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膛窑支撑拱耐材加固修复改进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1588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9
一种双膛窑支撑拱耐材加固修复改进机构,它涉及双膛窑修复改进技术领域。它包括上横筋、耐磨重质喷涂料、陶瓷纤维毡、加强横筋、刚玉钢纤维浇注料、L型筋、下横筋、膛窑主体,下横筋插接在膛窑主体上,下横筋与L型筋的下方相连接,且L型筋与下横筋均设置在刚玉钢纤维浇注料内,L型筋的上方连接其上横筋与加强横筋,且耐磨重质喷涂料设置在L型筋的上方,耐磨重质喷涂料的外层喷涂有陶瓷纤维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本修复改进机构的结构更为简单,施工更为简单有效,在施工完成后更为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稳定性好,可靠性高,能够快速有效解决支撑拱出现下沉、烧损和外移现象。烧损和外移现象。烧损和外移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膛窑支撑拱耐材加固修复改进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双膛窑修复改进
,具体涉及一种双膛窑支撑拱耐材加固修复改进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双膛窑由两个结构相同的窑膛构成。两个窑膛均是主窑膛,在工作时,一个煅烧,另一个蓄热,相对传统石灰竖窑而言,加强料预热效果。具有节能降耗、高产、环保、煅烧质量高等优点。两窑膛在煅烧带的下部设有环形通道及连接通道,窑内煅烧产生的废气通过环形通道及连接通道交替流通,以实现两窑膛煅烧和蓄热的切换,环形烟道由内墙及外墙两重环形砌体构成,内墙除要承受石灰的冲击和磨损,还要防止窑膛内部与环形烟道因压力差而产生窜漏现象。现如今,双膛竖窑有两种主流的通道内墙承托结构,一是牛腿支撑结构,二是悬挂缸吊挂结构。现有的双膛窑采用的是牛腿支撑结构,即每个窑膛的冷却带环向均布10个牛腿,牛腿之间发券起拱形成环形支撑用来承托通道内墙。因而牛腿支撑拱一旦发生偏移或下沉,会连带导致通道内墙的松动,降低内墙的整体强度及气密性。所以通道的拱券支撑是双膛窑窑体结构中极为重要的部位之一。
[0003]现有企业使用的双膛窑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多个支撑拱出现下沉、烧损和外移现象,现有修复改进,需要拆除膛窑外壁进行修复,其修复时间较长,其更耗时耗力,影响其企业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双膛窑支撑拱耐材加固修复改进机构,本修复改进机构的结构更为简单,施工更为简单有效,在施工完成后更为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稳定性好,可靠性高,能够快速有效解决支撑拱出现下沉、烧损和外移现象。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膛窑支撑拱耐材加固修复改进机构,它包括上横筋1、耐磨重质喷涂料2、陶瓷纤维毡3、加强横筋4、刚玉钢纤维浇注料5、L型筋6、下横筋7、膛窑主体8,所述下横筋7插接在膛窑主体8上,下横筋7与L型筋6的下方相连接,且L型筋6与下横筋7均设置在刚玉钢纤维浇注料5内,L型筋6的上方连接其上横筋1与加强横筋4,且耐磨重质喷涂料2设置在L型筋6的上方,耐磨重质喷涂料2的外层喷涂有陶瓷纤维毡3。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下横筋7设有至少两个,且等距插接至膛窑主体8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横筋1、加强横筋4、L型筋6及下横筋7均采用0Cr25Ni20耐热不锈钢筋制造。
[0008]进一步的,所述陶瓷纤维毡3的厚度为6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刚玉钢纤维浇注料5浇筑在膛窑主体8的下方。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横筋1设有若干个,且均设置在L型筋6的左侧。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修复改进机构的结构更为简单,施工更为简单有效,在施工完成后更为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稳定性好,可靠性高,能够快速有效解决支撑拱出现下沉、烧损和外移现象。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A

A的剖视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中L型筋6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上横筋1、耐磨重质喷涂料2、陶瓷纤维毡3、加强横筋4、刚玉钢纤维浇注料5、L型筋6、下横筋7、膛窑主体8。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看图1

