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制冷装置外壳及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2548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密封制冷装置外壳及制造方法,包括外部壳体,设置在外部壳体内的内部壳体,以及设置在外部壳体和内部壳体之间的绝缘泡沫层;外部壳体和内部壳体均包括多块矩形的金属板部件;每一金属板部件的四个直角部分与相邻的另一金属板部件的直角部分均设有连接密封点;每一连接密封点朝向绝缘泡沫层的一面均涂敷有最少一层双组分硅树脂层作为密封层。制造时,先拼装成外部壳体和内部壳体,然后涂敷双组分硅树脂层,待双组分硅树脂层固化形成相应的密封层后,注入绝缘发泡材料形成绝缘泡沫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造更加简单、密封更加稳定可靠,既节省时间减少工序又容易操作实施,能够更好的进行保温,降低必要的电能源消耗。降低必要的电能源消耗。降低必要的电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制冷装置外壳及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置制造
,特别涉及密封制冷装置外壳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密封冷藏设备的外壳,特别是如冷藏柜或低温储藏保温室这类设备大都采用金属板接头连接金属板板材形成外壳,内壳和外壳之间施加绝缘层,其也可用作绝缘层,这种制冷装置外壳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都存在如下缺陷:
[0003]1、绝缘层特别是由具有低导热系数的单组分或多组分泡沫或材料组成,在制造时发泡前需确保内外壳密封以防止泡沫逸出。
[0004]2、内壳及外壳都是金属板拼接而成,其金属板接头处或内外壳的边缘和裂缝一般采用粘合剂密封,特别是用铝胶带密封,这样做的缺点是非常耗时,易漏孔不密封,不便操作。
[0005]3、传统铝胶带密封高粘度和高撕裂伸长率不高,不具高度的密封灵活性,在板材接缝较大的区域不容易实现密封。
[0006]4、传统铝胶带不能均匀、精确且无气泡地涂覆密封,不能快速固化,不能节省前期准备步骤,费时费力。
[0007]因此,如何提高制冷装置外壳的制造效率,使制造过程即节省时间、减少工序,又容易操作实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密封制冷装置外壳及制造方法,实现的目的是使制冷装置外壳的制造更加简单、密封更加稳定可靠,既节省时间减少工序,又容易操作实施,还能够更好的进行保温,降低必要的电能源消耗。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密封制冷装置外壳,用于冷藏柜或低温储藏保温室,包括外部壳体,设置在所述外部壳体内的内部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外部壳体和所述内部壳体之间的绝缘泡沫层;
[0010]所述外部壳体和所述内部壳体均包括多块矩形的金属板部件;
[0011]每一所述金属板部件的四个直角部分与相邻的另一所述金属板部件的所述直角部分均设有连接密封点;
[0012]每一所述连接密封点朝向所述绝缘泡沫层的一面均涂敷有最少一层双组分硅树脂层作为密封层。
[0013]优选的,每一所述金属板部件与相邻的另一所述金属板部件之间均通涂敷双组分硅树脂层扣紧互相连接固定。
[0014]优选的,每一所述连接密封点均采用金属板接头对相应的所述金属板部件进行连接;
[0015]所述绝缘泡沫层采用聚氨酯泡沫制成;
[0016]每一所述连接密封点均涂敷双层所述双组分硅树脂层。
[0017]优选的,双层所述双组分硅树脂层逐层涂抹,或者采用设置在履带式流水线的喷枪、喷雾机均匀喷洒在所述金属板部件朝向所述绝缘泡沫层的一面。
[0018]优选的,涂敷双层所述双组分硅树脂层所述金属板部件的厚度为1毫米至4毫米。
[0019]优选的,每一层所述双组分硅树脂层均从相应的所述直角部靠近相应的所述金属板部件的中心的位置向相应的所述直角部的角尖方向平坦涂敷。
[0020]优选的,所述绝缘泡沫层为发泡型绝缘泡沫。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密封制冷装置外壳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步骤1、将所有的所述金属板部件拼装成所述外部壳体和所述内部壳体,并对两块相邻的所述金属板部件进行接缝;
[0023]步骤2、在所述外部壳体朝向所述绝缘泡沫层的内面的每一所述连接密封点,以及所述内部壳体朝向所述绝缘泡沫层的外面的每一所述连接密封点均涂敷所述双组分硅树脂层;
[0024]步骤3、待所有所述双组分硅树脂层固化形成相应的所述密封层后,将所述内部壳体插入到所述外部壳体中,再在所述内部壳体和所述外部壳体之间的空间注入绝缘发泡材料形成绝缘泡沫层。
[0025]优选的,采用喷枪对每两块所述金属板部件之间的连接缝,及所述外部壳体内的拐角处喷涂所述双组分硅树脂层。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采用双组分硅树脂层密封了外部壳体和内部壳体,将绝缘泡沫层密封在外部壳体和内部壳体中,制造更加简单、密封更加稳定可靠,既节省时间减少工序,又容易操作实施,能够更好的进行保温,降低必要的电能源消耗。
