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作业智能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214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电作业智能降温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户外降温装置重量,使得工作人员的负荷加重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包括:降温箱内设置有储水箱,储水箱上设置有水箱出口和水箱进口;降温服内设置有冷却管路,冷却管路上设置有冷却进口和冷却出口;水箱出口通过水管与冷却进口连通,冷却出口通过水管与水箱进口连通;水循环装置设置在降温箱内,用于将水在储水箱和冷却管路之间实现水循环。通过水管在降温服和储水箱实现水循环,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不断的对工作人员的身体进行降温。由于降温服内并不设置有其他的装置,使得大大的减轻了降温服的重量,有效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重。重。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电作业智能降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降温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电作业智能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改善电力作业人员在夏天户外高温天气恶劣作业环境,保障作业人员身心健康,有效降低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中暑等突发疾病风险,研发带电作业智能降温装置成为一种迫切需求。
[0003]现有的降温背心设置有独立的降温装置,使得降温背心整体的重量增加,增加了操作工人的身体负荷,且采用独立的电源,使得降温的持续时间段,不能满足长时间的作业需求。
[0004]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6137278U,公告日2017年5月3日,技术的名称为一种专门用于户外运动的制冷保温运动服,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专门用于户外运动的制冷保温运动服,该申请通过在后腰部安装降温装置,达到对衣服体内身体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但是由于其电池的电量有限,使得降温装置工作的时间较短,难以适用长时间的户外高温作业;同时由于该衣物安装有降温装置,使得衣物的整体重量增加,增加了工人的负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户外降温装置重量,使得工作人员的负荷加重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电作业智能降温装置,它具有重量轻,穿着方便,且能够长时间的对工作人员进行降温。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电作业智能降温装置,包括:
[0007]降温箱,降温箱内设置有储水箱,储水箱上设置有水箱出口和水箱进口;
[0008]降温服,降温服内设置有冷却管路,冷却管路上设置有冷却进口和冷却出口;水箱出口通过水管与冷却进口连通,冷却出口通过水管与水箱进口连通;
[0009]水循环装置,设置在降温箱内,用于将水在储水箱和冷却管路之间实现水循环。
[0010]本技术使用时,将水箱出口通过水管与冷却进口连通,将冷却出口通过水管与水箱进口连通;之后开启降温箱,降温箱内的循环水泵开始工作,将储水箱内的水通过循环水泵的作用从水箱出口、通过水管、通过冷却进口进入冷却管路内,由于冷却进口设置在冷却管路的底端,使得冷却管路充满水之后从冷却出口流出,之后通过水管从水箱进口流入储水箱内,实现水循环,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不断的对工作人员的身体进行降温,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因此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降温服内并不设置有其他的装置,使得大大的减轻了降温服的重量,有效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重;同时,本技术可以根据具体工作的人数,将多个工人穿戴的降温服与一台降温箱连接,使得能够实现一台降温箱就对多个工人实现降温;另外,降温服与降温箱之间独立设置,使得能够对降温服进行清洗。
[0011]作为优选,降温箱内设置有若干个储水箱,储水箱上均设置有水箱出口和水箱进口。
[0012]设置多个储水箱,使得可以根据具体工作的人数,将多个工人穿戴的降温服与一台降温箱连接,使得能够实现一台降温箱就对多个工人实现降温。
[0013]作为优选,水箱出口和水箱进口均通过快速接头与水管连接;冷却出口和冷却进口均通过快速接头与水管连接。
[0014]水管通过快速接头与储水箱和冷却管路连通,使得拆装更加的方便。
[0015]作为优选,还包括风冷装置,风冷装置包括风扇和降温腔,降温腔上设置有降温进口和降温出口,降温出口和水箱出口通过水管连通,降温出口与水箱进口通过水管连通。