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上横筋1、耐磨重质喷涂料2、陶瓷纤维毡3、加强横筋4、刚玉钢纤维浇注料5、L型筋6、下横筋7、膛窑主体8,所述下横筋7插接在膛窑主体8上,下横筋7与L型筋6的下方相连接,且L型筋6与下横筋7均设置在刚玉钢纤维浇注料5内,L型筋6的上方连接其上横筋1与加强横筋4,且耐磨重质喷涂料2设置在L型筋6的上方,耐磨重质喷涂料2的外层喷涂有陶瓷纤维毡3。
[0018]更为具体说明的,所述下横筋7设有至少两个,且等距插接至膛窑主体8上。通过下横筋7进行加强L型筋6的安装稳定性。
[0019]更为具体说明的,所述上横筋1、加强横筋4、L型筋6及下横筋7均采用0Cr25Ni20耐热不锈钢筋制造。0Cr25Ni20耐热不锈钢筋具有较高百分比的铬和镍,使得拥有多蠕变强度,在高温下能持续作业,不但具有抗氧化性、耐腐蚀性,还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抗渗碳性等优点。
[0020]更为具体说明的,所述陶瓷纤维毡3的厚度为6mm。陶瓷纤维毡3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抗热震性、吸音性及可塑性,易成型、易切割、易成型。
[0021]更为具体说明的,所述刚玉钢纤维浇注料5浇筑在膛窑主体8的下方。刚玉钢纤维浇注料5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抗侵蚀性能优,且不受H2、CO等还原气体影响。
[0022]更为具体说明的,所述上横筋1设有若干个,且均设置在L型筋6的左侧。上横筋1可增加L型筋6的垂直稳定性。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进行修复改进是,可先进行钢结构骨架的制作,制作钢结构骨架时,首先根据现场测绘尺寸画出支撑拱修复示意图,在下移的支撑拱的两边牛腿砖墙上各沿着窑半径的方向垂直于砖面间隔140mm均匀布置8个点,在支撑腿两边砖缝上布置长156mm,直径16mm,深50mm的孔洞,然后采用0Cr25Ni20耐热不锈钢的下横筋7插入孔洞内,下横筋7与L型筋6搭接部分用耐热焊条满焊连接。接着在内圆筒向上第二与第三层镁砖之间的砖缝处,间隔240mm开4个直径16mm,深50mm的洞,将0Cr25Ni20耐热不锈钢的上横筋1
插入开好的孔洞内,将型号分别为Φ14
×
1846mm及Φ14
×
1786mm各2根0Cr25Ni20耐热不锈钢穿过下沉拱的下方与Φ14
×
150mm相连,制作成钢结构框架,并在制作好的钢结构下方倒焊上几个0Cr25Ni20的“V”字形锚固件,制作玩钢结构骨架后,可进行浇注刚玉钢纤维浇注料5。钢结构骨架三面采用三合板进行支模,模板与耐火砖之间铺垫一层纤维棉,然后采用强度高、稳定性好、抗侵蚀性能优,且不受H2、CO等还原气体影响的LGJ

1的刚玉钢纤维浇注料5经搅拌均匀后倒入钢结构骨架的模板内,并用振动棒振实,不能留有缝隙经养护48小时后拆除模板,检查浇注体的强度和硬度,并喷涂耐磨重质喷涂料2与陶瓷纤维毡3,其中,上横筋1、加强横筋4、L型筋6及下横筋7的钢筋材质的选择。支撑拱部位属于高温带及热气流流动区域,使用的钢筋必须具备很好的抗氧化性、耐腐蚀性,而0Cr25Ni20耐热不锈钢筋具有较高百分比的铬和镍,使得拥有多蠕变强度,在高温下能持续作业,不但具有抗氧化性、耐腐蚀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膛窑支撑拱耐材加固修复改进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横筋(1)、耐磨重质喷涂料(2)、陶瓷纤维毡(3)、加强横筋(4)、刚玉钢纤维浇注料(5)、L型筋(6)、下横筋(7)、膛窑主体(8),所述下横筋(7)插接在膛窑主体(8)上,下横筋(7)与L型筋(6)的下方相连接,且L型筋(6)与下横筋(7)均设置在刚玉钢纤维浇注料(5)内,L型筋(6)的上方连接其上横筋(1)与加强横筋(4),且耐磨重质喷涂料(2)设置在L型筋(6)的上方,耐磨重质喷涂料(2)的外层喷涂有陶瓷纤维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膛窑支撑拱耐材加固修复改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筋(7)设有至少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镇辉吴劲松贺传松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