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蜂养殖用饮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1930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蜂养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中蜂养殖用饮水装置,解决了目前人工补水方式不及时导致中蜂死亡,或者补水过量易导致中蜂溺亡,增加养殖成本的问题,其包括水槽,所述水槽一侧连接有水箱,水箱与水槽下部之间嵌装有单向阀组件,水槽内部一侧连接有隔板,隔板两侧与水槽之间分别形成有浮动仓和饮水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饮水仓液面高度的变化,使得浮板带动楔形压杆上下运动,然后楔形压杆与楔形顶杆挤压,进而使得顶杆组件挤压单向阀组件,将水箱与水槽之间连通,使得水源进入水槽,完成补水,整体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自动供水,无需人员定期加水,节省了时间,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蜂养殖用饮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中蜂养殖
,具体为一种中蜂养殖用饮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或“土蜂”,是我国独有的蜂种资源,有许多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优势;中蜂由于善于利用零星蜜源,所以蜂蜜产量稳定,质量高,价值高,含有丰富的果糖、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酶,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不可多得的绿色滋补保健食品和药品;另外,中蜂不仅可以使大面积农作物增产增收,而且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客观上为各类零星植物传花授粉,为维护植物多样性作出了特殊贡献,尤其是在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作物的生产中,无疑离不开它;因此,养殖中蜂,效益好,既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又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0003]中蜂养殖时需要为中蜂提供水源,现有方式一般是人工摆放水槽,然后定期向水槽加注一定量的水源以供中蜂饮用,若补水不及时,容易导致中蜂死亡,另外,若加注水源过多,也会导致中蜂溺水死亡,增加养殖成本,因此,设计一种中蜂养殖用饮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中蜂养殖用饮水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人工补水方式不及时导致中蜂死亡,或者补水过量易导致中蜂溺亡,增加养殖成本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蜂养殖用饮水装置,包括水槽,所述水槽一侧连接有水箱,水箱与水槽下部之间嵌装有单向阀组件,水槽内部一侧连接有隔板,隔板两侧与水槽之间分别形成有浮动仓和饮水仓,浮动仓内部设有浮板,浮板一侧对称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贯穿隔板延伸至饮水仓内部连接有浮球,隔板对应连接杆贯穿处开设有槽口,浮板下端连接有配重块,配重块下端连接有楔形压杆,楔形压杆下方且位于浮动仓内部连接有顶杆组件,顶杆组件与单向阀组件相适配,饮水仓内部设有站网组件,饮水仓内部下端一侧连接有斜台,斜台底部一侧且位于水槽外端嵌装有排水管,水箱上端一侧连接有进水管。
[0006]优选的,所述单向阀组件包括柱体,柱体内部开设有活动腔,活动腔一端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活动腔另一端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活动腔内部通过弹簧连接有密封塞,密封塞一端与第二通孔内壁抵持。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内外两侧均呈喇叭状。
[0008]优选的,所述顶杆组件包括与浮动仓内部下端连接的导向套,导向套内部活动连接有楔形顶杆,楔形顶杆一端靠近边缘处连接有限位圈,楔形顶杆一端固定连接有中空杆。
[0009]优选的,所述楔形顶杆内部开设有中空腔,中空杆与中空腔连通,中空腔一端圆周开设有出水孔。
