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敏双价态金纳米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42334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敏的双价态金纳米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肿瘤治疗技术领域,所述温敏的双价态金纳米簇由biGC和PNA组成,所述温敏的双价态金纳米簇中Au(I)/Au(0)摩尔比为0.58~1.89;所述温敏的双价态金纳米簇中PNA的质量分数为45.3%,重均分子量为24.4kDa,所述PNA中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敏双价态金纳米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肿瘤治疗
,尤其涉及一种温敏双价态金纳米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癌症免疫疗法可高效杀伤肿瘤细胞,但它仅适用于具有免疫学“热肿瘤”特征的一小部分患者(≈10

30%)。细胞焦亡是一种与适应性免疫反应相关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模式,它通过引发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改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浸润来触发全身免疫反应,增强对各种癌症的免疫治疗效果。Gasdermin是一个成孔蛋白家族,在各种疾病(感染、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癌症等)的细胞焦亡中起核心作用。其中Gasdermin E(GSDME)在肿瘤细胞的焦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由于GSDME通常在大多数肿瘤细胞中表达过少,所以很难引起其发生焦亡。然而,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5

氮杂胞苷等)可上调肿瘤细胞中的GSDME来解决这个问题。GSDME被剪切之后生成的GSDME

N是将caspase

3依赖的非免疫原性细胞凋亡转变为高度免疫原性细胞焦亡的关键促进剂。因此促进caspase

3的剪切活性,即可有效调节caspase

3/GSDME介导的肿瘤细胞焦亡,从而对原发性肿瘤和远处转移性肿瘤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0003]射频消融(RFA)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热疗法之一,通过使用电极针将高频交流电传递到肿瘤中来发挥多种抗肿瘤机制(如对肿瘤细胞的直接凝固性坏死、caspase

3依赖的细胞凋亡和肿瘤免疫微环境调节)。然而,RFA具有温度分布不均匀、肿瘤消融效果差以及对于正常组织无差别热损伤的缺点。这极大地限制了RFA在肿瘤治疗上的应用。
[0004]基于射频响应纳米材料的RFA受到广泛关注,具有温度分布均匀、可选择性热消融以及多模式精准协同等优点。而且,它无需插入针头既可灵活/精确的消融肿瘤细胞并持续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射频响应性材料包含金纳米粒子、量子点、碳纳米管、富勒烯、石墨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敏双价态金纳米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双瘤模型中证实了biGC@PNA在射频电磁波的作用下,通过激活肿瘤细胞焦亡,增强抗肿瘤免疫效应,有效抑制的肿瘤复发与转移。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为了一种温敏的双价态金纳米簇,所述温敏的双价态金纳米簇由biGC和PNA组成,
[0008]所述温敏的双价态金纳米簇中Au(I)/Au(0)摩尔比为0.58~1.89;
[0009]所述温敏的双价态金纳米簇中PNA的质量分数为45.3%,重均分子量为24.4kDa,所述PNA中N

异丙基丙烯酰胺与丙烯酸的摩尔比为4:1。
[0010]优选的,合成了Au(I)/Au(0)摩尔比为0.58~1.89的双价态金纳米簇biGC,包括
biGC
(1/3/1)
、biGC
(1/1/2)
、biGC
(1/2/2)
、biGC
(1/3/2)
、biGC
(1/3/3)
、biGC
(1/3/4)
或biGC
(1/4/2)

[0011]所述biGC
(1/3/1)
的Au(I)/Au(0)摩尔比为1.89;
[0012]所述biGC
(1/1/2)
的Au(I)/Au(0)摩尔比为0.58;
[0013]所述biGC
(1/2/2)
的Au(I)/Au(0)摩尔比为1.05;
[0014]所述biGC
(1/3/2)
的Au(I)/Au(0)摩尔比为1.13;
[0015]所述biGC
(1/3/3)
的Au(I)/Au(0)摩尔比为1.33;
[0016]所述biGC
(1/3/4)
的Au(I)/Au(0)摩尔比为1.08;
[0017]所述biGC
(1/4/2)
的Au(I)/Au(0)摩尔比为0.68;
[0018]优选的,双价态金纳米簇biGC均由五种具有精确分子式的纳米团簇组成,包括Au
47
LA
25
、Au
60
LA
22
、Au
57
LA
26
、Au
42
LA
41
和Au
63
LA
25

