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和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241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和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包括导流片。所述顶盖组件包括各自独立设置的顶盖片、绝缘件和极柱组件,其中,所述顶盖片上开设有顶盖片通孔,所述绝缘件上开设有绝缘件通孔,所述极柱组件包括各自独立设置的极柱、塑胶件和密封件,其中,所述极柱用于与所述导流片导电连接,所述塑胶件具有极柱限位部和塑胶件通孔,所述极柱用于通过所述极柱限位部被设置在所述塑胶件上,所述密封件具有密封件通孔,在装配所述顶盖组件时,所述顶盖片通孔和所述塑胶件通孔形成第一贯通孔,所述密封件用于穿设在所述第一贯通孔中。该顶盖组件在进行装配时仅需要较少的焊接工艺,避免了复杂工艺带来的问题。避免了复杂工艺带来的问题。避免了复杂工艺带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和二次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二次电池的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和包括该顶盖组件的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2]二次电池通常包括电芯组件、壳体和顶盖,电芯组件被设置在壳体中,顶盖覆盖在电芯组件的上方,并与壳体相配合以形成一完整的封闭的二次电池的外壳。在装配二次电池时,通常是先装配好顶盖组件,再将顶盖组件与其他组件装配起来,再一起放入壳体中。在装配顶盖组件结构时,通常会采用铆接、注塑、注塑加焊接或者焊接等工艺。图1A和图1B是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是顶盖组件100的示意图,图1B是爆炸图。结合图1A和图1B所示,该顶盖组件100包括顶盖片110和绝缘件120,以及成对设置的第一上极柱131a、第二上极柱131b;第一塑胶件132a、第二塑胶件132b;第一密封件133a、第二密封件133b;第一密封件141a、第二密封件141b;第一下极柱142a、第二下极柱142b。其中,第一上极柱131a和第一塑胶件132a通过注塑包胶工艺与顶盖片110固定,第二上极柱131b和第二塑胶件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所述二次电池包括导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组件包括各自独立设置的顶盖片、绝缘件和极柱组件,其中,所述顶盖片上开设有顶盖片通孔,所述绝缘件上开设有绝缘件通孔,所述极柱组件包括各自独立设置的极柱、塑胶件和密封件,其中,所述极柱用于与所述导流片导电连接,所述塑胶件具有极柱限位部和塑胶件通孔,所述极柱用于通过所述极柱限位部被设置在所述塑胶件上,所述密封件具有密封件通孔,在装配所述顶盖组件时,所述顶盖片通孔和所述塑胶件通孔形成第一贯通孔,所述密封件用于穿设在所述第一贯通孔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组件由所述顶盖片、所述绝缘件和所述极柱组件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片包括上沉台,所述上沉台相对于所述顶盖片的上表面而凹进,所述顶盖片通孔位于所述上沉台中,所述塑胶件用于设置在所述上沉台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底壁和第一侧壁,所述上沉台具有上沉台面和上沉台壁,所述极柱具有外侧壁和下表面,在装配所述顶盖组件时,所述第一底壁夹设在所述上沉台面和所述下表面之间,所述第一侧壁夹设在所述上沉台壁和所述外侧壁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沿水平方向凸出的第一凸出部和沿竖直方向凸出的第二凸出部,在装配所述顶盖组件时,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塑胶件通孔的孔壁抵接,所述第二凸出部与所述顶盖片通孔的孔壁抵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出部还与所述绝缘件抵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件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顶盖片通孔的尺寸,和/或,所述绝缘件通孔的尺寸小于等于所述顶盖片通孔的尺寸。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鹏喻先锋蔡云龙刘微侯敏曹辉
申请(专利权)人: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