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179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座椅本体的表面产生褶皱或松垮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交通工具用座椅(S)包括:椅背(2);及可动体(40),安装于椅背(2)的内部,配置于比椅背(2)的中央部(2A)更靠外侧的位置,并且能移动以便使椅背(2)的侧部(2B)向就座者侧(座椅前方侧)突出。可动体(40)配置于侧部(2B)中软垫材(2a)的背面。可动体(40)的与就座者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后端部)配置于比椅背(2)的中央部的就座面更靠就座者侧(座椅前方侧)的位置。侧(座椅前方侧)的位置。侧(座椅前方侧)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交通工具用座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涉及一种包括可动体的交通工具用座椅,所述可动体能移动以便使座椅本体的一部分比通常位置更向就座者侧突出。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一种车辆用座椅,其包括可动体(例如侧撑构件),所述可动体安装于供就座者就座的座椅本体的内部,并且能移动以便使座椅本体的一部分(例如侧部)比通常位置更向就座者侧突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通过包括所述可动体,可根据就座者的体型或嗜好提高车辆用座椅的保持性。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

14823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8]然而,在如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座椅中,在可动体使座椅本体的一部分向就座者侧突出时,有时意外地在座椅本体的表面(具体而言为表皮材)产生褶皱或松垮,于是有损及车辆用座椅的外观之虞。
[0009]例如假定车辆用座椅包括使椅背的侧部向就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体,供就座者就座;及可动体,安装于所述座椅本体的内部,配置于比所述座椅本体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更靠外侧的位置,并且能移动以便使所述座椅本体的一部分比通常位置更向所述就座者侧突出,所述可动体的与所述就座者侧相反一侧的端部配置于比所述座椅本体的中央部的就座面更靠所述就座者侧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包括成为靠背部的椅背,所述椅背具有软垫材、及被覆所述软垫材的表皮材,所述可动体配置于所述椅背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侧部中所述软垫材的背面,并且能移动以便使所述侧部向座椅前方侧突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体包括转动构件,所述转动构件进行转动以便使所述椅背的所述侧部向座椅前方侧突出,所述转动构件的后端部配置于比所述椅背的中央部的就座面更靠座椅前方侧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包括成为骨架的背框,所述背框包括侧架,所述侧架配置于座椅宽度方向的左右侧方,沿着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可动体配置于比所述侧架更靠座椅前方的位置,所述可动体包括:基础构件,由所述侧架所支撑;及转动构件,以相对于所述基础构件而能够经由转动轴进行转动的方式安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椅背中,所述中央部的就座面与所述侧部的突出面连续形成,在所述侧部中,所述软垫材的背面以沿着所述侧部的所述突出面的方式形成倾斜面,所述可动体配置于所述侧部中在所述软垫材与所述侧架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所述基础构件中与所述侧部的所述软垫材对应的部分以沿着所述侧部的所述软垫材的背面倾斜的方式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构件中与所述侧部的所述软垫材相向的部分以沿着所述侧部的所述软垫材的背面倾斜的方式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软垫材的表面形成有用来将所述表皮材的端末折边的折边槽,所述折边槽设置于所述椅背中划分所述中央部与所述侧部的位置,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在所述软垫材的背面中与所述折边槽对应的部分形成有软垫变形抑制部,所述软垫变形抑制部用来在所述折边槽的周边抑制所述软垫材的变形。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体包括多个袋体,所述多个袋体因封入流体而鼓出,
关于所述多个袋体,配置于座椅前后方向上不同的位置,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贡载田代正人河田和也宫脇和也朴喜赫菊地健太山内直人松本直也郭裕之马场広田辺仁一
申请(专利权)人: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