[0016]风扇的转动产生风从风冷装置吹出,吹出的风通过格栅孔内实现降温,给工人更加舒适的降温感受。
[0017]作为优选,降温进口和降温出口均通过快速接头与水管连接。
[0018]作为优选,降温箱内设置有小型压缩机。
[0019]小型压缩机的设置用于对储水箱内的水进行提前制冷,使用时,再将带电作业智能降温装置带到户外使用。
[0020]作为优选,降温箱外侧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将降温箱包覆住。
[0021]保温层能够对储水箱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防止储水箱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而使得储水箱内的温度增加。
[0022]作为优选,水循环装置为循环水泵。
[0023]循坏水泵能够保证水循坏的效率。
[0024]作为优选,冷却管路为网格型,冷却进口设置在冷却管路的底端,冷却出口设置在冷却管路的顶端。
[0025]网格型的冷却管路,能够提高水对降温服的降温效果。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由于降温服内并不设置有其他的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使得大大的减轻了降温服的重量,有效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重;
[0028](2)可以根据具体工作的人数,将多个工人穿戴的降温服与一台降温箱连接,使得能够实现一台降温箱就对多个工人实现降温;
[0029](3)降温服与降温箱之间独立设置,使得能够方便对降温服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技术的降温箱的内部结构图;
[0032]图3是本技术的风冷装置的侧方向的剖视图;
[0033]图4是本技术的降温服的内部结构图;
[0034]图5是本技术的降温腔的结构图;
[0035]图中:1、降温箱,11、保温层,2、储水箱,21、水箱出口,22、水箱进口,3、降温服,4、冷却管路,41、冷却出口,42、冷却进口,5、快速接头,6、风冷装置,61、风扇,62、降温腔,621、降温出口,622、降温进口,7、小型压缩机,8、循环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0037]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带电作业智能降温装置,包括:
[0038]降温箱1,降温箱1内设置有若干个储水箱2,本实施例中储水箱2设置成三个,储水箱2上均设置有水箱出口21和水箱进口22;降温箱1外侧设置有保温层11,保温层11将降温箱1包覆住,为减轻整体的重量,保温层11采用泡沫材料制成;
[0039]降温服3,降温服3内设置有冷却管路4,冷却管路4上设置有冷却进口42和冷却出口41,冷却管路4为网格型,冷却进口42设置在冷却管路4的底端,冷却出口41设置在冷却管路4的顶端;水箱出口21通过水管与冷却进口42连通,冷却出口41通过水管与水箱进口22连通;水箱出口21和水箱进口22均通过快速接头5与水管连接;冷却出口41和冷却进口42均通过快速接头5与水管连接。
[0040]为了提高降温的效果,冷却管路4设置有三组,三组冷却管路之间通过水管连接,三组冷却管路分别设置在降温服3前方的两侧与身体前方位置两侧对应的位置处,以及降温服3的背后。
[0041]水循环装置,设置在降温箱1内,用于将水在储水箱2和冷却管路4之间实现水循环;水循环装置为循环水泵8。
[0042]降温箱1内设置有小型压缩机7,小型压缩机7能够进行制冷。当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电作业智能降温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降温箱(1),降温箱(1)内设置有储水箱(2),储水箱(2)上设置有水箱出口(21)和水箱进口(22);降温服(3),降温服(3)内设置有冷却管路(4),冷却管路(4)上设置有冷却进口(42)和冷却出口(41);水箱出口(21)通过水管与冷却进口(42)连通,冷却出口(41)通过水管与水箱进口(22)连通;水循环装置,设置在降温箱(1)内,用于将水在储水箱(2)和冷却管路(4)之间实现水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作业智能降温装置,其特征是,降温箱(1)内设置有若干个储水箱(2),储水箱(2)上均设置有水箱出口(21)和水箱进口(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作业智能降温装置,其特征是,水箱出口(21)和水箱进口(22)均通过快速接头(5)与水管连接;冷却出口(41)和冷却进口(42)均通过快速接头(5)与水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带电作业智能降温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风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灵林旭林土方胡涛曹杰陈友德朱克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泰斯德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