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电厂低温余热的煤泥污泥干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218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电厂低温余热的煤泥污泥干化系统,包括:阳光棚,所述阳光棚用于晾晒并烘干煤泥污泥,其包括一透明棚主体;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用于与低温驱动热源进行热交换,并对阳光棚输送热气及热水;以及汽水输送管组,所述输送管组用于输送换热单元产生的热气和热水,所述输送管组还用于连接阳光棚和换热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和功能性强,可广泛应用于锅炉煤泥掺烧技术领域。可广泛应用于锅炉煤泥掺烧技术领域。可广泛应用于锅炉煤泥掺烧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电厂低温余热的煤泥污泥干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锅炉煤泥掺烧
,具体是指一种利用电厂低温余热的煤泥污泥干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厂运行过程中,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掺烧煤泥等劣质煤的过程中,由于煤泥的水分大,导致在运行过程中降低了燃烧效率,锅炉运行成本过高,能源需求量大。再者,由于煤泥在使用过程中含水量大,导致其在输送过程存在负担,进一步提高了锅炉的运行成本。
[0003]并且,锅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热损失,导致锅炉运行的热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从而影响了发电效率;如何能将这部分损失的热量收集起来用来对掺烧的煤泥进行干化的话,则会带来较为明显的收益。
[0004]因此,一种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技术有待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电厂余热来对煤泥污泥干化、进而提高掺烧效率的系统。
[0006]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利用电厂低温余热的煤泥污泥干化系统,包括:
[0008]阳光棚,所述阳光棚用于晾晒并烘干煤泥污泥,其包括一透明棚主体;
[0009]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用于与低温驱动热源进行热交换,并对阳光棚输送热气及热水;
[0010]以及汽水输送管组,所述输送管组用于输送换热单元产生的热气和热水,所述输送管组还用于连接阳光棚和换热单元。
[0011]优选地,所述主体包括阳光板顶面以及透明侧面,所述顶面位于主体顶部,所述透明侧面位于主体侧部;所述主体内还设有摊铺机和翻泥机,用于将输煤皮带输送过来的煤泥污泥进行翻转和摊开。
[0012]优选地,所述主体内还设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主体底面设有地暖层,所述地暖层包括蛇形布置的盘管;所述顶面与侧面之间固定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换热单元包括并联连接在输汽管上的热泵一、热泵二,所述输汽管与低温驱动热源连接,用于对热泵一和热泵二输送低温热源。
[0014]优选地,所述热泵一通过热水管一与盘管形成闭合回路一,所述阳光棚与热泵二之间通过废气管一形成闭合回路二;所述阳光棚、热泵二上均设有输出热废气的废气管二。
[0015]优选地,所述热泵一和热泵二之间还设有连接二者的回路管;所述热泵一的出口连接一输出冷却水的冷水管。
[0016]优选地,所述盘管设为两组,二者并联连接在一分水器上,所述分水器与热水管一
之间设有循环泵;所述废气管一和废气管二上均设有风机。
[0017]优选地,所述阳光棚内还设有排气风机。
[001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0019]通过提出一种带有阳光棚、换热单元以及汽水输送罐组的组合系统,从而实现了利用电厂余热来对掺烧用煤泥污泥进行干化处理的功能,从而不但回收了低温热源继而再次利用,而且提高了掺烧效率,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系统连接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盘管的连接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阳光棚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一种利用电厂低温余热的煤泥污泥干化系统,包括:
[0025]阳光棚1,阳光棚1用于晾晒并烘干煤泥污泥,其包括一透明棚主体;
[0026]换热单元,换热单元用于与低温驱动热源2进行热交换,并对阳光棚1输送热气及热水;