[0019]所述Au
47
LA
25
的Au(I)/Au(0)摩尔比为1.0;
[0020]所述Au
60
LA
22
的Au(I)/Au(0)摩尔比为0.43;
[0021]所述Au
57
LA
26
的Au(I)/Au(0)摩尔比为0.89;
[0022]所述Au
42
LA
41
的Au(I)/Au(0)摩尔比为3.75;
[0023]所述Au
63
LA
25
的Au(I)/Au(0)摩尔比为0.79;
[0024]优选的,温敏的双价态金纳米簇具有射频热效应,射频热效应与其Au(I)/Au(0)摩尔比正相关。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温敏的双价态金纳米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1)将LA与水混合,调节pH值为8.0后进行搅拌,得到搅拌物;
[0027]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搅拌物与HAuCl4水溶液混合、搅拌,得到无色溶液;
[0028]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无色溶液与硼氢化钠水溶液混合、搅拌过夜,得到biGC;
[0029]4)将所述步骤3)得到的biGC与所述PNA混合、孵育,得到温敏的双价态金纳米簇;
[0030]所述步骤1)LA与步骤2)HAuCl4水溶液中HAuCl4的质量比为3:1。
[0031]优选的,所述步骤1)LA的摩尔质量与水的体积比为0.02~0.08mmol:40ml。
[0032]优选的,所述步骤1)水与步骤2)HAuCl4水溶液的体积比为50:1,所述HAuCl4水溶液中Au的浓度为25mmol/L。
[0033]优选的,所述步骤3)无色溶液与硼氢化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为51:1~4,所述硼氢化钠水溶液的浓度为25mmol/L。
[0034]优选的,所述步骤4)biGC与PNA的摩尔比为1:2。
[0035]优选的,所述步骤4)孵育的时间为48h,所述孵育的温度为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敏的双价态金纳米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敏的双价态金纳米簇由biGC和PNA组成,所述温敏的双价态金纳米簇中Au(I)/Au(0)摩尔比为0.58~1.89;所述温敏的双价态金纳米簇中PNA的质量分数为45.3%,重均分子量为24.4kDa,所述PNA中N

异丙基丙烯酰胺与丙烯酸的摩尔比为4:1。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温敏的双价态金纳米簇,其特征在于,合成了Au(I)/Au(0)摩尔比为0.58~1.89的双价态金纳米簇biGC,包括biGC
(1/3/1)
、biGC
(1/1/2)
、biGC
(1/2/2)
、biGC
(1/3/2)
、biGC
(1/3/3)
、biGC
(1/3/4)
或biGC
(1/4/2)
;所述biGC
(1/3/1)
的Au(I)/Au(0)摩尔比为1.89;所述biGC
(1/1/2)
的Au(I)/Au(0)摩尔比为0.58;所述biGC
(1/2/2)
的Au(I)/Au(0)摩尔比为1.05;所述biGC
(1/3/2)
的Au(I)/Au(0)摩尔比为1.13;所述biGC
(1/3/3)
的Au(I)/Au(0)摩尔比为1.33;所述biGC
(1/3/4)
的Au(I)/Au(0)摩尔比为1.08;所述biGC
(1/4/2)
的Au(I)/Au(0)摩尔比为0.6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敏的双价态金纳米簇,其特征在于,双价态金纳米簇biGC均由五种具有精确分子式的纳米团簇组成,包括Au
47
LA
25
、Au
60
LA
22
、Au
57
LA
26
、Au
42
LA
41
和A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彦兵杨祥良张清清史鼎文郭梦芹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