齿与转子组件适配,以及至少一个从动齿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适配,所述输出轴以增矩后的扭矩进行输出。
[0012]作为本方案的一种优选地,所述齿轮副中,多组齿轮组构成多级传动结构,各组齿轮组之间,后级齿轮组中的所述从动齿与相邻的前级齿轮组的主动齿实现传动。
[0013]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齿轮副包括:第一级主动齿,所述第一级主动齿与所述转子组件的输出端套接;双层齿轮件,双层齿轮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级主动齿啮合的第一级从动齿,以及与所述第一级从动齿同轴旋转的第二级主动齿;齿板组件,该齿板组件为与所述第二级主动齿啮合,并与所述输出轴组合以输出所述扭矩的旋转件,所述齿板组件还包括作为齿板的弧状延伸部,所述弧状延伸部上形成有第二级从动齿,所述输出轴靠近所述转子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磁钢。
[0014]作为本方案的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包括三级壳体,自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至输出端的方向,分别定义为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壳体组合以形成所述驱动电机的壳体结构,其中,所述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齿轮副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内的空腔所限定出的区域内,其中,所述转子组件为旋转件,并沿自第一壳体至第二壳体的方向上形成减缩的锥柱结构,其锥端通过轴承件与第一波形弹簧固定,所述第一级主动齿与所述转子组件的锥端套接。
[0015]作为本方案的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转子组件上,其柱面向转子组件的轴心方向凹陷形成让位面,以及,所述柱面又与减缩的所述锥端形成台状面,其中,所述让位面上固接有与所述定子组件表面相向设置的第一磁钢,所述台状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定子组件表面垂直设置的第二磁钢。
[0016]作为本方案的又一种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还包括电路板,该电路板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贴合固定,并靠近所述第二磁钢设置,其中,所述电路板上,位
于所述第二磁钢沿垂直方向的下方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磁钢的霍尔开关,以及,沿所述齿板组件的轴线方向上,所述电路板上分别设置有朝向所述输出轴的角度传感器,和背离所述输出轴的屏蔽片,以及,所述电端子的非连接端延伸并插接至所述电路板。
[0017]作为本方案的又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霍尔开关沿所述转子组件的旋转轴线均匀布置,并感应所述转子组件与定子组件的相对位置、转速和转动方向,并将数据传输至整车电控单元;所述角度传感器感应所述输出轴的转动角度信息,并将数据传输至整车电控单元。
[0018]作为本方案的又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三壳体之间,并使得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三壳体之间形成拼接间隙。
[0019]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排气制动阀总成,包括驱动侧和阀体侧,其中,所述排气制动阀总成的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制动阀驱动电机,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端和输出端,其上的电端子与整车电控单元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组合以构成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所述定子组件通电后,所述转子组件被驱动于所述定子组件内运动,以产生扭矩;齿轮副,该齿轮副为由至少两组齿轮组构成,且每一齿轮组由少齿的主动齿和多齿的从动齿啮合构成的减速增矩结构,所述齿轮副对所述扭矩进行减速增矩;其中,所述齿轮副中,至少一个主动齿与转子组件适配,以及至少一个从动齿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适配,所述输出轴以增矩后的扭矩进行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制动阀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副中,多组齿轮组构成多级传动结构,各组齿轮组之间,后级齿轮组中的所述从动齿与相邻的前级齿轮组的主动齿实现传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制动阀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副包括:第一级主动齿,所述第一级主动齿与所述转子组件的输出端套接;双层齿轮件,双层齿轮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级主动齿啮合的第一级从动齿,以及与所述第一级从动齿同轴旋转的第二级主动齿;齿板组件,该齿板组件为与所述第二级主动齿啮合,并与所述输出轴组合以输出所述扭矩的旋转件,所述齿板组件还包括作为齿板的弧状延伸部,所述弧状延伸部上形成有第二级从动齿,所述输出轴靠近所述转子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磁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制动阀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包括三级壳体,自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至输出端的方向,分别定义为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壳体组合以形成所述驱动电机的壳体结构,其中,所述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齿轮副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内的空腔所限定出的区域内,其中,所述转子组件为旋转件,并沿自第一壳体至第二壳体的方向上形成减缩的锥柱结构,其锥端通过轴承件与第一波形弹簧固定,所述第一级主动齿与所述转子组件的锥端套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制动阀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上,其柱面向转子组件的轴心方向凹陷形成让位面,以及,所述柱面又与减缩的所述锥端形成台状面,其中,所述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延涛潘银斌李传武王鲜艳尚学虹池华伍望望蔡圣乐
申请(专利权)人: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