[0010]优选的,所述站网组件包括浮力圈,浮力圈内壁连接有铁丝网。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饮水仓液面高度的变化,使得浮板带动楔形压杆上下运动,然后楔形压杆与楔形顶杆挤压,进而使得顶杆组件挤压单向阀组件,将水箱与水槽之间连通,使得水源进入水槽,完成补水,整体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自动供水,无需人员定期加水,节省了时间,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3](2)、通过在饮水仓设置的站网组件,能够在中锋饮水时提供站立位置,避免中蜂溺亡现象,有效的降低了养殖成本。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2的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站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水槽;2、水箱;3、单向阀组件;301、柱体;302、活动腔;303、第一通孔;304、第二通孔;305、弹簧;306、密封塞;4、隔板;5、浮动仓;6、饮水仓;7、浮板;8、连接杆;9、浮球;10、槽口;11、配重块;12、楔形压杆;13、顶杆组件;1301、导向套;1302、楔形顶杆;1303、限位圈;1304、中空杆;1305、中空腔;1306、出水孔;14、站网组件;1401、浮力圈;1402、铁丝网;15、斜台;16、排水管;17、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一,由图1

图4给出,本技术包括水槽1,水槽1一侧连接有水箱2,水箱2与水槽1下部之间嵌装有单向阀组件3,水槽1内部一侧连接有隔板4,隔板4两侧与水槽1之间分别形成有浮动仓5和饮水仓6,浮动仓5内部设有浮板7,浮板7一侧对称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贯穿隔板4延伸至饮水仓6内部连接有浮球9,隔板4对应连接杆8贯穿处开设有槽口10,通过连接杆8沿槽口10内上下运动,能够将浮板7运动位置限制,使其随液面高度的改变保持上下运动,浮板7下端连接有配重块11,配重块11下端连接有楔形压杆12,楔形压杆12下方且位于浮动仓5内部连接有顶杆组件13,顶杆组件13与单向阀组件3相适配,饮水仓6内部设有站网组件14,饮水仓6内部下端一侧连接有斜台15,斜台15底部一侧且位于水槽1外端嵌装有排水管16,水箱2上端一侧连接有进水管17,方便对水箱2进行加注水源。
[0023]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单向阀组件3包括柱体301,柱体301内部开设有活动腔302,活动腔302一端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303,活动腔302另一端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304,活动腔302内部通过弹簧305连接有密封塞306,用于将第二通孔304堵塞,密封塞306
一端与第二通孔304内壁抵持,第二通孔304内外两侧均呈喇叭状,喇叭状的结构设置,方便中空杆1304抵持时能够起到引导作用。
[0024]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顶杆组件13包括与浮动仓5内部下端连接的导向套1301,导向套1301内部活动连接有楔形顶杆1302,楔形顶杆1302一端靠近边缘处连接有限位圈1303,楔形顶杆1302一端固定连接有中空杆1304,楔形顶杆1302内部开设有中空腔1305,中空杆1304与中空腔1305连通,中空腔1305一端圆周开设有出水孔1306。
[0025]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站网组件14包括浮力圈1401,浮力圈1401内壁连接有铁丝网1402,通过浮力圈1401能够将该组件漂浮于水面,铁丝网1402能够提供中蜂站立位置。
[0026]工作原理:在使用时,站网组件14位于饮水仓6内浮动,中蜂饮水时可站立于站网组件14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蜂养殖用饮水装置,包括水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1)一侧连接有水箱(2),水箱(2)与水槽(1)下部之间嵌装有单向阀组件(3),水槽(1)内部一侧连接有隔板(4),隔板(4)两侧与水槽(1)之间分别形成有浮动仓(5)和饮水仓(6),浮动仓(5)内部设有浮板(7),浮板(7)一侧对称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贯穿隔板(4)延伸至饮水仓(6)内部连接有浮球(9),隔板(4)对应连接杆(8)贯穿处开设有槽口(10),浮板(7)下端连接有配重块(11),配重块(11)下端连接有楔形压杆(12),楔形压杆(12)下方且位于浮动仓(5)内部连接有顶杆组件(13),顶杆组件(13)与单向阀组件(3)相适配,饮水仓(6)内部设有站网组件(14),饮水仓(6)内部下端一侧连接有斜台(15),斜台(15)底部一侧且位于水槽(1)外端嵌装有排水管(16),水箱(2)上端一侧连接有进水管(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蜂养殖用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组件(3)包括柱体(301),柱体(301)内部开设有活动腔(302),活动腔(302)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文慧余成蛟
申请(专利权)人:天水市麦积区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