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39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门禁设备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成像单元和照明单元,所述照明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虹膜补光关联组,至少一个虹膜补光关联组,所述虹膜补光关联组包括两个虹膜补光单元,该所述两个虹膜补光单元垂直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或者,该所述两个虹膜补光单元水平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旨在提升虹膜识别身份的成功率。虹膜识别身份的成功率。虹膜识别身份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禁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防
,特别涉及一种门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虹膜识别技术是门禁设备采用的生物识别技术之一。由于人眼的颜色较深,为了提升虹膜识别的成功率,通常会在成像镜头的两侧设置集中设置多个虹膜补光灯,这种集中设置的多个虹膜补光灯中的结构中,相邻的虹膜补光灯之间的间距小,无论如何分别控制各个虹膜补光灯的开启顺序,从同一个位置反射光束在成像单元中形成的光斑的位置都不会有太大的移动量。可见,这种结构容易使得戴眼镜将虹膜补光灯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成像镜头内,并在虹膜图像区域形成光斑以干扰虹膜图像的识别,导致身份识别成功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门禁设备,旨在提升虹膜识别身份的成功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门禁设备,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成像单元和照明单元,所述照明单元包括:
[0005]至少一个虹膜补光关联组,所述虹膜补光关联组包括两个虹膜补光单元,该所述两个虹膜补光单元垂直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或者,该所述两个虹膜补光单元水平距离大于第二阈值。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同一所述虹膜补光关联组中的两个虹膜补光单元并联连接,所述两个虹膜补光单元中不同时开启,当同一所述虹膜补光关联组中一个所述虹膜补光单元开启时,若虹膜图像有光斑,关闭所述该虹膜补光单元,并开启另一所述虹膜补光单元。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虹膜补光单元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补光模组,各所述补光模组均设有子光束角,多个所述补光模组沿所述壳体的竖直方向依次排布,使各所述子光束角依次拼接形成为主光束角θ,所述主光束角θ大于所述成像单元的视场角度。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各所述补光模组的光轴与水平线的夹角不同。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虹膜补光关联组的两个所述虹膜补光单元中,位于顶部的所述虹膜补光单元和位于底部的所述虹膜补光单元中的补光模组的数量相等;
[0010]且位于顶部虹膜补光单元中的各补光模组的光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位于底部所述虹膜补光单元中对应位置的补光模组的光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门禁设备包括两个虹膜补光关联组,各所述虹膜补光关联组中的两个虹膜补光单元均呈对角线分布。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虹膜补光关联组中,两个所述虹膜补光关联组中,对应位置的两个所述虹膜补光单元的光束角在水平方向拼接之和大于所述成像单元的水平视场角度。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补光模组包括:
[0014]灯板,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灯板设有多个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布的固定孔,且多个所述固定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高度上;和
[0015]多个灯珠,一所述灯珠固定于一所述固定孔内。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虹膜补光单元包括:
[0017]灯座,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灯座设有多个安装位,多个所述安装位沿所述灯座的竖直方向依次排布设置;
[0018]一所述补光模组设于一所述安装位内,所述灯板与所述灯座固定连接。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像单元包括:
[0020]至少一个人脸成像镜头,设于所述壳体内;和
[0021]至少一个虹膜成像镜头,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人脸成像镜头的下方,所述虹膜成像镜头还通过调节机构调节虹膜成像视角。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像单元还包括:反射镜,所述反射镜设于所述人脸成像镜头和所述虹膜成像镜头之间,所述反射镜的反射面朝向所述虹膜成像镜头的光轴设置,所述反射镜通过所述调节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内;
[0023]或者,所述虹膜成像镜头的光轴平行于所述人脸成像镜头的光轴,所述虹膜成像镜头还通过所述调节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
[002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门禁设备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部的成像单元和照明单元,成像单元用于采集用户的生物识别图像;照明单元中包括有至少一个虹膜补光关联组,该虹膜补光关联组中的两个虹膜补光单元分布在壳体的不同位置,满足两个虹膜补光单元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或者该两个虹膜补光单元水平距离大于第二阈值。其中,由于两个虹膜补光单元之间垂直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或该两个虹膜补光单元水平距离大于第二阈值,此时,两个虹膜补光单元射出的光束经由同一位置的镜片反射后,在成像单元内所形成的光斑的位置也不存在较大的距离,即同一虹膜补光关联组中的两个虹膜补光单元经由同一位置的镜片反射后,在成像单元内所形成的光斑可以分别在的红膜图像区域的内侧和红膜图像区域的外侧,如此,只要开启能使光斑位于红膜图像区域的外侧的补光灯即可,这样能有效地避免光斑对虹膜图像的干扰,提升了虹膜识别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门禁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分解图;
[0028]图3为虹膜补光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图3中虹膜补光单元的结构分解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门禁设备中一个虹膜补光关联组的分布示意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门禁设备中另一个虹膜补光关联组的分布示意图;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门禁设备两个虹膜补光关联组的分布示意图;
[0033]图8为本专利技术门禁设备多个虹膜补光关联组的分布示意图;
[0034]图9为一个虹膜补光单元中的补光模组中拼接为主光束角θ的示意图;
[0035]图10为多个虹膜补光单元拼接得到主光束角θ示意图;
[0036]附图标号说明:
[0037]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门禁设备251灯板10壳体253灯珠11前壳30虹膜成像镜头13后壳40人脸成像镜头15玻璃盖板50反射镜21虹膜补光单元60调节机构23灯座70显示屏231安装位80指纹识别装置25补光模组
ꢀꢀ
[0038]100、门禁设备;10、壳体;11、前壳;13、后壳;15、玻璃盖板;21、虹膜补光单元;23、灯座;231、安装位;25、补光模组;251、灯板;253、灯珠;30、虹膜成像镜头;40、人脸成像镜头;50、反射镜;60、调节机构;70、显示屏;80、指纹识别装置。
[0039]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成像单元和照明单元,所述照明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虹膜补光关联组,所述虹膜补光关联组包括两个虹膜补光单元,该所述两个虹膜补光单元垂直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或者,该所述两个虹膜补光单元水平距离大于第二阈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禁设备,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虹膜补光关联组中的两个虹膜补光单元并联连接,所述两个虹膜补光单元中不同时开启,当同一所述虹膜补光关联组中一个所述虹膜补光单元开启时,若虹膜图像有光斑,关闭所述该虹膜补光单元,并开启另一所述虹膜补光单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虹膜补光单元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补光模组,各所述补光模组均设有子光束角,多个所述补光模组沿所述壳体的竖直方向依次排布,使各所述子光束角依次拼接形成为主光束角θ,所述主光束角θ大于所述成像单元的视场角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禁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补光模组的光轴与水平线的夹角不同。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虹膜补光关联组的两个所述虹膜补光单元中,位于顶部的所述虹膜补光单元和位于底部的所述虹膜补光单元中的补光模组的数量相等;且位于顶部虹膜补光单元中的各补光模组的光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位于底部所述虹膜补光单元中对应位置的补光模组的光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设备包括两个虹膜补光关联组,各所述虹膜补光关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礼春任志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