[0028]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29]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内部壳体插入外部壳体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实施例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密封制冷装置外壳,用于冷藏柜或低温储藏保温室,包括外部壳体1,设置在外部壳体1内的内部壳体2,以及设置在外部壳体1和内部壳体2之间的绝缘泡沫层3;
[0033]外部壳体1和内部壳体2均包括多块矩形的金属板部件;
[0034]每一金属板部件的四个直角部分与相邻的另一金属板部件的直角部分均设有连接密封点4;
[0035]每一连接密封点4朝向绝缘泡沫层3的一面均涂敷有最少一层双组分硅树脂层作为密封层。
[0036]本专利技术中用于连接每两块相邻的金属板部件的直角部分的连接密封点4均采用具有快速固化效果的双组分硅树脂层作为连接密封点4的密封层,可以快速、精确的对每一个连接密封点4进行密封。
[0037]如果密封层在固化后出现再次剥离,可以使用喷雾机或喷枪喷雾系统再次在连接密封点4喷涂双组分硅树脂层,实现均匀、精确且无气泡地涂覆密封层。
[0038]而且,双组分硅树脂层可以应用于已经完成安装的外部壳体1和内部壳体2,进一步简化工艺流程。
[0039]连接密封点4通常是外部壳体1和内部壳体2箱形结构的包角位置,或者用于多块金属板部件的直角部分互相连接位置的固定加强。
[0040]涂敷在连接密封点4的双组分硅树脂层的优点是它具有高粘度和高撕裂伸长率,特别是在某些难以密封的连接密封点4的边缘位置,可以使密封操作简单,且连接密封点4无收缩移动错位现象,接触面更大的连接密封点4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密封,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高度的密封灵活性。
[0041]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金属板部件与相邻的另一金属板部件之间均通过涂敷双组分硅树脂层扣紧互相连接固定。
[0042]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连接密封点4均采用金属板接头对相应的金属板部件进行连接;
[0043]绝缘泡沫层3采用聚氨酯泡沫制成;
[0044]每一连接密封点4均涂敷双层双组分硅树脂层。
[0045]在很多时候,在连接密封点4,每涂敷一层双组分硅树脂层,就将减少一层绝缘泡沫层3,能够兼顾密封层的密封效果,又能保证绝缘泡沫层3的隔热效果的结构是使用双层双组分硅树脂层,这样可以获得特别好的密封连接性能。
[0046]在某些实施例中,双层双组分硅树脂层逐层涂抹,或者采用设置在履带式流水线的喷枪、喷雾机均匀喷洒在金属板部件朝向绝缘泡沫层3的一面。
[0047]在某些实施例中,涂敷双层双组分硅树脂层金属板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密封制冷装置外壳,用于冷藏柜或低温储藏保温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壳体(1),设置在所述外部壳体(1)内的内部壳体(2),以及设置在所述外部壳体(1)和所述内部壳体(2)之间的绝缘泡沫层(3);所述外部壳体(1)和所述内部壳体(2)均包括多块矩形的金属板部件;每一所述金属板部件的四个直角部分与相邻的另一所述金属板部件的所述直角部分均设有连接密封点(4);每一所述连接密封点(4)朝向所述绝缘泡沫层(3)的一面均涂敷有最少一层双组分硅树脂层作为密封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制冷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金属板部件与相邻的另一所述金属板部件之间均通过涂敷双组分硅树脂层扣紧互相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制冷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密封点(4)均采用金属板接头对相应的所述金属板部件进行连接;所述绝缘泡沫层(3)采用聚氨酯泡沫制成;每一所述连接密封点(4)均涂敷双层所述双组分硅树脂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制冷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双层所述双组分硅树脂层逐层涂抹,或者采用设置在履带式流水线的喷枪、喷雾机均匀喷洒在所述金属板部件朝向所述绝缘泡沫层(3)的一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制冷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涂敷双层所述双组分硅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锡菲夏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酒店设备工程成套南翔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