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腔给药的纳米-温敏组装凝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74211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腔给药的纳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腔给药的纳米

温敏组装凝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敏凝胶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经鼻给药的温敏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卫生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脑卒中又名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因颅内血管出现破裂或堵塞,引起脑组织损伤,进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包括脑溢血、脑梗死。中国人目前的前三大死亡原因分别为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和癌症。其中,脑卒中是中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缺血性脑卒中约占比80%。脑卒中患者7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重度残疾者占40%以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0003]缺血性卒中的病理机制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是指脑缺血一段时间恢复血供应后,大脑的功能不仅没有及时恢复,反而会加重脑神经障碍。现代病理学研究表明,CIRI病理机制十分复杂,主要涉及了线粒体损伤、氧化应激、炎症反应、钙离子超载、兴奋性氨基酸过度释放等环节。静脉注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指南中唯一一项1A类推荐方案,但是其应用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
[0004]葛根素(Puerarin)是中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葛根素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脑神经细胞、抗氧化、抗炎等作用。葛根素注射液临床中也常用于心肌缺血、脑缺血等疾病。大量研究表明,葛根素对脑神经具有良好保护作用。在保护线粒体方面,葛根素通过抑制线粒体自噬介导的线粒体质量减少、保持线粒体膜电位、防止细胞色素C释放、并降低半胱天冬酶活性缓解线粒体功能障碍。葛根素能明显降低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脑含水量,提高Na
+

K
+

ATPase、Ca
2+

Mg
2+

ATPase活性,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可以改善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等指标,减轻自由基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因此,葛根素是治疗CIRI疾病理想的中药有效成分。
[0005]将葛根素开发成治疗CIRI的药物,需要解决其溶解性低的问题,靶向性地将其递送至线粒体部位,因此通过纳米递药系统和靶向递送技术解决这个问题。纳米递药系统可以改善药物溶解度差、防止药物降解,并且有望借助载体的跨膜能力增加药物的吸收。纳米载药系统具有粒径小,容易被细胞吞噬的优点。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如壳聚糖等载体材料构建纳米递载药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较高的载药率和包封率,更利于防止药物降解,提高药物稳定性,但是,传统的壳聚糖纳米粒存在靶向性和穿膜能力差的缺点。
[0006]SS

31肽(D

Arg

Dmt

Lys

Phe

NH2)是一种类芳香族阳离子短肽,具有线粒体靶向能力和穿膜特性。SS

31很容易被神经母细胞瘤摄取,30min后达到稳定浓度,细胞内SS

31浓度是细胞外的6倍。线粒体摄取SS

31可以在不到2min内达到最大吸收,在线粒体内膜的富集高达给药浓度的5000倍。研究发现,SS

31可以聚集在线粒体内膜上,与心磷脂相互作用。缺血再灌注时,氧气和营养物质的突然补给重新激发线粒体有氧呼吸,导致线粒体Ca
2+
的进一步负荷、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和ROS(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产生的爆发,进而引发线粒体功能障碍。这些聚在线粒体上的级联反应的发生最终会导致细胞死亡和组织梗塞。因此,线粒体是缺血性脑损伤中神经保护的主要目标。
[0007]脑组织的天然生理屏障——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使许多体外筛选有效的先导化合物在体内因不能通过BBB而无法起效。
[0008]本专利技术选择将SS

31肽作为靶向分子修饰在纳米粒表面,提高药物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重要细胞器——线粒体的靶向分布,进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是针对药物难以透过血脑屏障、纳米药物容易过早释放的问题,提供一种线粒体靶向的葛根素纳米粒、温敏凝胶、其制备方法及用途,本专利技术的葛根素纳米粒、温敏凝胶可以用于缺血性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特别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并适用于经鼻给药方式,解决了纳米药物过早释放的技术问题,确保药物平稳释放。
[0010]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鼻腔给药的纳米粒(即线粒体靶向的葛根素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葛根素纳米粒具有ROS响应性,包括如下步骤:
[0011](1)将2,2'

[丙烷

2,2

二基双(硫代)]二乙酸、EDC、NHS加入到DMSO中,避光条件下,搅拌,进行酯化反应,制得ROS响应性交联剂TKDA(即TKDA的DMSO溶液);
[0012](2)向壳聚糖水溶液中加入4

(N

马来酰亚胺甲基)环己烷
‑1‑
羧酸磺酸基琥珀酰亚胺酯钠盐搅拌,进行第一交联反应,制得第一交联液;接着向第一交联液中加入SS

31肽,搅拌,进行第二交联反应,制得SS

31肽

壳聚糖;
[0013](3)将液体石蜡和乳化剂混匀,制得石蜡

乳化剂混合液;
[0014](4)在搅拌状态下,将SS

31

壳聚糖水溶液加入到石蜡

乳化剂混合液中,搅拌,进行乳化处理,形成乳化体系,制得石蜡

乳化剂

SS

31

壳聚糖混合液;
[0015](5)将葛根素加入到步骤(1)制备的ROS响应性交联剂TKDA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步骤(4)制备的石蜡

乳化剂

SS

31

壳聚糖混合液,搅拌,进行第三交联反应,即得(即制得葛根素

SS

31肽

ROS响应性纳米粒)。
[0016]第三交联反应制得葛根素

SS

31肽ROS响应性纳米粒溶液简称为葛



ROS纳米粒溶液,即所述的线粒体靶向的葛根素纳米粒。
[0017]ROS响应性是指纳米粒能够在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腔给药的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葛根素纳米粒具有ROS响应性,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2,2'

[丙烷

2,2

二基双(硫代)]二乙酸、EDC、NHS加入到DMSO中,避光条件下,搅拌,室温下进行酯化反应,制得ROS响应性交联剂TKDA;(2)向壳聚糖水溶液中加入4

(N

马来酰亚胺甲基)环己烷
‑1‑
羧酸磺酸基琥珀酰亚胺酯钠盐搅拌,进行第一交联反应,制得第一交联反应液;接着向第一交联反应液中加入SS

31肽,搅拌,进行第二交联反应,制得SS

31

壳聚糖;(3)将液体石蜡和乳化剂混匀,制得石蜡

乳化剂混合液;(4)在搅拌状态下,将SS

31

壳聚糖水溶液加入到石蜡

乳化剂混合液中,搅拌,进行乳化处理,形成乳化体系,制得石蜡

乳化剂

SS

31

壳聚糖混合液;(5)将葛根素加入到步骤(1)制备的ROS响应性交联剂TKDA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步骤(4)制备的石蜡

乳化剂

SS

31

壳聚糖混合液,搅拌,进行第三交联反应,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松崔元璐张海韵张燕王磊赵发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