[0027]以及汽水输送管组,输送管组用于输送换热单元产生的热气和热水,输送管组还用于连接阳光棚1和换热单元。
[0028]在利用本装置进行实施的过程中,利用输煤皮带将待掺烧用煤泥输送至阳光棚1内,利用阳光棚1来对煤泥进行晾晒干化,并且,在这过程中,通过换热单元来对阳光棚1内部进行补充热源,具体为对阳光棚1内补充热气以及热水,从而辅助提高对煤泥污泥的晾晒效果。
[0029]主体包括阳光板顶面1.1以及透明侧面1.2,顶面1.1位于主体顶部,侧面1.2位于主体侧部;主体内还设有摊铺机和翻泥机,用于将输煤皮带输送过来的煤泥污泥进行翻转和摊开。
[0030]皮带将煤泥污泥送入阳光棚1内,摊铺机将煤泥污泥均匀的摊铺在阳光棚1内的地暖平面上,后经过全自动翻泥机,其为变频电机,可自动调节翻泥速度,使物料得到均匀翻动,实现表面翻新和蒸发水分,并将煤泥污泥赶至阳光棚1另一端后,经过地下皮带装置,送出干化车间。
[0031]翻泥机前进的同时对物料进行混合、破碎、通风以及运输,当翻泥机在阳光棚1中从一头到另一头行走完一遍时,所有的物料就被翻滚移位了一次,即在短时间内,每一颗物料颗粒都被移动过,这就意味着优良的干化效果和防止臭气的产生。
[0032]翻泥机行驶至指定地点并利用铲刀铲泥,然后将其携带至另一地点。通过这种方法,可实现干物料与湿物料的回混。当然根据需要,也可在阳光棚1的同一侧实现进泥和出泥。
[0033]阳光棚1中设屋顶喷淋系统并不是作为灌溉作物使用,而是通过喷淋系统将水喷洒在屋顶上,达到降低温室内空气温度或冲洗屋顶灰尘的作用,以提高温室透光率的目的。
屋顶喷淋系统中的灌水器选择屋顶喷淋专用喷头,还可作为屋顶清洗使用,进而给温室内的物料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屋顶喷淋没有造成温室内湿度的显著增加,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分布比较均匀。这种降温措施的能耗小,可以达到温室降温和降低温室夏季生产成本的双重目的。
[0034]主体内还设有温湿度传感器;主体底面设有地暖层,地暖层包括蛇形布置的盘管3;顶面1.1与侧面1.2之间固定连接。
[0035]新风进入阳光棚1内,参与烘干后,排除阳光棚1的废气,经过热泵二6脱水提取汽化潜热后,再由热泵二6将干燥后的空气加热至60℃左右,送入阳光棚1内。阳光棚1出口设置有害气体检测装置,当干化污泥等物料湿、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将干燥后的气体直接送入电厂一二次风机入口,直接送入炉膛参与燃烧。
[0036]地暖层中包括布置的盘管3,盘管3中通入经由换热单元输入的热水,从而利用热交换来对铺设在其上的煤泥污泥进行烘干操作,从而对其含有的水分进行蒸发,提高煤泥污泥的燃烧效率。
[0037]换热单元包括并联连接在输汽管4上的热泵一5、热泵二6,输汽管4与低温驱动热源2连接,用于对热泵一5和热泵二6输送低温热源。
[0038]热泵二6将阳光棚1内的湿度为90%的废气脱水并提取汽化潜热,再通过溴化锂空调技术,其输出的热量一部分由热泵二6加热热泵一5出口闭式水循环系统,加热后循环水继续送入热泵一5提取热量。热泵一5将提取的热量将从阳光棚1出来的地暖循环水加热后送入阳光棚1内进行烘干。热泵一5、热泵二6的低温驱动热源2为电厂辅助蒸汽,热泵一5的热源水及热泵二6冷却水为同一闭式循环水,脱白系统、冷却塔循环水作为该循环水补充热源使用。脱白系统即电厂中常见的减少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电厂低温余热的煤泥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阳光棚,所述阳光棚用于晾晒并烘干煤泥污泥,其包括一透明棚主体;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用于与低温驱动热源进行热交换,并对阳光棚输送热气及热水;以及汽水输送管组,所述输送管组用于输送换热单元产生的热气和热水,所述输送管组还用于连接阳光棚和换热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电厂低温余热的煤泥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阳光板顶面以及透明侧面,所述顶面位于主体顶部,所述透明侧面位于主体侧部;所述主体内还设有摊铺机和翻泥机,用于将输煤皮带输送过来的煤泥污泥进行翻转和摊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电厂低温余热的煤泥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还设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主体底面设有地暖层,所述地暖层包括蛇形布置的盘管;所述顶面与侧面之间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电厂低温余热的煤泥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包括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杭任启云宋刚王晓波吴迪张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徐矿综合利用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